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Andy的投遞
必須承認,魅族這一次給MX3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定位——更好用的大屏手機,甚至,我認為“更好用的大屏手機”是魅族近年來想出的最準確的宣傳語。準確,只是從市場宣傳、定位的角度來講,是否正確,還要由消費者使用后才能給出結論。
MX3相對于MX2的改進,其實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屏幕增大,至于背殼的改變、處理器的提升、Flyme3.0的優化等都屬于理所當然、按部就班的演變。我不會在本篇文字里把Flyme的操作邏輯重新說一遍,也不會對魅族很多微創新設計仔細講解,甚至魅族MX3發布會上說過的東西我也不會展開。本篇文字關注的是MX3作為魅族手機的第五代產品,在外觀設計、定制系統、核心功能等方面的縱向進步和橫向對比,以及很多魅族式微創新的疊加是否讓MX3變得更優秀。
之所以把標題取為《評說MX3》,而不是《評測MX3》,主要是因為本篇文字的重點在“評”而不在“測”,主要是對MX3及其所處的周圍環境的點評。
(一)正面
魅族“夢想”系列堅持簡約的設計風格,從MX到MX3,外觀上具有很強的品牌識別度。當然,簡約的設計風格也是iPhone幾代產品成功的原因之一。當兩個品牌同時堅持簡約的設計風格而且把規則化作為設計的首要原則,一個弱勢品牌被詬病抄襲就再所難免。
其實,魅族“夢想”系列從MX開始就在嘗試對規則化進行突破,MX上那個突起的Home鍵和針孔式聽筒就是魅族突破和創新的成果。如果說魅族把Home鍵、聽筒、前置攝像頭占地面積縮小是為了追求更簡約的前面板一體化,那這種對規則和標準的極致追求也應該稱得上是一種突破。前面說過,任何突破和創新都是有代價的,魅族MX的突破和創新帶來的代價就是Home鍵手感奇特、易磨損、易誤觸外加打電話要把耳朵對準那個小針孔。
MX2的“革命式Home鍵”被MX3繼承,一是因為這個會發光的圓圈設計本身新穎、靈動、有活力,二是因為這個設計沒有帶來太大的負作用,經受了用戶近一年的考驗,沒有嚴重的失靈、誤觸等情況發生。在我看來,魅族MX手機系列,甚至魅族十年的發展史上最成功的設計就是這個“革命式Home”鍵,更甚的是,如果沒有這個會發光的Home鍵,魅族的MX2和MX3將會變得平庸無比,無趣非常,即便你的前面板一體化程度再高,息屏效果多么油光發黑,這個手機都只是黑玻璃一塊。所以,大眾的審美標準是規則和突破,二者必須兼而有之,隨著行業發展趨于成熟、設計風格高度雷同的時候,突破和創新會變得尤為重要,要想市場對你產品的外觀給出高分,對簡約、規則的極致追求必須讓位于突破和創新。
1、MX3正面設計得益于屏幕第二代TOL全貼合技術,使得屏幕和四周邊框色差很小,在非強光直射下,MX3的正面基本是靜謐的全黑色,讓手機的質感提高很多。
2、MX3的聽筒開口比MX、MX2要大。盡管JW曾就MX的針孔式聽筒開口解釋說開口大小和通話音量沒有同比關系,但我仍然固執地認為聽筒開口太小會影響通話體驗,至少我在使用MX的時候,每次來電話都要挪動幾次手機位置讓耳朵對準那個狹小的開口。MX3的通話音量較大,不知道和這個開口是否有關。
3、MX3的邊框很窄,屏占比很高,配以5.1寸屏幕面積,視覺沖擊力突出。MX3的屏幕左右兩側邊框只有2.9mm,依然是“世界最窄邊框”,而屏幕的上下邊框也進行了大幅縮小,達到了較小的機身尺寸容納進更大屏幕的效果。目前,市面上幾款主流手機的屏占比排序依次是:MX3(73.69%)、Galaxy
審美疲勞,是設計師的天敵,它提醒設計師:即使你的設計再優秀,也是有時效的。有魅友說,MX的后蓋如果可以打100分,那MX2只能給80分,到了MX3就是“負分滾粗”了。這個觀點雖然極端,但是也生動地說明一個成功的設計也不能沿用到第三代產品身上,用戶已經審美疲勞了。也許,這是iPhone設計兩年一大改的原因。
(三)邊框、按鍵以及其他
在魅族的下一代手機身上,就外觀、設計、做工方面,我有幾點期許:
