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是中國概念股的粉絲,或許現在連打開電腦看行情的欲望都沒有。近幾年來,隨著渾水、香櫞等做空機構不斷“攪擾”,加上中概股市場表現屢現頹靡,許多投資者儼然已心力交瘁。
然而,即便泥沙俱下,也總有“貝殼”露出沙面。本周,《每日經濟新聞》將為你挖掘那些下跌中值得關注的中概股。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概股
從青島啤酒、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到華能電力國際、中國東航、大唐發電,再到航天科技、招商局、上海實業等風靡一時的紅籌股,中國企業早在美國市場上經歷了三番大起大落。
曾經風光的中概股
事實上,中國企業涉足華爾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那時的主戰場是中國香港,主要通過全球存股證方式 (GDR)和美國存股證方式(ADR)參與美國市場。
1997年7月14日,中華網,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概念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掛牌當日,股價便由每股20美元飆升到每股67.2美元,上漲235%,當日市值超過110億人民幣。此后,中國企業開始在華爾街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概股熱潮。
2005年8月5日,百度登陸納斯達克,當日漲幅高達353.85%,創下海外IPO(首次公開募股)最高紀錄。2009年,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平均漲幅高達130%,其中有5家漲幅超過1000%,在美IPO的中國公司數量更是占到美國全年IPO企業總數的17%。2010年,中國概念股繼續大放異彩,被譽為“中國最牛概念股”的神舟礦業,年度累計上漲1083%,漲幅超過10倍。
從2000年到2011年,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了36%,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當年,納斯達克指數更是狂跌41%。在美國股市哀鴻遍野時,中概股一枝獨秀,成為美國基金經理們的“救命稻草”。
集體“滑鐵盧”
然而,正當中概股沉醉在美國資本市場的狂歡時,做空者已經悄然興起一場針對中概股的“狙擊戰”,曾經風光無限的中概股,遭遇了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滑鐵盧”。
2010年6月28日,致力于對中概股“財務打假”的渾水 (MuddyWatersResearch)發布報告稱,東方紙業存在財務造假行為,由此打響了狙擊中概股第一槍。而后,渾水陸續曝光了對綠諾國際、分眾傳媒、展訊通信和新東方等已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財務疑點,甚至還轉戰加拿大,質疑在多倫多上市16年之久的木材公司嘉漢林業虛增資產,最終導致嘉漢林業在今年3月申請破產。
短短兩年之內,被渾水“狙擊”的中概股無一不是股價狂跌,其中中國高速頻道、綠諾科技、多元水務已經停牌或退市。
實際上,在這一波“空襲”中,另一支狙擊中概股的主力軍——香櫞研究(CitronResearch),更是早在2006年就開始發布做空中概股的報告,哈爾濱電氣、奇虎360、恒大地產“躺著中槍”,股價都不同程度下跌。
截至2011年11月30日,在這一輪危機中,共有67家中概股企業均不同程度地遭到來自第三方的公開質疑,至今已有50多只中概股遭停牌或退市。目前,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不超過15家,市值超過30億美元的公司只剩百度、網易、深圳邁瑞和新浪4家。而在中概股的鼎盛時期,這4家公司的市值分別約為2507億元、127億元、52億元和97億元,4家公司的市值分別縮水了約84%、42%、35%及68%。
美國三大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大多數中概股股價都出現了明顯下跌,部分公司股價跌幅超過50%,其中跌幅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是21世紀不動產(CTC),下跌94%,精密熱儀(HEAT),下跌93.94%,嚴控科技(RCON),下跌93.53%,惠通集團 (CNAM),下跌92.73%,新能源信息(KONE),下跌90.88%,聯游網絡 (CCGM),下跌89.51%,圣愷工業 (VALV),下跌89.02%,柯萊特(CIS),下跌88.08%。不難發現,與新能源有關的中概股是去年最大的輸家。
據統計,自2011年4月以來至今,中概30指數(ICS30)下跌了47%,創歷史新低。今年以來,市值排名前十的個股平均跌幅接近-4%,其中跌幅靠前的分別是新東方(-53%)、攜程(-34%)、新浪(-10%)。
反向并購之殤
為何國外機構可以如此輕易做空中概股?原因或在“反向并購”。
與美國一樣,中國最大的企業都通過首次公開募股方式來籌集資金。但最近幾年,很多規模較小的中國企業通過所謂的 “反向并購”(reversetakeover)在美上市。反向并購又稱買殼上市,指一家正常經營的中國公司,將資產注入一家處于休眠狀態的美國殼公司,然后將其在美國上市。數據顯示,近年來,已有350多家中國企業利用這種方式在美上市,總市值最高時超過500億美元。
選擇此種方式,初始原因在于財務指標達不到A股上市的審批標準,無法上市,而美國市場實行“寬進嚴出”的注冊制而不是審批制,上市較容易,但一旦財務報表出現問題并被披露,便引發信任危機,這恰恰成為做空機構最有利的武器。此外,不透明的中介機構也是造成中概股遭遇重創的原因之一。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擱架式增發 (Registereddirectoffering,RDO)也引發和加劇了做空潮。RDO增發方式自2008年興起,意思是擬增發上市公司先去SEC注冊登記一批價值既定的直接可交易股票,然后自由選擇時間,以較低的折扣配售,并配以認購權證,由承銷的投資銀行負責配售,認購方信息采用匿名方式。此種增發方式投資銀行不保價,也不做盡職調查。其優勢是可以在市場低迷時,募集到資金。由于向SEC申請注冊后,股票立即可以交易,也導致認購方常常會在配售前就選擇做空該股票,然后在認購的當天用認購來的新股平倉套利。
正如渾水的創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所言,“如果一樣東西看上去極其完美,那就值得懷疑,中國亦如此。”在被大量獵殺的同時,中國企業的海外之路該如何走下去,值得反思。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即便中概股大幅下跌,也不會對A股市場造成太多影響。這是因為市場參與方不同,對個股的估值和判斷體系也不盡相同。另外,一些主要的中概股經營模式,在A股中也找不到類似的標的。
/做空股拾貝/
關注被錯殺的中概股
有一類公司,它們都曾經受做空機構質疑,也都在質疑后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但或許要感謝那些兇狠的空頭,因為被它們挖出的坑,也許就是傳說中的“鉆石底”。
推薦閱讀
一方面,投資者把新股IPO當做是A股跌跌不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他們又把打新股作為發家致富的有效路徑之一。 小新:股民網上發起簽名活動,要求暫緩IPO。近期,網上一條“千萬股民大簽名:強烈要求證監會停發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潮水退去:尋找中概股浪潮下的“貝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21/7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