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紅玲
我國并不缺乏描寫后宮斗爭的電視劇,原先并未引起市場足夠的重視,但作為一個群體力量,在2011年下半年突然開始集體爆發、爭先播映,熒屏“井噴”,引發了頻道劇“斗”,以及觀眾、網友、政府、制播等多方連鎖反應,成為頗具爭議的話題。這批后宮劇具有明顯特點:一是多取材于同名網絡小說,尚未播出即已具有較強的人氣和關注度,對于年輕觀眾有一定的號召力。二是多在重量級的省衛視頻道播出,并取得了相當的收視效果,從而促使該類電視劇最終形成一股潮流。就頻道的影響力而言,湖南衛視顯然是后宮劇最大的播出平臺。2011年省級衛視共播出了8部后宮劇,其中有5部由湖南衛視所播。其次是安徽衛視播出兩部,分別為《美人心計》和《唐宮美人天下》。浙江衛視播出兩部,分別為《宮心計》和《后宮》。山東、河南、福建和江蘇衛視采用的是聯合播出的方式。三是播出編排密集,8部后宮劇有6部集中于下半年播映,甚至同期交相播映,一時占據熒屏,形 成同質化的競爭局面。四是唐朝和清朝成為眾多后宮劇最青睞的時代背景。
在半年之內就風靡熒屏的后宮劇的競爭力如何?筆者分別統計了近兩年各后宮劇首播時在80個城市進入當地收視率前五名的頻次,可以看到后宮劇整體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力,各劇均有進入當地前五名的記錄。
從后宮劇的播出與收視,我們能夠讀出這樣的信息:
第一,作為一個新興類型,能夠短期內風行,說明該類型具有一定的市場,后宮劇的收視價值不可否認。
第二,播出方嗅覺靈敏,看到熱播類型的潛力,趨之若鶩搶先播出,表明市場導向在起作用。
第三,后宮劇之所以熱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社會時代背景使然。劇本乃一劇之本,中國優秀的原創劇本匱乏是不爭之事實。伴隨我國網絡文學興起,涌現一批口碑不錯的網文原創,目前播出的至少一半的后宮劇都來源于網絡小說,這些網文的讀者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根據其改編的電視劇確實也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
第四,后宮劇一出世即光彩奪目,演員陣容豪華,制作上也是斥資不菲,有部分劇還做到了差異化的劇情設計,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后宮劇在年代背景、內容選擇方面大體雷同,創新不大,所面臨的市場也大體相同,觀眾構成比較接近,均以女性、年輕人、初高中學歷為主,面對如此大劑量的劇目投放,也會有一個收視瓶頸。
第五,在同一個頻道短期內密集播放高度同質化的電視劇是一種風險比較高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穩定收視,但另一方面觀眾的新鮮度勢必會逐步減弱,而后續劇目所帶來的收視刺激也會逐部減弱,當出現收視飽和時,也是觀眾厭倦之時。
第六,多部劇在同一時期集中播出,也增加了競爭的激烈程度,影響了收視效果。以“美人”系列電視劇為例,《美人心計》和《唐宮美人天下》都由于正擔任編劇,兩劇在風格、品質相差無幾,但上映日期不同。《美人心計》2011年4月初在四家省級衛視同步播出,安徽衛視是其中之一,收視效果較好,在頻道內創造一個較高的收視高峰。但是,當11月底《唐宮美人天下》于安徽和江蘇兩家衛視播出時,競爭氛圍大變,恰好碰到湖南衛視播放《武則天秘史》、浙江衛視播出《后宮》,都是描述唐朝后宮爭斗的內容,致使該劇競爭環境惡劣,對收視有負面影響。
有涉案劇、反特/諜戰劇的前車之鑒,但愿后宮劇能成為下一個流行類型的后事之師,而不再是曇花一現。
推薦閱讀
2012年年初,國內領先的視頻直播平臺UUSee強力推出的新版客戶端產品兼具領先技術及個性化特色,可謂視頻客戶端中的領先者與佼佼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后宮劇播出與收視透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20220/3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