1、封死后蓋,向機身一體化方向發展,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機身厚度。
2、更換后蓋材質。短期內嘗試金屬如果有風險,可以嘗試三星、諾基亞的方法,把塑料做出金屬質感或者把塑料的反光感消除。
3、對邊框開口、機身按鍵、喇叭口、SIM卡槽等細小環節重新思考,不要因為沒有普遍的責罵聲就不思進取,上述的幾點拉低了整機的做工檔次。
4、探索機身的防指紋、防臟工藝,在我看來,魅族機器的玻璃比iPhone的容易臟。
附:我對幾款主流手機外觀、設計的打分:
Lumia920,85分(厚度減10分、下巴太長減5分);HTC
看到蘋果官網說IOS7的多彩設計和5c是相得益彰的,其實魅族的Flyme
侘寂風格是否已經深入魅族每一個設計者的內心還是只是營銷上的說辭,我不得而知。就簡約與克制一面來說,魅族的確在硬件外觀和UI設計上做得不錯,但這種簡約與克制是否能經得起時間檢驗,現在說為時尚早。
關于Flyme3.0的討論,我分以下幾個部分:
早在IOS7沒發布前我就在微博上說過,扁平化設計雖然有利于突出界面內容、淡化形式要素,但是對設計師的色彩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P是扁平化的先行者,對色彩的運用也頗為大膽,只是它太過注重色塊的堆疊和涂抹,忽略了就像Windows7標識那樣的色彩搭配和組合。所以,IOS7發布的當晚,我在微博上肆無忌憚地表達著我對它的喜愛,甚至連夜就刷上了Beta版開始體驗并一直把玩到現在。我喜歡IOS7,并不是它順應潮流使用了扁平化設計,更不是因為它是蘋果的作品,而是因為它的視覺統一、層次分明。如果你仔細地去研究IOS7系統各個界面的配色,你會發現提示性文字以及操作按鈕的三個主色彩:藍、綠、紅;而藍色是作為系統提示、操作按鈕的主色彩的,綠色主要用來和藍色區分,紅色用來警示、突出顯示(刪除提示、未接電話等)。
總體來說,Flyme3.0的桌面圖標具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和機器硬件外觀以及界面配色、設計是匹配的,走的是小清新路線,能令大多數用戶滿意,但是受困于自身能力,設計感、完成度方面有所欠缺。另外,用戶普遍關心的自帶圖標和安卓其他應用匹配的問題,其實手機屏幕變大了后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就是讓圖標之間的沖突感降低,因為各自空間大了,互相打擾的視覺效果會少一些,所以這個問題在MX3上沒有MX2那么嚴重。JW說有圓有方的設計會讓沖突降低,其實這種“降低”更多的是來自于大屏。
那么,MIUI呢?Smartisan
關于Flyme3.0的UI設計,我有幾點個人看法:
1、Flyme
2、Flyme
3、IOS7在色彩、毛玻璃效果、自動隱藏式操控底欄(瀏覽器)、根據應用頁面自動變色的頂欄等方面給Flyme
4、把輸入法自帶的表情圖設計師拉出去槍斃10分鐘。
操控性由幾個方面組成,首先就是流暢度,其次是便捷度,然后是靈活度,如果還能做到趣味性就更好了。
1、流暢度。說不清是因為安卓逐漸成熟還是安卓手機硬件的不斷飆升,現在各大廠商的旗艦機在流暢度方面都做得不錯了。當然,流暢也是分層次和等級的。所謂的分層次,是指手機從解鎖開始到桌面滑動再到打開應用進行操作,在一級界面、二級界面以及更深層的界面都很流暢。IOS7基本可以做到這一點。現在的安卓旗艦機,基本都能做到解鎖、滑動屏幕流暢、不掉幀、不顫抖,但是打開應用尤其是第三方應用,每次的速率以及界面滑動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不統一、卡頓現象。有一些應用比如新浪微博,基本是所有安卓手機的天敵,在新浪微博的世界里,不管你是上下滑動看微博內容還是點擊評論按鈕回復,甚至點擊自己的頁面看粉絲多少,都會有極度不暢快感。至于流暢的等級,是指滑動速率適中度、滑動跟手度、阻尼效果等是否達到了人機合一的程度。在這方面,三星作為安卓世界里的老大當之無愧,它對原生安卓進行了適當的個性化后并沒有過多地破壞安卓系統應該有的流暢性。目前來看,無論是Flyme
