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海鮮排檔市場監管力度,三亞將在全市海鮮排檔市場開展信息化監管建設,推廣iPad點菜。6月起,三亞將對海鮮排檔進行信息化監管,菜品超出政府定價,收銀電腦將自動報警。部分商家坦言信息化建設致成本增加,不少市民擔心商家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南國都市報》5月21日)
之所以推廣iPad點菜系統,三亞方面追求的也并非是排場,而是為了加強對于宰客現象的治理。但是,iPad真的能一勞永逸地關上“宰客門”嗎?恐怕未必。事實上,不同的餐飲服務商所提供的菜品顯然不可能沒有差別,即便是同一道菜,不同檔次的海鮮排檔是不是就非得統一價格,恐怕也并不能如此搞一刀切。不僅如此,即便有了iPad,真要是想“宰客”,商家也絕不會傻到在iPad上留下證據的地步,放在春節那樣的市場火爆時期,即便餐飲店不使用iPad,食客們難道會拒絕點菜?為了治理宰客門而精心設置的“iPad”防線,其實不過是一條可以輕易繞過的“馬其頓防線”。
此外,任何監管都不可能沒有成本,既然如此,監管當然也就需要考量其成本與收益。以“iPad點菜”為例,使用iPad點菜系統,既要買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又要安裝餐飲收銀軟件、無線基站等,對于四五十桌規模的海鮮排檔來說,至少要購買七八部iPad平板電腦,再加上收銀電腦、打印機、安裝軟件等,至少要三四萬元。盡管對于由此而增加的經營成本,三亞市政府決定針對各級別海鮮排檔商家不同的建設需求,給予額度從5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補貼,但補貼額度顯然并不足以承擔所有增加的成本。而因“iPad點菜系統”而增加的經營成本,倒是少不了要“羊毛出在羊身上”地被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治理“宰客”的手段,假如最終反而抬高了價格,并讓消費者來埋單,顯然說不過去。
從這個角度來看,姑且不說iPad并不萬能,即便真的萬能,監管成本是不是可以無視經營者的權利,甚至強加在經營者的身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某種程度上,強制經營者為“iPad點菜”埋單,又何嘗不是一種“宰客”思維呢?而被iPad宰了一刀的經營者,會不會上行下效,把宰客刀對準消費者,恐怕更令人擔憂。
推薦閱讀
據報道,“用平板電腦點菜,太拉風了。” 這么點菜的不是別的的地方,正是今年因為宰客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海南三亞。為提高海鮮排檔市場監管力度,整頓規范海鮮排檔市場秩序,三亞將在全市海鮮排檔市場開展信息化監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亞強推“iPad點菜”被指宰客思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20523/6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