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8年的美資企業,在其進入中國的前幾年,就因為直銷還是傳銷的問題遭遇不少法律瓶頸。
本報記者發現,如新早在2007年就曾經因非法傳銷陷入官司。當年7月16日,如新黑龍江分公司因涉嫌傳銷被當地工商部門查處,近200余萬元產品被收繳,近千人涉案。根據當時的相關記錄,黑龍江分公司銷售人員的行為,和近期香櫞調查的情況如出一轍。
有意思的是,就在案發前幾天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就已經確定了一份12個企業的名單,如新在列,意味著這家企業已完成商務部門對于服務網點核查,自備案之日起,能正式在指定地區開展直銷業務。
記者注意到,根據最新的商務部列表,如新可以從事直銷的區域和產品有著嚴格的規定。而香櫞調查者探訪的合肥,目前還不在允許的直銷區域內。
根據上述種種跡象,香櫞質疑,如新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即名義上直銷,但實際上通過發展直銷人員以外龐大的非正規銷售隊伍,繼續從事傳銷。
灰色地帶?
自從2005年底中國頒布《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以來,有關直銷還是傳銷的爭論經久不息,不少企業試圖游走在二者之間的灰色地帶,通過法律空白獲利。
2006年是此類行為的第一波高峰。當年,安利、雅芳、蟻力神等因新條例頒布而大量調整其原先的傳銷隊伍,其直銷管理架構和計酬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與此同時,另一些企業則遭遇監管部門不同程度的查處,包括珍奧集團、完美礦物晶、仙妮蕾德、玫凱琳、新時代國珍大課堂、萬基以及如新等。國家工商總局強調,任何直銷企業都不允許使用多層次的薪酬體系以及直銷員異地銷售行為。
此后,這類行為開始偃旗息鼓,或轉入地下,而近年來有重新抬頭的跡象。
萊福特認為,在直銷和傳銷之間并不存在什么灰色地帶,他覺得中國的這兩部條例對直銷和傳銷的區分解釋得十分清楚。問題在于,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生存至今,是因為“顯然他們有高層的關系,當然誰也不知道這會持續多久”。
在如新開展業務的大多數國家,并不禁止正常的傳銷行為,因此中國成為萊福特唯一可以關注的地區,也成就了他做空如新的邏輯。
他表示,讓人擔心的是,如新在全球的業務增長主要來自于中國,而中國收入的增長則主要來自于這類傳銷模式。
根據如新上周剛剛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大中華地區收入的年增長速度占其總增長的75%左右,其收入占比超過三成,而三年前這一比例不到10%。萊福特表示,在收入頗豐的香港地區,也同樣擁有禁止傳銷的法律法規,成為如新業務的潛在威脅。
“我覺得中國禁止傳銷非常好。”萊福特向記者表示,“因為傳銷利用人們的弱點,其目的不是為了銷售產品,而是為了吸納更多的人……你可以聽聽如新的員工大會……他們真的在利用人們的弱點。”
推薦閱讀
在與福建廣電、福州廣電、以及合作企業相關負責人的交流中,他們均提到了一個三方協議,那么,這到底是一份怎么樣的協議呢?這份協議又能揭露三奧股份的什么問題?經過多方打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終于從有關方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香櫞做空如新 安利、雅芳進入視線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9/8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