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婦女死于宮頸癌
鄭州每300人中或有1人癌前病變 這是去年鄭州市對農村婦女的篩查結果 農村高于城市
河南商報訊(記者盧艷艷)你知道嗎?目前,世界上每2分鐘就有一位婦女死于宮頸癌,宮頸癌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
昨天,鄭州市衛生局傳出消息,2010年,鄭州市對農村婦女進行兩癌篩查,全市宮頸癌篩查61612人,癌前病變202人,宮頸癌21人,每300人中有1人癌前病變。
“現在,乳腺癌和宮頸癌已成為婦女的兩大殺手。”昨天,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一病區主任鄒芳說。
25歲的張樂知道,梅艷芳死于“宮頸癌”,歌手阿桑、“林妹妹”陳曉旭被“乳腺癌”奪去了絢爛的生命。
有調查表明,目前,世界上每2分鐘就有一位婦女死于宮頸癌,宮頸癌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
2010年,鄭州市對農村婦女進行兩癌篩查。截至2010年11月14日,全市宮頸癌篩查61612人,其中,癌前病變202人,宮頸癌21人。也就是說,每300人中有1人有癌前病變現象。不過宮頸癌的發病總趨勢是,農村高于城市。
“早點發現,早點治療,可以終止其向宮頸癌發展。”鄒芳說,提前檢查非常重要,社會越來越開放,宮頸癌的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有的20多歲就發病了。”
我國宮頸癌的發病年齡通常在35歲以后,高峰年齡在45~49歲之間。這些年齡段的女士要多注意。
“宮頸癌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民族差異,農村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鄒芳稱。全國宮頸癌調查顯示,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宮頸癌發病的稍微多些,比如,甘肅武都、山西陽城等縣,發病率相對較高。
除了地區差異外,民族差異也比較大。拉丁美洲和美洲印第安人發病較多,而夏威夷人、新西蘭毛利人等發病較少。
推薦閱讀
導讀:激情盛夏,由北京來美安攜手東方虹醫學美容網聯合舉辦的首屆“大眼之星”賽事將于2011年7月1日盛大啟幕。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獲得上百家主流電視媒體、報刊雜志、視頻網站、知名女性美容媒體的大力支持,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乳腺癌和宮頸癌已成為婦女的兩大殺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10701/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