我手中的MX3所搭載的Flyme3.0并不是上市版,對它的流暢度不好做深層次地點評,但是相比MX2的后期成熟固件版本,流暢度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突出的表現在解鎖以及觸摸感應上,偶有遲滯現象發生(工程師反饋觸摸校準還在調試)。前面提到的微博老大難問題,MX3如果使用新浪定制版本,會比使用通用客戶端流暢一些,但是信息提示較慢,影響體驗。其他應用,比如游戲我試了極品飛車、王者之劍、狂野飆車、神廟逃亡等,流暢運行完全沒有問題。目前來說,Flyme3.0的流暢度方面可以打70分,上市版本應該會得到更高的分數,總體處于安卓機器的中上水平。
有兩個好消息:一是Flyme3.0中的應用進入和退出不會把Smartbar割裂,可以一起進一起退了;二是現在的任務管理器可以說是我見過的安卓機里最好用的,快捷、流暢。
2、便捷度(UE相關)
和便捷度密切相關的一個要素不是流暢,而是合理,甚至我認為合理性就應該是便捷度的一個方面,所以我把合理性放在便捷度這里來說。
Flyme3.0在UE方面的調整更多是基于5.1英寸屏幕的,目標只有一個:讓大屏的手機更好用,更便捷。魅族在發布會上談到的卡片式設計以及下拉懸停等功能主要是針對自帶應用而言,的確,在設置、文檔、郵件、瀏覽器等應用/程序上,魅族走在了設計的前列。配合較寬的顯示屏幕和Smartbar,在MX3上進行收發郵件、瀏覽網頁、管理文件等操作,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可以說,卡片式設計、下拉懸停以及拖拽歸類、滑動多選等功能對大屏手機的UE操作起到了提升便捷度的作用,也并沒有帶來其他不利因素,因此,它們是合理的、成功的。
(1)Flyme3.0的操控核心是Smartbar,堅持可視化操作理念。Smartbar是強制性自動生成在每一個頁面的,就像其他安卓手機下方的返回、菜單按鍵,可以控制每一個應用、程序的菜單轉換。Smartbar在早期的作用之一是解放手機外觀設計的思路,但到了3.0時代,它的存在已經完全融入系統,變得理所當然。魅族之所以有勇氣固執地給所有界面加上一個Smartbar,是因為魅族堅持可視化操作這個理念。盡管Flyme3.0支持上滑Home鍵進行返回操作,而很多第三方軟件也支持滑動頁面進行返回,但是這些操作形式都是隱藏的,沒有Smartbar直觀、便捷。魅族當然還寄希望于Smartbar和第三方軟件完全實現互通,但難度很大。
(2)Flyme3.0很注重操作步驟的精簡。盡管“三步”原則在現在應用功能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很難堅守,但魅族始終能夠做到菜單添加的克制和謹慎,非常難能可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MX3的應用程序從第一個點到最后一個,你會發現魅族把80%甚至更高比例的常用操作放在了一級界面或者糅合進Smartbar里,很少需要進行頁面切換。搜索聯系人和最近通話記錄的融合,自動顯示、消失的鍵盤就是最好的例證。
(3)Flyme3.0引入手勢便于大屏操作。Flyme3.0的手勢主要存在三個地方,一是橫向滑動菜單擴展屏幕橫向顯示內容,二是上下拉動頁面內容可以讓頁面懸停便于拇指操作,三是拖拽部分內容進行刪除、歸類、排序等操作。這些手勢操作的加入讓Flyme3.0變得更加生動和便捷,讓大屏更為好用,而且這些手勢沒有任何粘滯感,體驗較好。
在Flyme身上,或者說是安卓系統中,也有一些是為了提升便捷性,但在我看來是不合理的設計。
