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英雄》,央視跨年大戲,新《亮劍》,浙江衛視歲末翻拍劇,除了播出時間上有交叉外,原本并不搭界,就因為一個李幼斌,將兩部不同題材不同年代的戲生生地攪在了一起,前者被稱為海關版《亮劍》,后者則“暗香浮動”,處處閃映著他的影子。于是乎,就有好事者愿意把李幼斌和黃志忠拿來一比。
李幼斌和黃志忠確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處,兩人皆屬硬朗型,且都大器晚成,一個憑《亮劍》深入人心,如日中天;一個靠《人間正道是滄桑》聲名鵲起,擁躉眾多。至于二人都是成名后與原配夫人離異,那就是人家的隱私了,旁人不便言三語四。
話說新《亮劍》甫一在浙江衛視播出,立刻吸引了受眾的眼球,收視率達到了同時段第一。有評論稱,這是李氏版《亮劍》為黃氏版《亮劍》鋪墊的結果,并指出兩個“李云龍”在外形與性格上近乎百分之九十雷同,質疑“黃志忠干嗎非得學李幼斌,下嘴角狠著勁地往下撇、開口說話必帶‘老子’呢”?黃志忠模仿李幼斌是顯而易見的,其實他“大可以塑造一個全新的李云龍,把新《亮劍》帶入到一個新的境界”。由于黃志忠、李幼斌的表演舉足輕重,直接關聯著兩部戲的成敗得失,所以新《亮劍》在與《國門英雄》的比拼上,先就輸了一招兒。唉!要怪也只能怪李氏云龍“陰魂不散”,把黃氏云龍的騰挪空間壓迫得愈發狹窄了。
而《國門英雄》則靠著李幼斌的名頭,借助央視“一黃”這一巨大平臺,呼風喚雨,掀一輪收視熱潮,當在情理之中。曾幾何時,央視“一黃”的戲因過于注重教化功能而忽略了其藝術品質和受眾的觀賞趣味,加之“老大”地位的心理優越感,輕視宣傳推廣的效用,造成了收視人群的大量流失。自今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下海》、《奢香夫人》、《咱家那些事》的相繼播出,收視率明顯回升,為“一黃”重新聚攏了人氣。人們注意到,一個叫中視豐德的影視版權公司,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宣傳上所投入的力度和規模,都令業內震驚。無怪人說,電影有新畫面張偉平,電視有中視豐德王建鋒,張、王二人都在營銷造勢上玩出了大手筆,豪砸成百上千萬,還真就讓他們砸出了一個個金蛋蛋。有王建鋒和他的中視豐德為《國門英雄》搖旗吶喊,借用某演員的話說,這部戲想不火都難。
事實上,《國門英雄》雖有李幼斌壓陣,卻亦有軟肋。客觀而言,李幼斌得益于李云龍,但也受制于李云龍,舉手投足都透著李云龍的范兒,如果他在關漢生這個角色的塑造上沒有突破和創新,那么,英雄變狗熊,勢必會削弱這部戲的收視與口碑。因此,李幼斌和黃志忠的熒屏斗法,《國門英雄》與新《亮劍》的收視比拼,究竟孰強孰弱,誰勝誰敗,我們還當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第八屆天使藝術節全國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展評活動珠三角、澳門賽區,4月21日在深圳正式啟動。 據組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全國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展評活動,參評作品共分為書畫類、英語類、表演類、動漫類四大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11227/2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