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密歇根大學商學院企業研究教授詹姆斯·普萊斯(James D. Price)撰文稱保守的正規大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放下成見,向那些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們學習能夠帶來成功的七大原則。以下為原文:
大公司的經理們都很保守,這是因為企業股東相信管理者們不應像創業者一樣魯莽,否則只會有害無益。畢竟,企業管理者需要對他們的股東、消費者以及雇員負責。首先保證企業的穩定運營,接下來才需要考慮如何進一步發展和提升企業價值。
然而,我們依然可以從創業者身上學到使大型公司也能受益的智慧。采用某些成功創業者的思考方式,能使大型企業的溫室里栽培出美艷的創新花朵。
本文作者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成功創業者行為模式,旨在提升企業經理的運營智慧。作者稱之為“創業者成功七法則”:
“屈膝滑雪原則”
“重塑下滑技巧”
“不苛求完美決策”
“學會接受有條件的Yes”
“牢記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一樣重要”
“像小公司一樣思考”
“時刻定位并消除風險”.
接下來讓我們細看創業七大原則:
屈膝滑雪原則(Ski with your knees bent)

喜歡高山滑雪的人都知道,滑雪守則之一就是在滑雪時屈膝以下壓重心。這樣可以確保你可以隨時適應坡度變化,應對地表可能出現的障礙物或其他滑雪者,從而能優雅自如地在山坡穿梭。相反地,如果你膝蓋僵硬,四肢緊繃,雙目直勾勾地盯著一個方向,那么等待你的必然是一頓痛摔。
在大企業工作時,單調重復的事務處理方法很容易使人思維僵化。為什么呢?因為企業必須發展處一套標準操作程序,減少一半事務處理所要耗費的時間成本,因此在日常事務處理中都不需要改變什么。然而正是這種穩定性卻會將你牢牢束縛。單一性和可預見性讓人舒適的原因是這樣帶來的風險最低。也正是人類的天性讓我們無法逃脫標準化行為所帶來的安全感
而創業者和這些墨守陳規的高管們截然相反,他們就好比被蒙上眼睛的瘋狂高山滑雪高手。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你就必須彎曲雙膝,放松心態。因為你已經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了心理準備,你也意識到你將面臨的有可能是災難性的挫折,這是在創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你要經歷許多毀滅性的打擊,而你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挫折到底是什么,也無法推測出他們在什么時候以什么形式到來。
心態放松,重心下移,有助于企業管理者接受隨時可能出現的改變,同時維護企業的穩定發展。創業者已經為可能出現的挫折和改變做好了各種準備。這種對待挫折和挑戰的靈活性和高度適應能力,無論是用于適應市場轉變,還是用于開辟新市場都大有益處。
練習滑降技巧(Refine the skill of falling down.)
滑雪教練教給我們第一個技巧就是學會如何滑降。這是因為滑降是滑雪運動的精華,也是導致大部分人受傷的動作。但是,矯健的滑雪高手總是可以優雅的著陸并繼續滑行。
同樣的,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也需要能夠適應空中飛翔的感覺,并且穩健著陸。創業就是不斷的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優雅地調整心態并繼續。畢竟,無論你想的多么周全,也有五成的可能發現原始計劃是不可行的。更糟的是,只有在問題發生的時候你才知道是哪部分出了問題。
這么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風險投資者更愿意給曾經失敗過的創業者投資了。也解釋了為什么大部分的創業團隊更愿意雇傭那些有過創業經驗的人(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作為團隊的核心管理者。過去的一兩次失敗并不是個人職業生涯中不可抹去的疤痕,相反,它標志著這個人足夠成熟,并能夠坦然面對危機。
要想通過創新成長,大企業就必須嘗試一些未知卻充滿挑戰性的領域。因此,企業管理者不應當被失敗的恐懼所束縛,而須承當更多的預期風險。我們需要不斷的練習滑降的技巧。
不苛求完美決策(Get comfortable with “close enough.)
絕大部分的創新項目都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因為公司委員會早在黎明前就將它們扼殺在搖籃之中了。為什么這些創新項目總是早夭?這是因為革新所帶來的未知和風險讓大部分人感到不安。企業委員會的職責之一就是為公司抹殺“不確定性”。就好像以前,IT界的高管永遠不擔心他們會因為采購IBM電腦而被炒魷魚。對待創新,說“不”總是更保險。
然而所有成功的創業都孵化自充滿未知的惡劣環境,就好比解一個有七個變量和六個未知數的代數方程,從技術上看,根本不可能算出來。因此,“正確”答案就是“我們不可能解出來”,除非我們有機會嘗試作足夠多的嘗試。
然而,“至善者善之敵”。在創業者的心中,最優的決策就是最完美的決策(但是你永遠沒有足夠的信息和時間去解)。而次優的決策就是不完美卻有效,而且充滿靈活性的決策(就好比之前說的“滑雪屈膝原則”)。最糟糕的決策,就是原地踏步,或是組建一個決策委員會(最終所有的決策都會被否決,你一事無成)。創業者要學會接受次優決策,挽起袖子和近在眼前的客戶合作。
學會接受有條件的Yes(Be happy with a “conditional yes.”)
在真正的大公司里,管理人員在啟動前大項目之前往往已經把資金準備萬全。畢竟,沒人希望看到價值2億美元的建筑項目只籌得區區3000萬美元的工地準備資金。
然而在險象環生的創投圈中,沒有明白人會指望一次性融得百分百的資金。這個世界的規矩不同!對獨立風投來說,他們希望做的是回合制的“里程碑式”投資——給予創業者們九至十八個月的運營資金,看看他們能不能取得下一個有價值的成就。只有讓風投家們看到了你的戰利品,未來他們才會對你說”Yes”。
大公司的內部創業項目(我們這里指的是那些風險巨大的,發明和開辟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或新的市場處女地的項目)也應該追求“里程碑式”的融資。請牢記:50%的新生項目終究會在冒險中擱淺,但你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項目是否屬于那不幸的50%。母公司(它們在此扮演風投家的角色)應該同內部項目組好好商討融資方案,謹慎地設定好融資階段的各個里程碑。這樣做的結果是:那些終究會擱淺的項目將不會浪費公司太多資本,而真正能取得成功的項目依然能得到資金的持續助推。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23日 今日美股大盤集體大跌,新東方股價也隨之大跌;截至22:40,其股價跌6.89%,報12.02美元;市值再次跌破20億美元報19.05億美元。 上周新東方先后因為VIE結構調整遭調查和被渾水質疑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35>>>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值得管理者學習的七大創業原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24/7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