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三板試點的文化產業園區數量得到擴容,從之前的1個擴大到4個。除“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外,首批擴大試點園區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區”。專家表示,一方面,新三板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另外一方面,也為文化企業打通了IPO上市通道。但業內希望新三板相關政策能夠進一步細化和落地。
首家文化傳媒公司掛牌新三板
2009年3月31日,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成為首家登陸新三板的文化創意企業。
成立于2002年的國學時代,是一家專注國學傳播的文化創意企業,主要從事古籍數字化研究開發。國學時代副總經理汪曉京向記者表示,在國內專注國學古籍數字化的機構很少,由于前期投入大,產出不一定很快見效。在2008年,他們面臨著資金與人員的雙重瓶頸,尋求新的融資方式成為首要難題。
“當時我們對金融資本市場很陌生,于是就去找業內專家出謀劃策。”汪曉京回憶,2008年7月,他們從西部證券場外市場總部總經理程曉明那里了解到一個新融資平臺——專門扶持中小企業的新三板。
“但我們對新三板的市場前景無法預測,不知道給公司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當時的國學時代,不過是一家注冊資本520萬元、辦公場地100來平方米、9名股東、14名員工的有限責任公司。但讓汪曉京欣慰的是,他們的輔導券商——西部證券卻很看好國學時代在新三板的前景,“我們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公司,同時又是文化企業,這符合新三板對企業的要求”。
中關村當時有一個政策,企業從有限責任公司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拿到20萬元的補助,成功登陸新三板以后再補助50萬元。而登陸新三板的準入門檻也就是注冊資金500萬元。2008年8月,在程曉明幫助下,國學時代啟動登陸新三板的全套方案。“方案只用了4個月就完成了,2008年12月底,我們將材料報到證監會,春節之后就得到批復。2009年3月31日,我們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新三板開辟融資新路
國學時代在新三板市場掛牌,讓很多類似的文化企業看到了投融資希望。
上市后,受益于新三板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國學時代2009年營業收入為581.72萬元,同比增長44.00%;凈利潤為98.78萬元,同比增長 99.89%。2010年上半年年度報告顯示,國學時代的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50萬元,同比增長284.01%。2010年6月,國學時代投資51萬元,成立了首家子公司北京元典方策圍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公司戰略上跨出了一大步。
今年3月30日,國學時代發布定向增發方案,擬向部分員工及三家機構投資者以每股10元的價格發行1000萬股,折合靜態市盈率為83倍,刷新了新三板定增最高市盈率紀錄。
中國投資協會外資投資委員會常務理事、國際金融資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毅分析稱,新三板為探索建立統一監管下的全國場外市場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新三板場外市場的推出加大了投資者對新三板公司股權持有的熱情,為中小文化企業融資提供了很好通道。如果從銀行貸款融資,由于新三板公司信譽較好,內部管理比較規范,而且經過證券公司的調查、證監會的審批,持續經營能力不成問題,銀行也愿意貸款;如果進行股權融資,因為有上市的退出途徑,投資機構也愿意投錢進去。”何毅分析稱。
但何毅同時表示,新三板并非針對所有的中小文化企業,而是傾向于動漫、數字出版、網絡游戲等具有高新技術的文化企業。受制于這個標準,所以目前在整體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中,文化企業所占的比例還不算很高。
新三板激活文化企業IPO通道
中小文化企業由于固定資產少,缺乏抵押擔保的條件,很難獲得銀行貸款;對于傳統資本市場而言,上市的準入條件十分苛刻,一般的文化企業達不到;債券融資、股權融資、項目融資,對于文化企業還都是陌生詞匯。
“一方面,新三板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另一方面,也為文化企業打通了上市通道。”何毅分析,新三板不僅是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落實,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為建立統一監管下的場外交易市場提供了積極探索,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積累。“新三板對掛牌公司無形資產比例限制比較靈活,如果公司在新三板運行良好,財務指標達到主板或中小企業板水平,將來就可以向證券交易所直接申請轉板。這也為文化創意企業加入傳統資本市場開辟了一條捷徑。”
何毅表示,目前在創業板上市的很多中小企業業績下滑得很快,這是因為上市存在風險,需要觀察區。“新三板就是很好的觀察平臺,既解決了融資需求,也對風險進行了控制。同時公司管理會更規范,這都有利于中小文創企業發展。”
應成為扶持
企業成長的平臺
來自中關村管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00家中關村企業參與試點。獲得試點資格確認函的200家企業中,掛牌企業達到133家;獲得代辦主辦券商資格的證券公司達到63家。有機構預測,3年后,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有望超過2500家。新三板市場將呈現井噴之勢。
雖然公司這幾年業績穩定增長,但汪曉京認為,新三板的一些政策還相對滯后,并沒有預期發展得好。“新三板交易要求每次交易不得低于3萬股,這使得新三板的交易并不活躍。隨之而來的,是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成本。”
何毅表示,新三板實現很多突破,但新三板的現狀,仍難以讓人滿意。現在很多股市上的投資者,根本不知道市場體系中還有新三板的存在,這需要政府與企業很好地對接。
“有些企業還沒有上新三板的意識。”何毅稱,受制于公司經營理念、公司規模和資本運作模式上的瓶頸,這些企業一開始并沒有到資本市場交易的想法,更多的只是為爭取更多資金。“處于初創期的公司,一定要多了解政府的政策,同時政策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對于要申請新三板的文化企業,何毅則建議,一定要請專業的券商做指導。
商報鏈接
新三板開辟中小企業場外交易市場
2000年,為解決主板市場退市公司與兩個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場公司的股份轉讓問題,由證監會出面,協調部分證券公司設立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被稱之為“三板”。由于在“三板”中掛牌的股票品種少,且多數質量較低,要轉到主板上市難度也很大,因此很難吸引投資者,受到冷落。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10日消息,美國失業申請和貿易赤字數據好于預期,投資者密切關注各國央行舉動,在觸及三個月新高后周四美國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互現;中國概念股多數上漲,昌榮傳播大漲16.31%,中星微漲10.68%。 截至美東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文化產業園借力新三板加速融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0/8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