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微軟公司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8月23日宣布將于一年內退休。美國《連線》雜志網站9月4日發表文章稱,雖然業界期望微軟公司新任CEO能夠“勇于打破過去”、開啟“新時代”,為微軟帶來一次“非常艱難和痛苦的轉型”,但事實仿佛并不會如此。
微軟收購諾基亞(資料圖)
9月3日,微軟公司和諾基亞公司共同宣布,微軟將以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1億元)收購諾基亞硬件與服務業務。這一收購不僅為微軟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方向提供規劃,也將艾洛普(Stephen Elop)重新帶回微軟陣營,并很有希望出任下一任CEO。艾洛普于2010年加入諾基亞之前,曾為微軟企業部門總裁。
即將離職的鮑爾默最近做出的這一系列重大決策給其接班人新增3.2萬名員工,而且還將加倍下注,以期增加微軟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哈佛商學院教授大衛?約非(David Yoffie)稱:“當一個CEO在離職前夕展開涉及數萬人的大規模收購時,肯定會給繼任者帶來負擔。”這或許都說明,微軟的下一任CEO將是一位執行者,能夠忠實地執行公司前任決策者制定的計劃,而并不會是像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這樣的革命性人才。
1996年,喬布斯回歸蘋果時,對公司從上到下進行了整體的改造,并將蘋果引上了全新的發展方向。但相對來說,接過鮑爾默指揮棒的人選將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以蓋茨(Bill Gates)為首的微軟董事會讓還有一年就將離任的鮑爾默做出如此重大的決策,其中必有原因。
專門研究董事會動向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杰伊?洛爾施(Jay Lorsch)稱,像鮑爾默這樣即將離任的CEO做出對公司重要的決策并不常見。但像微軟這樣,董事會有著較強控制力的話,這種情況的確會發生。他說:“但我寧愿有一個不會逾矩的董事會,比如在惠普(HP),他們的董事會并不會左右公司歷任CEO的決策。”
微軟董事會似乎在傳達這樣的訊號,他們積極參與到公司未來的規劃中,而不是等待新任CEO做出自己的決策。專注于公司管理的斯坦福大學商業研究生院教授大衛?拉克爾(David Larcke)舉出近幾個月來董事會不尋常的兩個動作:他們向激進投資基金 ValueAct Capital的總裁提供了一個董事會席位,而該基金僅擁有微軟0.8%的股份;董事會還將諾基亞CEO艾洛普重新帶回微軟,艾洛普目前被業界廣泛認為是微軟新任CEO,這或許也是微軟董事會的意向。
目前已在谷歌任職的微軟前高管唐?道奇(Don Dodge)稱,微軟公司仍認為自己是一家快速成長型企業,而實際上公司的股價表現與5年前并無太大區別,董事會并沒有意識到公司應該轉向發展移動計算方向。道奇認為微軟仍是一家盈利豐厚的公司,但并沒有足夠的創新能力。
道奇稱:“微軟沒有一個決策是脫離蓋茨及其董事會達成的。戰略決策的制定需要花費數年,并影響之后數年公司的發展方向。”
報道指出,一如微軟早期,鮑爾默和蓋茨一手塑造了公司,現在他們也決心指引公司的未來。(實習編譯:張首婧 審稿:陳薇)
推薦閱讀
很多人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只隨便上網片刻或下載了手機網絡游戲客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12/28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