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理由都讓我們看到小公司的機會,有值得沖刺的理由。甚至即使在大公司競爭之下,你還是可以選擇一種與其中一家結盟合作的方式。
但是我也承認:今天達到百萬或千萬用戶級別的互聯網公司,一定有若干被大公司絞殺。作為投資者,我們會盡量幫助我們投資的公司,走得更平穩,我們心里也知道投100個公司,不在大公司手里死掉10個、20個就是不正常的。
不僅在中國,美國也一樣,死在Microsoft、Google、Facebook之下的公司很多。最后一點:如果你真的比大公司早走一步,而且走得不錯的話,也許他看到就把你買下了。一個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購,為未嘗不是一個可接受的結局。
創新工場真不敢說90%的成功率
騰訊科技:網上說創新工場投資成功率大概90%以上。這么高的成功率怎么能一直保持?
李開復:目前我們投了50個公司只死了四個,但這不代表就是90%以上的成功率。如果用進入A輪融資作為標準,目前已經有17個,而且是17個很棒的VC投資。但坦誠的講: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還是處在初期階段。還有接近30個在發展中。況且這17個還不算是真正意義的成功,我們不敢說所謂90%的成功率。
騰訊科技:現在走得較好點項目像豌豆莢、點心,已經脫離創新工場的平臺,搬出去以后怎么讓它走的更好?
李開復:這就需要靠創業者自己了,創新工場主要的貢獻在項目早期階段已經貢獻出去了。在初期,在公司最容易死亡的前12個月幫你建立了商務發展方向、產品開拓方向、技術架構,幫你找到一批管理團隊和工程師,幫你做一定的市場推廣,以及通過我們的品牌和認可度,幫你找到下一輪融資……而這些幫助價值都是巨大的。
一旦畢業以后我們恐怕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因為我們最大的增值已經發生,而且我們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新投資的項目上。當然,我們還是會在董事會上,當他們需要幫助時還是可以來找我們。但更大的程度是靠自己,畢業之后我們依然有很多講座、活動提供支持,但是我們不再是關鍵角色。
能干的創業者創業不受資本環境影響
騰訊科技:從資本業界來看,今年創業融資的聲音比去年弱很多,很多人現在都說現在是創業的冬天,您覺得這個冬天會持久嗎?
李開復:現在是一個上市的冬天,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國內公司在國外上市。一方面是一些上市公司受到國外質疑,另一方面是確實有些表現不佳,加上中國經濟的問題,上市窗口基本處于關閉狀態,就算一個很棒的公司上市,也會碰到不少挑戰。
作為一個初創階段的投資者,我們不是關注上市問題,我們投資的公司都離上市很遠。
人人都會看報紙,看看誰的股票降了多少,確實會打擊一些人的熱情,但這不見得是壞事。而且我們認為:容易被新聞影響的創業者,其實內心還不是最強大的。那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創業者不會因為看到某某公司股價下來,或者某某VC做的不好,或者某某創業公司面臨問題,就不創業了。我們見的創業者要比去年高峰時下降一些,但也沒有降很多,真的很能干的創業者,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受到挫折。
騰訊科技:我看你們上海的業務馬上開張了,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今年業務進展?
李開復:上海即將開張。我們已經有一個小小的投資團隊成立,現在很多時間還是在北京培訓,因為要融入我們大家庭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已經投了一個上海的項目,還在繼續看項目。
騰訊科技:有沒有想除了上海之外,其他的地方也會開設。你也說地方政府對你們很歡迎。
李開復:我們受到很多地方政府邀請,在我們把上海做出成績之前不會考慮別的地方。就像我們在北京沒出點成績,不會認為自己有資格到上海。要不然我們這么一個小團隊會太分心。
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落幕
騰訊科技:創新工場成立3年來,投資方向是否發生改變,我記得你們原來是投向移動互聯網、云計算、電商等領域,現在的改變是?
李開復:那幾個方向只是大方向而已,我們一直在做細分領域投資。作為一個創始投資機構,我們在前瞻性方面保持在很多投資機構前面。初創時對外講的四個方向只是大方向,大方向本身沒有太大引導性。我們會在細分領域下很多功夫去研究,比如移動互聯網就有很多領域,我們更多認為工具型會有前途。
我們2009年已經判斷智能手機會超越功能手機,看到Android和iPhone會超過塞班,成為主流的開發平臺。看到Apps會成為崛起的空間,基于這樣的判斷,我們認為最需要的領域是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型創業,包括豌豆莢這樣的同步工具,友盟這樣的開發者工具,應用匯這樣的商店工具,魔圖這樣的拍照工具……今天事實證明了我們的判斷,可以看到這幾個工具產品確實得到很多好評。
如今移動互聯網工具時代不再是一個美好的藍海,有許多已經做大的創業公司,大公司也開始進入,不再是最好的創業機會,不再是最大成長性的領域。所以在工具型投資后,創新工場在社交、移動游戲,移動游戲平臺做了若干投資,還有O2O領域。我們內部正在擬定新的投資方向,等你看到我們投資的產品出來時就可以回頭猜我們最初的方向是什么。
推薦閱讀
希捷公布了2012財年第四季度(截止到2012年6月29日)的初步財務結果。盡管硬盤出貨量再次創下新高,但因為價格隨著行業產能恢復而逐漸下滑,以及企業級產品的一個生產問題,希捷沒能達成預期的收入水平。 希捷CEO兼董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9/8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