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危機困擾全球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卻是一路高歌猛擊,2010年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物質文化豐富之后,中國人開始將目光鎖定了這樣一個詞--幸福。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網友"好友東東100分"在龍頭寺汽車站乘車前往萬州時,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花4元錢買了"幸福交通意外傷害保險",這讓他覺得并不"幸福"。看到這則報道,我不禁在想,在一件花4元錢買保險這件小事上都要求要有被告知權利。可見國人對幸福感的重視。
最近讀到了盧俊卿的新書《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俊卿兄弟是世界杰出華商協會主席,中非希望工程主席,天九儒商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一位從農家子弟到總統座上賓的傳奇人物。一位與32位外國總統(總理)、副總統(副總理)親切交流、面對面會談的社會活動家。幸福企業理論的奠基人,"幸福企業促進工程"的創始人。看完他的這本新書,我頗有感觸。
一、勢力經濟之后
這些年我做了很多關于勢力經濟的研究和實踐。勢力經濟是指某一政治、經濟實體通過對自身資源的不斷研究、挖掘、整合、重復、放大,采用最佳模式,利用最佳資源,運用最佳平臺,把資源整合成資本,整合成可評估資本、資產量化,聚集成現金平臺,形成巨大的現金流,并通過文學藝術、傳媒、影視、網絡等視覺藝術,產生最大影響力、吸引力和生產力。我曾寫過一本《綠色原子彈--論影響力與勢力經濟》來論述勢力經濟學。并預言它將會成為經濟學中非常重要的理論。事實正如我所預言的發展。勢力經濟理論開始受到普遍的重視。《綠色原子彈--論影響力與勢力經濟》是國內第一部全方位研究勢力經濟學及綠色原子彈理論的專著,被譽為"當代《資治通鑒》"、"企業家的綠寶書"。
在勢力經濟模式下,經濟會產生質變,通過質變,產生資源裂變,N次裂變之后,就會使自身的實力最大化,產生巨大的生產力。然而生產力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發現人們的生活卻沒有變的幸福。他們甚至開始茫然,開始迷失。在這之后,開始像《誰動了我的奶酪》只的那四個可愛的小生靈,開始在迷宮中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地尋找。無數次走進死胡同后,他們卻發現,他們連自己所要找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們常常看到這樣那樣的新聞,新聞的內容是這個社會開始迷失,人們開始互相不關心,開始冷漠,道德在淪陷。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又要尋找什么呢?有人說文學是人學,其實經濟學也是人學,我們研究經濟,研究影響力,研究吸引力,研究生產力,歸根到底是研究人,把人研究透了,也就把經濟研究透了。為此,我也看了一些關于人的書。我發現說到底人們在追求的不過是一種幸福感。在經濟領域中,人們追求的幸福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我在俊卿兄弟的《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中得到了答案。
我把勢力經濟比做綠色原子彈。看《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時,我想幸福企業理論就是一顆顆幸福子彈。原子彈的特點是毀滅一切,一但爆炸摧枯拉朽,在它的覆蓋范圍下的生靈皆涂炭。子彈的威力就不是那么強了,但是子彈可以定點針對個人。幸福企業理論是針對員工的,也是一針見血的。每一顆射向員工的幸福子彈都會產生積極地效果。
從企業誕生以來,很多人就認為,企業就是以營利為目標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錢轉的。這樣的企業必然無法長久。畢竟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企業的發展更多的是依賴于人的提升。因而企業也應該關注員工的幸福。尋求員工幸福的最大化是企業的終極目標。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說過,一個企業要真正成為一家幸福的企業,其實還是在為員工、合作伙伴、客戶乃至整個社會創造一個幸福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為社會創造的幸福感越大,社會反饋給企業及其員工的幸福感也就越大。"
二、員工的幸福子彈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蘇格拉底說:"我請你穿越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麗的花,但是有個規則:你不能走回頭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圖去做了。許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較美麗的花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美麗的花了?"
