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最科技)一談到龐大的受眾群和潛在的增長市場,“中國”這個名詞肯定會讓人為之一震,可極具潛力的市場在足夠強大的同時,也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互聯網和移動設備在13億人口(目前已遠超過這個數字)的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也為有志之士提供了很多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創業機會。

然而,想進軍中國市場也有大量的挑戰,首先就要考慮語言。普通話是商人們必備的基礎技能,其除了日常的溝通交流之外,還可以盡可能地消除地域、文化差異。很多人的本地意識很強,都想找到一個可靠、沒有太大跨度的合作伙伴,幫助自己更好的拓展業務。
在中國的科技領域,移動是眾多創業機遇的核心要素,因為這個平臺啟動了一個之前從未有過的溝通新層面。想許多新興市場和西方之外的國家,PC、固定線路互聯網、科技并沒有對廣大用戶產生深刻普遍的印象和影響,但是美國、歐洲和其他地方卻做到了。不可否認,在中國電腦相對來講是比較昂貴的奢侈品,已經超過了人均收入的平均財政水準,當前只在很多中、高產階級開始普及,而且智能機也是剛剛興起。
還有就是技術的挑戰,在城市地區,互聯網歷來就是很可用、也可靠的一個點,但是在二、三線城市質量就開始有所減少,更不用說那些邊遠的農村地區了。因此即便是所有人都買得起電腦,肯定也會受到互聯網訪問層面可用、可靠和成本因素的抑制。網吧都在競相提供更好的網絡體驗,但手機等移動設備更有潛力一躍成為用戶上網時更有意義和專用的方式。
考慮到中國的投資機會,很值得為廣大讀者澄清一下我們國家移動市場的發展背景:與美國和歐洲不同的是,高端智能手機還不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領導力量,像iPhone和三星Galaxy S3這類的移動設備都不是大多數人的首要選擇,因為其價格相對來說已經超出一些人的消費區域。而中、低端移動設備卻提供了一個更便宜的用戶體驗,許多都是基于Android和本地化定制服務的設備。

艾瑞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谷歌自有的平臺在中國處于領先地位,2011年最后一個季度占據智能手機銷量的55%。蘋果依舊是人們心目中最夢寐以求的技術公司,它的iPhone手機仍然吸引了巨大的人群和極大的關注,但是在中國移動消費群中,該平臺并沒有獲得同樣熾熱的吸引力,預計到2012年底消費群體的數字可能會擴大到2億。
也許尖端設備也能達到一定的平衡性,因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蘋果在中國的兩個合作運營商,已經開始為購買iPhone 4 s的用戶提供全面補貼。不過現階段,簽署合同的價格和時間區域過度吸引受眾,最終結果并不一定如預計中的那么完美。今年年初蘋果才將中國電信添加為合作伙伴,關稅和價格的適度調低可能會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但持續的范圍廣度就無可得知了。如果蘋果公司最終同意與擁有6.6億本土用戶的中國移動(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運營商)結盟,這種情況很可能會發生改變。
Android在中國享有更大的采用空間,可在精通技術或者相對富裕的人群中,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結合其它因素來說,這兩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賣點,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是集中于移動領域必不可少的機會。
目前中國移動領域的主要角色:
中國的科技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這部分要歸功于政府對很多西方網絡巨頭的“堵塞”關卡,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成長給予了額外的許可。目前還尚不清楚西方巨頭在這些條件下將如何迎難而上,但就像谷歌的例子(與當局發生沖突后,在2010年將搜索引擎遷至香港)似的,西方進軍中國的前景并不樂觀。
作為中國舞臺上的關鍵“演員”,基于收入和市場價值來說,騰訊可算是最大的收益集體,2012年第一季度它的收入同比增長75%,達到6.771億美元。該公司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它主要關注于娛樂(包括游戲、微博、視頻),主要武器還是QQ消息傳遞服務。騰訊聲稱其QQ業務已有6億人的申請額,遠超過中國5億的互聯網用戶,即時通訊產品目前可交叉所有的騰訊網站。

除以上提到的之外,騰訊(市值:427.5億美元)還有一個活躍的風險投資部門,其最近的交易還包括入股美國股本游戲,該公司的硅谷團隊掌握了大量的人才搜索活動,熱衷于將自己的業務擴大到海外市場。
百度通常被視為中國的谷歌,業務領域也是甚廣,出最核心的競爭業務搜索引擎之外,還分支出地圖、云存儲、文檔、wiki和其他Web服務等。在當今時代,它不是個大投資者(除了一個3.06億美元的旅游門戶網站Qunar—去哪兒的案例),百度已經公開表示公司更重視收購和投資。百度,就像許多其他的中國公司,重點業務就是提高其在線的移動產品以符合中國激增的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
新浪是一個多媒體公司,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新浪微博,目前聲稱已有3億人次的注冊用戶,當然也可能包含了少數垃圾郵件賬戶和不活動的用戶。新浪微博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但這并不是它唯一的業務,新浪還經營著一個流行的互聯網門戶網站,包括中國頂級技術網站,并且已經擴展到很多的其他服務,比如視頻和相冊等等,所有這些都可以連接到它的微博服務。該公司有一個趨勢—介紹新產品、對一些服務和策略展開實驗,但不會涉及到收購。
新浪也跟百度一樣,在拓展自己的移動業務,即便微博也是在不斷更新完善。該公司還應對中國政府的新政策,禁止匿名網絡用戶參與微博活動,該公司已經慢慢地實現“實名”政策。新浪(市值達33.4億美元)也將政府影響列為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并依照相關規定進行整頓清理。
優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視頻網站,市場總值高達23.7億美元,與競爭對手土豆網(市值:8.75億美元)已經展開合并戰略,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視覺盛宴。優酷網高管估計,這次的合并將為公司節省9000萬美元的運營成本,通過強力的談判協商和削減內容協議來增加吸引力。
推薦閱讀
編者按/對于當下的電子商務行業,用《雙城記》里的那句名言形容最為恰當: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所謂“最好的時代”,是指網購用戶的網購需求正處于快速增長期;而所謂“最壞的時代”,則是指資本的寒冬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聊聊中國創業路上不可不知的那些事兒(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817/8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