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0A股覬覦商業價值 組團“征戰”倫敦奧運
8月7日下午,當劉翔奪冠的希望最終在倫敦奧運會110米欄預賽的賽場上被第一個欄無情狙擊之后,這位被國人投以巨大關注力度的體壇巨星也因跟腱受傷而不得不以戲劇性的一幕結束了其奧運之旅。
其后,雖然有關劉翔受傷的新聞鋪天蓋地而來,但似乎有關劉翔此次奧運表現將帶給其贊助商何種影響的話題卻更被人關注。
對于四年一屆的奧運會而言,其商業價值的巨大空間早已成為了眾多商家的必爭之地,這對于征戰在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而言,也同樣充滿了吸引力。
“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在奧運會上。如果能夠把握一定的時間和機遇,對于企業品牌和形象的提升將是巨大的,其給企業帶來的潛在價值也是無可估量的。”8月7日,中興通訊(000063.SZ)的一位有關負責人士高興地告訴記者。
就在幾個小時之前,作為中興通訊的合作伙伴,由其提供“贊助”的中國帆船隊在倫敦奧運會激光雷迪爾級女子單人艇比賽中一舉奪得金牌,實現了中國隊該項目的突破。“贊助或合作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金,這無疑將為其合作的企業帶來一個新的營銷機遇,而這種利好雖然在短時間內難以直接體現,但對于公司而言,這種利好效應將是長期持續的。”
據記者統計,目前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直接提供贊助的國內外企業達61家,其中上市公司共計29家,準上市公司1家,A股上市公司14家,而這還僅僅是以贊助商名義鏖戰“奧運商機”的商家。如果算上類似如中興通訊般以“官方合作伙伴”的名義贊助的,以及如交通銀行般與運動員本身簽訂代言合約的上市公司,那么涉及到此次奧運的A股上市公司則要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將達到30多家以上。
中糧系領銜奧運贊助團
當電視廣告上,劉翔拿著一盒伊利牛奶問道“我能更快嗎”?當國家花樣游泳隊的姑娘們如出水芙蓉般從電視屏幕上向你大喊:“相宜本草助陣中國花樣游泳隊出戰倫敦奧運”、當一個個奧運冠軍胸掛金牌的頭像印在中糧集團出品的各類食品包裝袋上,對著你豎起大拇指的時候,恐怕很難有人不對其廣告產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奧運效應帶給企業的商業價值毋庸置疑。
對于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的伊利股份(600887.SH)而言,其自2005年簽約北京奧運會以來,伊利的品牌價值已從2005年的136.12億元上升到2008年的201.35億元,而到了2011年,伊利的公司營業額已經達到374.51億元。
據記者統計,此次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官方贊助商名單中,這14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飲料、食品、電子和紡織行業。
除了生產牛奶的伊利股份外,既有以生產國酒茅臺著稱的貴州茅臺(600519.SH),還有來自于南北地區的兩大啤酒集團——珠江啤酒(002461.SZ)和燕京啤酒(000729.SZ)。
而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生化(000930.SZ)、中糧屯河(600737.SH)以及中糧地產(000031.SZ),也直接形成了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最大的贊助商體系。
TCL(0001000.SZ)、四川長虹(600839.SH)、美的電器(000627.SZ)則早已經不是第一次贊助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了。
早在2010年,TCL“奧運冠軍簽名售機活動”便名噪一時。2007年便與中國乒乓球隊成功“聯姻”的四川長虹,更是以“中國乒乓球隊專用產品”的名義與中國乒乓球隊在市場推廣、品牌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除了上述幾家上市公司外,浪莎股份(600137.SH)、福田汽車(600166.SH)、雪萊特(002076.SZ)、樂視網(300104.SZ)也同樣出現在倫敦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贊助商的名單中。
顯然,奧運贊助的回報往往是可觀的。
“在一般情況下投入1億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贊助奧運會,投入1億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北京發改委奧運經濟高級顧問黃為分析道。
豪賭倫敦奧運
但奧運贊助與合作,對于企業而言,除了考驗企業的經濟和產品實力外,眼光和時機的把握也同樣重要。
“如果企業合作的對象或贊助隊伍是金牌之選,那么其所需的贊助費用也是非常昂貴的。對于企業而言,如何在恰當的時機去挖掘未成名的沖冠黑馬,才是精明之選,當然,自己贊助的團隊一旦表現未如預期,也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上述贊助商人士坦言。
“中國游泳隊太貴了”,在談到如何會選擇之前一直都不被國人重視的中國帆船隊進行合作時,中興通訊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但我們也對中國帆船隊作了大量的數據和樣本分析,預測其在本屆奧運會上能奪冠的把握非常大,而體育總局方面也對其奪冠很有信心,因為其之前在大賽中并無特別優異的表現,所以這一次我們的重注下得非常好。”
同樣是劉翔,伊利方面與其在2005年11月簽約贊助代言合同,此時劉翔早因為2004年的雅典之戰而成為了國民英雄,其簽約的代言費用是可口可樂簽約費用的50倍,而可口可樂與劉翔的合約則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夕簽訂的。
而在8月7日,劉翔受傷退出奧運比賽后,其引發的風波或將直接波及到作為其贊助商的交通銀行、伊利股份、燕京啤酒等上市公司。
其他奧運概念股未及預期
除了上述通過直接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或官方合作的方式分享“奧運經濟”的上市公司外,倫敦奧運會的召開也給其他一部分屬于奧運會相關產業的上市公司帶來了交易性機會。
熊貓煙花(600599.SH)因為作為倫敦奧運會煙花唯一制造商,曾被市場普遍看好。
對于奧運會的召開,其中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對當地旅游行業的提升。對于中國國旅(601888.SH)而言,似乎本屆奧運會更是兩大利好機會重疊,其一是奧運游本身,其二是倫敦奧運會恰逢旅游高峰,是歐洲航空市場的傳統旺季,奧運期間赴英旅游的游客將會有不小的增幅。
故作為國內旅游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國旅也被視為英國倫敦奧運受益最大的旅游股。
中體產業(600158.SH)則因為擁有2012年倫敦奧運會門票銷售權,在中國轄區內獨家提供倫敦奧運會的門票銷售及接待服務,也一度被熱炒。
相類似的還有因簽下了中國客車服務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第一單安凱客車(000868.SZ)、承接倫敦奧運部分商品,包攬了從服裝、毛巾、床單被罩、裝飾品到鑰匙圈等種類的中國制造概念股小商品城(600415.SH)等。
但顯然,2012年倫敦奧運會所給A股市場帶來的奧運效應已經遠遠不及四年前,再加之近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的整體低迷,至今奧運賽程早已經過半,有關的奧運概念似乎也并未如市場預期般逆市而動。
推薦閱讀
每經記者 三奧股份的供應商中出現眾多同行業競爭對手,這到底如何解釋?為了尋找答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奔赴福州、長沙等地采訪到了三奧股份最主要三大直銷客戶——湖南廣電、福州廣電、福建廣電的相關負責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09/8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