(1)通知欄。安卓系統引入下拉頂部進入通知欄的設計還是在3.5寸屏時代,那時候單手操作手機,靠大拇指夠到通知欄沒有絲毫問題,但是現在手機進入了5寸屏時代,繼續把通知欄的觸發點放在頂欄顯然是考驗用戶的拇指長度了。通知欄對于安卓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越來越多的應用也極度依賴通知欄向用戶傳遞信息,這導致用戶每天需要無數次地習慣性地用拇指去夠手機的頂端,一個原本為了提升效率的設計現在變成家門口的污水溝,每天都要掉進去好多次。為什么把安卓的通病放在MX3的評測文里說,主要是MX3的機身下部取消了返回和菜單按鍵,換成了一塊可以觸發感應的區域,那么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這一塊區域把通知欄的觸發點移到下面來呢?IOS7已經開始在這方面作出了改進,把一些快捷鍵放在了底部通知面板。這是一個看似抄襲第三方,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設計,因為它的流暢性和便捷性提升了它存在的價值。
(2)Home鍵上拉解鎖。MX2上雙擊Home鍵可以點亮屏幕(解鎖仍然需要滑動屏幕下方三個圖標),現在Flyme3.0改為點按Home鍵上拉直接進入桌面,省略了MX2上的解鎖步驟。這個改變顯然是為了提升便捷性的,但是拋開現在的反應遲鈍不說,這個功能又把MX2當初所強調的操作一體化原則打破了(不再借助電源鍵,直接一個神奇的Home鍵點亮屏幕并解鎖,手指運行路線最短),因為現在要想看一眼壁紙或者看下時間而不進入主屏幕只能借助電源鍵。更為關鍵的是,黑屏狀態下,在機器上滑一下就能解鎖進入主屏幕,實在讓人不安。盡管工程師強調如果把MX3放入口袋或者遮擋住上部的光線感應器不會出現誤操作的問題,但對于我這種經常把手機拿在手上把玩并喜歡用手掌擦拭屏幕指紋的人來說,依然擔心會無意識中解鎖(事實上我已經遇到過這個情況)。我個人認為,這個設計便捷但不合理,建議改回MX2的設計。另外,把待機圖片上的電話和短信圖標放回去。
(3)桌面增加了縱向排列、滑動、翻頁。這個“功能”的增加改變了以往桌面圖標只能左右滑動翻頁的方式,現在HTC
(4)頂部通知欄的5個快捷按鈕現在可以互相調換位置但仍然不可以自定義。可以互換位置,我認為是魅族為了左右手握持而做的設定,而限定五個功能是為了精簡通知欄,減少選擇障礙。當然,這種設定在前兩年沒有問題,此前我也多次夸贊這種自信的態度,但是隨著3G用戶增多、屏幕增大、用戶習慣多元,這種揣度用戶習慣的預判就有點霸道了。比如,我現在經常遇到的快捷鍵已經不是Wifi、藍牙和GPS,因為有熱點的地方特別多,我會常開,而GPS因為微博、地圖、購物等應用也時刻需要它保持開啟,藍牙則漸漸被NFC取代。數據開關、震動開關這些魅族認為的次級設定現在成為了我經常需要用到的東西。更為關鍵的是,現在Flyme3.0的快捷按鈕仍然被固定在通知欄最上方,對單手用戶,對用戶的拇指很不友好。
3、靈活度(給予用戶自己設定的自由度)
在靈活度方面,Flyme3.0相對2.0版本并沒有本質上的提升和改進,這主要是因為Flyme的操作邏輯在2.0時代得到了大幅優化并趨于成熟。比如,Flyme2.0對圖庫、音樂的讀取路徑進行了擴展,對文件夾的文件歸類方式進行調整,增加文件、應用加密功能,增加密碼解鎖功能等等。這些功能的調整和添加使得Flyme
(1)Flyme3.0增加了本來需要Root后才能使用的禁止軟件開機自啟功能;
(2)Flyme3.0設置里對應用的推送通知進行集中管理,這樣的改進對于當下糟糕的安卓應用環境是很有必要的。
(3)Flyme2.0增加了Flyme信息功能,支持兩臺魅族手機之間互通過WIFI或移動數據發送短信以及語音,在Flyme3.0上這個功能多了一個開關,發送前點擊一下“云”標志可以切換成一般方式(這個我不能肯定是不是在Flyme2.0的后期版本中已經添加)。
(4)相機添加實時濾鏡、HDR、曝光補償功能。
(5)Dock低欄的圖標可以隨便自定義了(我拿到MX3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瀏覽器圖標移動走了,不是因為瀏覽器不好用也不是不常用,主要是為了暗地里出一口惡氣,而那個瀏覽器圖標也實在不好看)。
(6)4G以上文件可以自由寫入。
(7)低電量情況下不再限制用戶打開相機,但仍提示電量低應慎重使用相機功能。
4、趣味性
