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2年,國內私募股權投資(PE)市場明顯降溫,投資活躍度持續處于較低水平。據投中集團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內市場披露私募股權投資案例261起、投資總額176.62億美元,相比2011年全年分別下降35.4%和39.1%,預計2012年全年投資規模相比去年明顯下滑。
另外一家資本市場研究機構清科集團的監測數據同樣顯示,今年前11個月PE募資金額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不少基金雖然完成募資,但是完成規模達不到預期。同時,今年大基金數量較少,除了一些實力很強的公司,其他公司募資相對困難。
年終之際,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平、IDG合伙人章蘇陽、九鼎投資合伙人吳剛、浙江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宗佩民、時代伯樂董事長蔣國云、重陽投資總裁莫泰山、星石投資總裁楊玲、凱石投資總經理陳繼武等私募界重量級人物悉數聚集浙江嘉興南湖,亮相“2012南湖私募投資國際峰會”。
上述PE界大佬就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政策空間與創新、陽光私募的發展趨勢及監管等展開“交鋒”。值得關注的是,就在行業出現困境之時,反而有觀點認為,隨著社會財富的倍增,PE行業發展的機遇大于挑戰。在峰會上同時亦有觀點呼吁,PE行業的發展創新在于結合產業結構調整,要回歸到服務企業的本質。
PE·創新
行業發展創新在于結合產業結構調整
章蘇陽(IDG合伙人):
經濟基本上是有它自身的運行周期的。從國內VC/PE的投資情況來看,1998、1999年是一個轉折點,第一缺錢,第二缺人才,另外當時境外的資金也不能和境內的自然人發生關聯。而到了1999年以后,首先是境外的資金大幅涌進來;第二積累了一定的人才;第三正好碰上互聯網革命。由此大量的產業就隨之興起。只要經濟能夠持續向前發展,PE/VC就能有事可干,當然前提是我們的政策要建立在公正、公平和法制的基礎上。
宗佩民(華睿投資董事長):
我們在浙江經營了大約20年,對經濟非常了解。我感覺PE這個行業,主題是要回歸到產業服務上。第一個方面,在這些年非常熱門的光伏、新能源等行業的發展上,作為PE機構和創投機構,我們必須要考慮怎么樣把我們的理念去跟企業、跟政府進行交流。
第二個方面,傳統產業也有幾個問題一定要解決。比如外貿,浙江是外貿大省,去年出口達到2000多億美元,怎樣讓外貿轉型,從現在總量很大、效益很差轉型到適度控制外貿總量,并讓效益大幅提升。另外,我們最近也有很多針對性的創新基金,怎么樣來顛覆過去“供應商”的角色,來促進我們外貿企業,包括制造企業,能夠把產品直接面對境外的消費者,達到擴大出口商品毛利的目的,進而提高效益。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PE機構、創投機構要回歸到經濟當中去,將內耗型的傳統產業理一理。如果能夠合理分工,你做龍頭,你做龍尾,你做配套,你做服務,你做銷售,你做加工,大家互相把競爭關系理順一點,理成一條一條的產業鏈,從而達到真正的互相協作。
第四個就是傳統產業的轉型。作為PE機構、作為創投機構,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把這些服務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服務型公司給做起來,由此創投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我覺得創投不是創新的問題,是要回歸本質,回歸到為企業服務。
PE·機遇
行業發展:取決于改革方向和進程
莫泰山(重陽投資總裁):
PE行業的機遇還是蠻大的。首先,我們會面臨居民財富大幅增加的時代,到2020年收入倍增的計劃實現之時,居民的財富有望翻一番。即使在過去幾年里,M2的增長量和社會財富的增幅也有非常大的相關性,如果按M2增長率12%、13%這個算法,不到2020年我們社會財富就要翻一番,這里面會有很大的機遇。
另外一個機遇就是金融改革。我們推行的金融改革,包括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化,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的資產市場可兌換,我覺得所有政策會促使一個事,所有的經營財富會從躺在銀行的賬上、躺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轉為跳出表外,選擇各種各樣大的財富管理工具,這也給行業創造了機遇。
楊玲(星石投資總裁):
國內錢一點都不缺,但是往哪兒投、去哪兒定價,大家還是有分歧的。由于直接融資這一塊,原來整體的框架還沒有建起來,或者說通俗點,就是沒有統一的游戲規則,往往使得風險定價錯配,在這種情況下對陽光私募是很不利的。
陳繼武(凱石投資總經理):
市場的需求催生了PE這個行業,同時市場需求的多元化也使得行業內各類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等基金法頒布以后就沒有所謂陽光私募了,都是私募。我覺得未來還是要取決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取決于我們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進程。
當前國家正從各個方面來引導、規范、監管PE行業,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過去可能處在一個法律未必很認可,但是也沒反對的階段,而未來卻會給你一個機會。我覺得這種民間的自發需求就會變得陽光化、規范化,最終我認為這是一個大的機遇。
PE·監管
私募基金不應過度監管?
吳剛(九鼎投資合伙人):
PE投資時是專注好一些,還是分散好一些?在一個組合里面,一個項目做到多少基金比較好?我們的觀點是:專注會比較好。
在現實里面,一個PE機構不可能只抓一個,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通常情況下至少是有5個左右的項目,而我的主張就是最多只投5個,一個基金投多了那就是為投而投,專注的同時也要適度的多樣化一點。大家都專注地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沒有把握的事情就不做,或者少做。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努力擴大自己的能力范圍,投資的布局基本上就是這個。
蔣國云(時代伯樂董事長):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單純依靠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紅利已經基本結束。也就是說,我們不斷講產業升級也好,講集約化發展也好,在過去30多年當中都不重要,過去30年里,怎么樣都能賺錢。但到了今天,簡單、重復投入的時代我覺得已經結束了。
整個PE是有周期性的,這十幾年里就有一個明顯的周期性。在熊市里面做PE/VC,在牛市里面做基金,這就是明顯的周期性。但是很多人越是冷的時候就越不做了,現在一看PE的周期進入熊市階段了,股市從6000多點降到現在的2000多點,大家心都涼了。
普通人還有個特點——手里面見不得有現金,有錢就想投出去,要么用來放貸,要么在房子里面待著。很多人看好PE,但是沒錢,過去這么多年以來習慣了賺快錢,從過去的這4年來我有兩個觀點:一是過去的“快產業”基本消失了,“財不入急門”;二是財富的創造將回歸本來的面目,就是企業和企業家來創新,而不是依靠資產泡沫的推動。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2月21日早間消息,美國第一大存儲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周四發布了其2013財年第一財季財報。由于PC市場需求不振導致供大于求,打壓了存儲芯片價格,美光科技當季凈營收18.3億美元,同比下滑12%;凈虧損從去年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E大佬南湖論劍:2013年會比2012年更有機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1228/9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