柏拉圖說道:"當我穿越田野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朵美麗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認定了它是最美麗的,而且,當我后來又看見很多很美麗的花的時候,我依然堅持著我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動搖。所以我把最美麗的花摘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幸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福其實很簡單。每個人對于幸福的注釋也許不一樣。但是每個人追求的幸福其實都很平凡。一份夠用的薪水,一段平凡的愛情,一件感人的小事,這便是大家追求的幸福。幸福不過是一種心態,悟到了就幸福了。
幸福力這個概念是在盧俊卿的《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中看到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邊沁認為,國民最大化幸福與快樂是人類的終極關懷,是人類追求的終極價值目標。盧俊卿也提出企業要能夠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員工的幸福是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傳播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魔彈論",它的核心內容是:傳播媒介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在受傳者身上就像子彈擊中身體,藥劑注入皮膚一樣,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它們能夠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
幸福企業理論也是一顆子彈,被它射中的員工,雖然沒有魔彈論說到的支配態度和意見那么夸張,但是我想沒有人會愿意離開這個幸福的企業。因為在這樣的企業里,員工是第一個上帝。員工的工作環境輕松愉快,員工的工作態度高漲而且飽滿,員工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被這樣的子彈射中,那個員工會舍得離開呢?
也許許多企業家會不認同幸福企業觀點,畢竟這與國內的大部分企業的經營理念是相沖突的。大部分企業家認為,只要把核心團隊、技術骨干籠住,給高薪、給期權,對普通員工、一線員工并不需要重視。"你不滿意,就辭職吧,要來面試的人多的是,老員工走了換新員工,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對這種理念,盧俊卿做了精辟的闡述。"對于股東、客戶、員工三者來說,我認為讓員工滿意這一點更為關鍵。員工滿意了,積極性調動起來,就會用心工作,使客戶滿意;客戶滿意了,企業經營效益就更好,最后股東也會滿意。對核心團隊、技術骨干當然要重視,因為這有助于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與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但企業的大量的工作和服務,實際上是靠普通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去做的,他們對于企業的滿意度和歸屬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服務質量和企業的外在形象。員工快樂、愉快、幸福,就會敬業,這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實現的根本保證。重視核心團隊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但對普通員工也應該給予足夠的關心,認為他們離開企業,企業還可以招收新的員工,甚至工資可以付得更低,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招收新員工需要培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有不熟悉、不適應的情況發生,也需要學習和其他員工互相配合,尤其是老員工的離開對現有員工造成的不良心理影響,等等,都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我想看到這些,已經有人開始蠢蠢欲動想看看怎樣建設幸福企業了。在這里,我先拋一塊磚,帶大家看看幸福企業的理論究竟是什么。
三、如何建設幸福企業
究竟什么是幸福企業。盧俊卿結合10多年的做企業的領悟,提出:幸福企業就是能夠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的企業。能夠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求,這個企業就是幸福企業。
怎樣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求。盧俊卿經過對將近100家企業進行研討后得出了五個指標。這五項指標分別是:快樂工作,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受人尊敬和健康長壽。
快樂工作,就是通過建立一套科學的機制與文化,激勵員工始終用積極主動、樂觀開朗、滿懷熱情的精神對待工作。高爾基有句名言"工作快樂,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獄。"員工能否快樂工作,關鍵在于公司的制度與文化。在一個制度化與人性化達到最佳平衡的企業,員工一定可以快樂地工作。
共同富裕,就是員工、管理者以及老板減少收入的差距,共同分享企業利潤增長的成果,共同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共同發展,就是企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為員工提供發展自身才能的工作和機會。人才流失的罪魁禍首,就是沒有給員工提供一個個人發展空間和個人才能提升的綠色通道。
受人尊敬,就是企業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員工有一種自豪感和被尊敬感。要想建設一個真正幸福的企業,就必須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
健康長壽,就是企業健康發展,天長地久。"短命"的企業是難以滿足員工安全感的需要的,沒有安全感,員工的幸福感也就會大打折扣,同時忠誠度也會受到影響。
以上是盧俊卿提出的如何建設幸福企業及如何給員工幸福的五項指標。我從中非常的受益也非常的認同,所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四、不是結語的結語
無論是幸福企業理論還是勢力經濟理論,都還處在一個發展完善的階段。也許我們的作品會成為相關理論浩瀚的圖書中的一塊磚。作為一個理論的開始,也許一切都還很不完善,但相信隨著深入的研究和相關的實踐,幸福企業理論和勢力經濟理論必將發展的更好,走的更遠。(作者:顏建國)
關鍵字:幸福企業
新聞素材來源:中國新聞采編網
推薦閱讀
由金智勛指導的科幻電影《深海之戰》目前已在皮皮網熱播,獲得了皮皮影迷朋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本片號稱亞洲版《異形》,是亞洲首部3D科幻大片。 《深海之戰》陸續在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國家及地區上映,并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幸福企業是員工的幸福子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20227/3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