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今天刊登題為《觸摸、語音和心臟,都能讓機器認識你》(Machines Made to Know You, by Touch, Voice, Even by Heart)的評論文章稱,雖然用戶名和密碼這種傳統認證模式已經延續多年,但隨著高科技設備和服務種類的逐漸增多,這種模式似乎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于是,各種各樣的新型身份識別技術便脫穎而出。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新型技術
機器怎么認證人類的身份?虹膜、脈搏、指紋、聲音,都可以幫上忙。
從互聯網發展之初,身份認證便是一大難題。但現在,隨著人們對傳統的用戶名和密碼系統的安全風險越發擔憂,很多高科技候選方案逐漸涌現,有些甚至直接來自科幻小說。
蘋果公司周二推出了兩款新iPhone,其中的iPhone 5S首次配備了指紋傳感器,可以不必輸入密碼,直接利用指紋打開手機和購買產品。這項新功能是目前正在開發的一系列認證工具之一,當然,并不僅僅針對手機。
與指紋傳感器一樣,其中部分功能需要使用人身上的一些不可變的“編碼”,還有一些則會把手機變成認證設備。
在眾多生物特征識別工具中,最新穎的是由多倫多大學的密碼學家開發的新型腕帶,它內置的電壓計可以讀取脈搏。
“你只要戴上它,它就能認出你。它可以安全地將你的身份發送給周圍的一切。”該產品的發明人之一卡爾·馬丁(Karl Martin)說。
安全性是這款名叫Nymi的腕帶最大的賣點。雖然心臟可能出問題,但馬丁卻承諾,脈搏不會有問題。
創業公司
這些新技術的誕生正值安全和隱私擔憂日益高漲之際,主要原因是傳統的在線身份認證模式風險越來越大。很多熱門網站的用戶名和密碼紛紛被竊,上月有報道稱,就連長達55個字符的密碼都可以被破解。
舊金山的Clef公司開發了一款移動應用,可以直接向桌面電腦發送一個密鑰。然后,你試圖進入的網站會根據手機識別出你,而不必單獨輸入密碼。
拉斯維加斯創業公司LaunchKey目前仍處于測試階段,他們也希望通過手機來認證。你需要注冊LaunchKey網站,然后將自己的賬號與特定的手機綁定。之后,當你想要登錄網站或移動應用時,只要對方兼容LaunchKey的服務,便會向你的手機發送一條提醒。通過一款應用,只需要將手指滑向屏幕上的一個圖標,便可完成認證授權。
位于加州紅木城的OneID公司也提供了一種可以用于眾多網站和設備的通用登錄服務。在演示視頻中,OneID工程師吉姆·芬頓(Jimi Fenton)證明了如何利用OneID打開自己家的車庫門。
芬頓采訪中表示,很多新型上網設備的軟肋就是缺乏安全的訪問方式。
“如果你把所有東西都連上網,就需要有各種好辦法來控制各種訪問權限,不僅要具備安全性,還要足夠便利。”他說,“用戶名和密碼并不是適合所有設備的好辦法。”
行業聯盟
指紋傳感器等生物特征識別工具已經應用在筆記本等設備上,但卻不能確保每次都正常運行。蘋果公司的最新指紋傳感器效果如何,以及用戶將怎樣利用這種工具,都將非常值得關注。
與此同時,指紋傳感器也可能導致安全問題。當蘋果公司周二宣布這項功能時,引發了眾多質疑和擔憂。不過,該公司表示,只會把用戶的指紋信息存儲在手機上,不會發送到網絡服務器,也不會向應用開發者開放。
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不能被各大網站廣泛采用,Nymi、OneID和這一領域的其他創業公司都很難吸引用戶。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正在開發一種更有吸引力的方案,可以利用簡單而廉價的耳機讀取用戶的腦電波,借此實現認證,從而省去了輸入密碼的繁瑣程序。
技術人員表示,僅靠一種方法不太可能改變認證問題。網站、汽車或銀行賬號可能都要使用不同的工具。
一家名為Fido Alliance的行業聯盟,目前正在與多家軟硬件公司合作開發一整套密碼候選方案的標準,以便規范行業發展。這套標準可能會在今年年底發布。Fido Alliance的成員企業正在測試產品,例如指紋識別器以及能夠識別面部和聲音的軟件。有朝一日,用戶可能只需要跟電腦說一句話即可登錄電子商務網站,或者瞥一眼PayPal移動應用即可完成網上購物。
通用登錄
Facebook或許是當今最成功的一站式身份驗證服務。目前已經有數以百萬的網站與Facebook賬號打通,這也可以加強Facebook對用戶的了解,從而針對用戶發布更有針對性的廣告。但風險也顯而易見,一旦有不法分子竊取了你的Facebook賬號,便可以在整個互聯網上假冒你的身份。
Mozilla也在大力推廣自家的Persona服務。Mozilla首先通過你的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確認該賬號的確屬于你。之后,要使用支持Persona登錄服務的網站時,只需要借助原始的驗證郵件即可登錄,不必再輸入密碼。
Mozilla的身份認證產品目前只與為數不多的網站打通,該公司發言人號稱達到“數千個”,但卻遠低于Facebook的數百萬個。
Mozilla工程副總裁喬納森·南丁格爾(Jonathan Nightingale)表示,我們周圍涌現的各種新型上網設備加劇了密碼替代方案的緊迫性。“為周圍的一切都賦予智能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它們未必都會配有屏幕、鍵盤和密碼管理器。”他說,“不能只是依賴傳統的字符密碼。”(鼎宏)
推薦閱讀
網名“毛魯”的日本網絡游戲玩家每天都要玩12個小時的日本MMO 游戲A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字符密碼風險加大:新型認證技術崛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12/28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