曾經風光無限的“明星股”如今卻被判了“死緩”,華視傳媒正在美國資本市場體驗著從天堂墜入地獄的苦楚。
北京時間7月18日,由于連續30個交易日中收盤價低于1美元,華視傳媒(Nasdaq:VISN)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如果在180天寬限期內,華視傳媒無法使股價連續十個交易日高于1美元,等待它的就將是被強制退市的命運。
在退與不退之間,大批中概股正身陷糾結境地,而這愈演愈烈的中概股危機也讓不少翹首期盼赴美上市的企業變得更加絕望。
留還是不留?
盡管曾創造納斯達克史上從零起步的最快上市紀錄,但過往的榮耀并未能為華視傳媒在資本市場贏得長久的信任。
截至記者截稿,華視傳媒的交易價為0.52元,這意味著,要站上1美元大關,華視傳媒需要上漲超過90%,這顯然不是個容易完成的任務。
“提振股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管理層回購股票等。”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表示,現在像華視傳媒一樣境遇尷尬的中概股為數不少,為了留在資本市場上,大家也是各顯身手。
“甚至有公司使出了‘并股’這樣的奇怪招數,比如原本的股價是0.5美元,兩股并成一股后,股價就能變成1美元。”李玲解釋說,不過,這顯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萌表示,關鍵還是要提升公司業績,重新獲得投資者信任。“而且,現在光是講故事已經行不通了,必須拿出漂亮的財務數據才行。”
然而,提升業績談何容易。
以華視傳媒為例,該公司今年Q1虧損2250萬元美元,甚至連毛利潤都為負400萬美元,而且,Q2報表也是扭虧無望。月初,管理層下調業績預期,預估虧損額為2000萬-2200萬美元,遠高于此前預期的500萬-800萬美元。盡管CEO李利民表示,銷售團隊的調整將有利于Q3業績,但市場對此仍持懷疑態度。
李玲表示,不僅是華視傳媒,對于大多數1美元以下的中概股,提振業績在短期之內都很難實現。“像麥考林所在的電商行業,現在還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
“美國上市公司”這個名頭對于如今的華視傳媒來說,多少有些“雞肋”。因為在股價表現糟糕,失去投資者信心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在納斯達克實現再融資,相反,作為上市公司,他們要履行的義務卻不少,除了每個季度要向股民“交作業”,公布業績,還要承擔每年上百萬的財務費用。
羅仕證券分析師寧波說,“審計費用、法務費用,這些都是每年必須要支付的,要維持交易量,還需要組織路演等。具體數額根據企業規模不同,聘請的中介機構不同會有差異。對于中小公司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想走也很難
既然留下不容易,那能否選擇離開呢?“也不容易,確實有些進退兩難。”李玲感慨道。
據她分析,如果被強制退到粉單市場(納斯達克最底層報價系統),企業損失可能會更大。“退至粉單股價可能進一步下挫,之前曾有中概股退至粉單后,價格瞬間從0.7美元跌至0.1美元。”
寧波表示,“若留在資本市場上,畢竟還是上市公司,股票仍然具有公開價格可供交易。”
資料顯示,股價同樣長期徘徊于1美元左右的通用鋼鐵上月還向廣州恒大實業集團發行97萬股普通股,每股作價5美元,用以償還價值超過480萬美元的債務。
除了被強制退市,中概股還有一種離開的辦法是主動退市,也就是私有化。根據投中集團的統計,2010年至今共有14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完成私有化退市,今年,已經宣布私有化退市方案的就有10家,私有化勢頭越來越強勁。不過,要想成功私有化也不輕松,首先,要溢價回購股票,公司得有錢。比如盛大,陳天橋家族為了私有化需要支付7.36億美元。
但華視傳媒Q1財報顯示其現金儲備僅為7590萬美元,在虧損狀態下,這一數字未來還將下降,僅第一季度其現金凈流出就高達1110萬美元。
如果靠自己的實力完成不了,就得借助外力,比如吸引PE等投資機構的資金,此前也確有多起私有化案例的完成是有賴于PE的資金支持。
“PE不是活雷鋒,他們還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李玲表示,PE會參與私有化,主要是看中公司的未來發展,尤其是重新上市,以更高的估值登陸其他資本市場的可能性。換言之,能讓PE心甘情愿掏錢出來施以援手的,絕對不是業績糟糕、前景黯淡的公司。
寧波表示,“畢竟現在還沒有從美國退市后在國內上市的成功案例,這也是PE的顧慮。”
根據易觀的統計,去年中概股共有7家完成私有化,只占到退市中概股的1/4。這說明大部分退市中概股最終并未能完成“自救”。
上市窗口年內難開啟
“去年參會大家都在討論中概股寒冬,今年參會大家還是在討論這個話題。” NEA基金合伙人蔣曉冬在參加清科第十二屆中期論壇時如是說。在他看來,這無疑說明中概股的危機還在持續。
目前中概股里低于1美元以下的股票已有39只,而新東方調整國內股權結構,也直接引發了中概股的股價動蕩。新東方股價大跌,新浪、百度、搜狐等VIE模式的中概股股價均遭重創。
黃萌對記者表示,這次的中概股面臨的危機主要還是源于誠信問題,根本原因還要追溯到去年支付寶的VIE事件。“海外投資人對中概股的誠信問題比較忌憚,新東方觸動了他們的神經。”
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一力告訴記者,美國市場今年本身不能算熊市,今年已有79家公司上市,融資額度和去年不相上下,整體來講估值也算比較合理。但中國公司在美國是另外一個局面,誠信危機的打擊至今未能恢復。
李玲表示,“投資者對于中國企業的諸多擔憂依然存在,導致他們對中概股不投資或者低報價。而多數中國企業又不愿意接受低估值,所以神州租車、拉手都選擇了主動暫停上市。上市窗口年內恐怕都難以開啟。”
清科集團CEO倪正東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中概股需要有一家真正高質量而且大規模的公司能夠赴美上市,起到帶頭作用,重樹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而且這家公司的發行價還不能定得太高,像Facebook那樣破發也不行,投資者的信心說到底還是取決于能不能通過購買這只股票賺到錢。”對于今明兩年的市場形勢,倪正東都難言樂觀,“PE的收獲季節可能要推后了,估計要到2014年,資本市場才會真正回暖。”
推薦閱讀
瑪麗·米克 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瑪麗·米克是1990年代后期網絡繁榮時期最有影響和最有爭議的分析師之一, 1998年,她被巴倫雜志冠以“互聯網女王”的稱號。 以下是國外媒體對她的背景和最新動向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視傳媒被判死緩 上市窗口年內很難開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21/7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