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福布斯》網絡版作者章家敦周日撰文指出,搜狐等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退市說明了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被低估一次成為普遍現象。美國資本是無法理解一些中國公司的經營狀況,這些公司可能將在香港等地謀求上市。
以下為文章全文:
搜狐聯席總裁兼首席財務官余楚媛上周否認了媒體關于搜狐網正在進行私有化交易的報道。余楚媛在上周三的聲明中表示,“搜狐目前并沒有籌劃或正在進行類似的討論。”
在此幾個小時之前,香港的《南華郵報》援引“金融產業”的消息稱,總部位于北京的搜狐正在與瑞士信貸和其它投資銀行進行談判,討論退出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搜狐于2000年7月在該市場掛牌交易。該消息還稱,“搜狐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和銀行方面認為,就目前的股價表現來看,搜狐股價遭到了嚴重低估。”
毫無疑問,搜狐股價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一直遭到低估。在過去的12個月里,搜狐股價下跌了超過9%,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則上漲了12%以上。雖然張朝陽可能為此譴責美國證券市場,因為該公司第四季度的業績超過了市場預期,但是公司股價的下跌主要是因為投資人對公司長期的盈利前景存有疑問。
與主要競爭對手新浪和網易相比,搜狐的表現要遜色許多。此外,搜狐的表現同時也不及其它領域的公司,最知名的當然是中國網絡搜索龍頭百度。所有上述公司均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搜狐并不是唯一一家在美國證券市場受到非正常待遇的中國公司。由于股價偏低,中國公司正在離開美國證券市場。《巴倫周刊》此前報道稱,去年有25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將退出美國證券市場。2011年,有16家中國公司宣布了退出美國證券市場的計劃。2010年,這一數量為6家。《南華郵報》的消息稱,除搜狐之外,其它兩家主要的中國公司也在“尋求建議”退出美國證券市場。
《南華郵報》的消息稱,張朝陽受到了同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的分眾傳媒私有化計劃的啟迪。如果分眾傳媒進行私有化,它將成為從美國證券市場退出的最大的中國公司。
市場分析師表示,一旦分眾傳媒的營收擴大,能夠支撐其資產負債表之后,這家公司可能會在香港上市。這種計劃可能也適合于搜狐。雖然搜狐已經發布聲明否認了這一消息,但是考慮到中國企業在美退市的趨勢,《南華郵報》的報道仍讓人感到非常真實。
中國公司為何開始選擇里家更近的證券交易所?相對于美國證券市場,其它證券市場的承諾壓力可能會更輕一些。美國人對中國的情緒正在發生變化,中國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新態度。即便是市場曾經的寵兒百度,在上月股價也下跌了16.2%。
不過中國互聯網大亨馬云可能會改變這種趨勢。馬云剛剛領導著阿里巴巴網站從香港證券交易所退市。按照營收計算,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網絡公司。此舉旨在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整體上市進行準備。
中國互聯網公司通常會選擇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是因為它們可能無法達到港交所對企業盈利三年的要求。已經實現盈利的阿里巴巴集團,不需要再到美國去發行股票。雖然馬云正探索在香港掛牌交易,不過他當前關注的依然是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上市。
馬云的計劃有何意義?無論他選擇在哪里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可能都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科技企業的首次公開招股。阿里巴巴集團選擇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可能會給港交所帶來打擊。作為曾經非常熱門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目前正面臨著首次公開招股缺乏的困境。去年,港交所首次公開招股的募集資金創出四年來的新低。
如果馬云選擇讓阿里巴巴集團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那么張朝陽仍會選擇讓搜狐留在美國證券市場。如果說張朝陽打算讓搜狐在港交所上市,那么他選擇的時間可能不太正確。
推薦閱讀
2013年3月11日上海——《福布斯》中文版今天第二次推出“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并且與《福布斯》雜志美國版選出的“美國30位30歲以下新秀”(30 Under30)中的30位創業者進行對比。該名單今天在福布斯中文網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30311/26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