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初,來自高淳、陽澄湖的第一批大閘蟹開始上市,由于臨近中秋,很快掀起了一股大閘蟹速遞潮。順豐、EMS等速遞公司加入了這場大閘蟹速遞的生死時速之爭。記者了解到,這場送蟹時速之爭背后其實就是對各大速遞公司冷鏈物流的首考。
電商吆喝大閘蟹
兌現蟹券不輕松
7月份,在蘇寧易購、天貓、京東早就開始一場蟹券價格大戰,有的給出蟹券折扣甚至低至3折,而據不完全統計,前期各大電商銷售蟹券價值大概有1000多萬元。如今到了兌現的時候,各大電商并不輕松。據悉,目前淘寶大閘蟹成交率占到了所有蟹類的76%,眾所周知,大閘蟹的存活率直接牽扯到電商們的信譽,看似簡單的大閘蟹,如今成了各大電商積累人氣的法寶,但又是燙手山芋。
快遞大閘蟹
拼的就是速度
今年30歲的肖路是順豐的一名快遞員,從業已經2年多了。他負責的片區是新街口一棟高檔寫字樓,去年他為自己所在的片區共收寄螃蟹300件以上,今年也在逐漸進入螃蟹派送的旺季,今年到目前為止,他所送達的螃蟹,投訴率是0。他詳盡地向記者描述了一只螃蟹從水產市場爬上百姓餐桌的競速之路。
首考物流:冷鏈工夫是否過硬
2013年3月,順豐速遞宣布涉足生鮮平臺,為自己涉足冷鏈物流做準備。之前和之后也有不少物流公司開始嘗試生鮮快遞業務,但收費都不便宜,并且運營商并不輕松。
據悉,順豐速遞已經根據優選配送獲得的溫控經驗,在上廣深投資監理冷藏庫,為順豐速遞及其他電商提供溫控配送服務。如此一來,順豐集團的食品生鮮配送業務便擴大至其他電商。事實上目前順豐已經在為另外一家電商做食品生鮮的配送。
“這就是各大電商敢賣大閘蟹的初步考慮。”快遞業資深人士朱品軍告訴記者,但是涉及投入成本太大,大家基本都是在嘗試階段。他告訴記者,所謂冷鏈(coldchain)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據了解,國內目前涉足生鮮的電商企業比較成規模的主要有中糧我買網、京東、天貓、順豐優選等。
盡管生鮮市場對電商有著巨大誘惑力,但是,由于冷鏈高門檻的存在,國內生鮮電商想做生鮮卻并不容易。有關人士表示,在國內B2C領域內,數不出三家在冷鏈配送方面做得“最好”的;如果完全按冷鏈的標準來看,鳳毛麟角。所以誰能在今秋大閘蟹的生死競速中跑贏,誰就首個打開生鮮電商的藍海。
螃蟹速遞流程示意圖
收件:檢查螃蟹是否鮮活,是否符合包裝要求,放進防震泡沫箱配以冰塊。
運輸:用普通車輛運送到目的地。
分揀:抵達分揀中心進行分揀。
派送:1-2小時內必須派送完成。(如果無法在此時間段送達,必須立即進行公司備案,客服聯系發貨人,確認處理方式。)
驗貨:開箱驗貨,履行“死退”原則。
推薦閱讀
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道,黑莓最大股東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蟹”逅生死時速 國內冷鏈物流迎來首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24/28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