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神州租車高調宣布:獲得美國華平投資集團2億美元注資。融資之巨,甚至超過了其原計劃1.58億美元的最高融資規模。
在神州租車無奈撤銷IPO申請、飽受“資金鏈斷裂”的質疑時,華平成了神州租車的“貴人”。華平的2億美元投資解了神州租車燃眉之急。
PE和所有生意一樣,其本質都是“低買高賣”,那么,華平給予神州租車的估值究竟是怎樣的?2億美元的投資,換來的又是多少股份呢?
目前本報記者無法獲知確切的交易細節,但我們很肯定地被告知,華平給神州租車的估值高于華爾街投資者給出的估值。
那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華平,給出了比華爾街投資者更高的估值呢?
從行業大方向來看,在中國,汽車租賃行業是朝陽產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汽車租賃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到2015年有望達到390億元。而在2010年,美國市場的這一數字則已達到210億美元(約合1340億元)。
汽車租賃是重資產低利潤的行業,需要規模效應。加之跑馬圈地過程中的燒錢速度,足以讓中小投資機構力不從心,甚至望而卻步。因而,只有聯想控股、華平這樣的玩家才舍得投大錢。從2006年至今,已涉足租車領域的投資機構包括海納亞洲、啟明創投、鼎暉創投、集富亞洲、君聯資本、富達亞洲、紅杉等等。
根據此前神州租車的招股說明書,按4月中旬發行價區間的中間值(11.5美元/股)計算,該公司市值約8.5億美元。然而當次,認購情況糟糕。
為何在二級市場投資人沒有積極“接招”的情況下,PE機構華平投資卻以更高的價格大局而入?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其中的主要不同在于,美國二級市場對中國企業的估值會更多參考中概股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而PE機構對企業的判斷則會更多的參考企業基本面——核心團隊、商業模式、行業前景等。
因此,有業內人士把華平的投資看成是對市場的一次“抄底”——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待市場較好的時候賣出。與這一觀點相佐證的是,聯想控股在這次華平與神州租車的交易中,似乎并未轉讓所持股權。
但一直以來,市場對神州租車有所質疑,主要集中在長期虧損、資產負債率過高、車輛出租率低等方面。
上述質疑并非空穴來風。高額的銀行貸款始終是神州租車的一大隱患。根據神州租車2012年1月18日提交的上市申請文件,“償還債務”將是位列其募資的主要用途之一。
神州租車2010、2011兩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1.5%和95.8%,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和長期借款分別為2.17億元和8.25億元。
由此可見,華平投資的2億美元注資或都要用到還債上,能用于公司運營和規模擴張的資金所剩無幾,資金或仍將繼續成為神州租車的瓶頸。神州租車在其招股說明書“風險因素”中指出,在2009-2011年間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可能在短期內無法取得盈利”。
但不久前我們也聽到一個好消息,神州租車已經在2011年達到戰略性盈虧平衡點,并在2012年第一季度提前實現了盈利。華平此次投資,是否真的“抄底”,只有等其退出之際才可算得清這筆賬。
推薦閱讀
在全球互聯網界,風險投資家彼得·泰爾(Peter Thiel)是一個無法繞過去的名字。這不僅因為他成功的創業、投資經歷,更是因為業內人總期盼聽這位“先知”式人物又說了些什么刺耳、怪異但啟示深的話。 在2011年《福布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貴人”華平投資:“抄底”神州租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4/7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