所謂趣味性,是指操作系統在UI設計,UE設定方面達到基本成熟的基礎上帶給用戶基礎功能以外的享受,比如流暢而活潑的動畫效果、新穎而別致的特色功能等。趣味性就像是一張試卷的附加題,絕大多數操作系統是不具備做附加題能力的,或者欠缺挑戰的精神,認為把普通的題目做好已經非常不錯。在扁平化時代,我認為趣味性的重要性將大幅提高,甚至將成為操作系統的必選題。操作系統走向扁平化以后,很多界面就會像印有不同內容的白紙,沉悶無趣。IOS7的短信界面使用了灰、藍、綠三色對現實內容進行劃分,并且添加了手指滑動的“推擠式”動畫。明快顏色的介入很好地避免了內容的混淆,而動畫的加入讓操作變得生動有趣。
Flyme
至于特色功能方面,Flyme3.0增加了一個畫板功能,不能算是新穎別致,但也的確為手機增添了一些趣味性。順便說一下,三星的眼球翻頁等功能盡管新穎但不別致更不好用,屬于為了創新而創新的雞肋功能;而Smartisan
去年的評測文,我用一大塊專門點評Smartbar,而今年把它只是當做一個小點來討論,這說明Smartbar在我看來已經沒有過多討論的必要。
(1)Smartbar魅族已經鐵了心要發展下去,不會取消,無論你喜歡不喜歡,請接受。
(2)Smartbar在5.1寸大屏上所占的空間相對4寸屏小了很多,視覺上不再那么寬、那么討厭。
(3)Smartbar自身也在進步。顏色和機身更加契合,圖標可以自定義色彩。
(4)兼容性方面沒有明顯提升,該不支持的還是不支持,定制的應用升級較慢。
(5)自動調整間距功能帶來的功效微乎其微。
(6)我依然固執地不要臉地建議魅族將其設置為可隱藏。
操控性總結:
Flyme3.0在流暢度、便捷性、靈活度方面和其他安卓手機相比,水平中上。當然,考慮到Flyme
三、拍照
拍照功能對手機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而提升相機表現能力對于很多手機廠商而言有點勉為其難。很多廠商,尤其是國產廠商想提升自己產品的拍照能力,往往只能靠購買先進的硬件來求得突破,但是他們往往只具備開拖拉機的能力,買回來保時捷自己又不會開。當然,手機拍照發展至今,各大廠商都受困于有限的手機尺寸無法容納下更大的感光元件的現實,這是手機永遠無法代替相機的原因。
魅族的手機拍照能力從MX2開始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MX2的照片白平衡偏綠嚴重),到了MX3,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評價手機拍照功能的強弱和幾個方面有關,一是拍照的速度,二是成像的素質,三是拍照的成功率。
1、拍照速度。拍照速度其實不單單指按下快門到照片進入圖庫的時間,我認為應該這個時間應該從手機黑屏的狀態開始起算。MX3取消了待機頁面快速進入相機的設定,或許魅族認為現在可以一步進入首頁已經足夠快捷,但我仍然認為待機狀態下應該給相機預留一個入口,畢竟這個功能對現在的手機來說太過重要。令人欣慰的是,MX3的成像速度(按下快門到生成照片)已經可以和任何一部手機一較高下了(包括iPhone5\5s)。
2、成像素質。成像素質的指標大該包括白平衡(色彩還原)、解析度(分辨力)、畸變(實景和成像相似性上的誤差)等幾個。對于手機來說,色彩還原能夠基本準確,解析度適中,沒有嚴重畸變即可,沒有必要按照數碼相機的標準來進行衡量。另外,手機的夜拍能力是不能和相機相比的,無論多大的光圈都沒用。在這樣的設定前提下,我們一起看MX3拍照的樣片。
上面兩幅圖為弱光下近景。第一張水母圖拍攝于水族館,由于水母一直在動,且光線較暗,畫面噪點稍多,水母的細節也有丟失,但整體成像仍屬上乘。第二張鴨子圖拍攝于精品店,環境光線較暗,MX3很好地還原了物體的顏色,并很好地控制了噪點,對光線明暗的把握也比較準確。
上面五副圖為中長景。MX3相機的色彩還原以及解析力方面依然擁有較高素質,但是第二幅圖的藍天噪點太多。
拍照總結:
魅族在發布會上說相機已今非昔比,這句話沒錯,但我覺得如果把去年“最好的800萬”拿來用會更響亮也更加地理直氣壯。根據我十多天的拍照體驗,結合部分評測文章的樣片,有幾點結論供大家參考:
第一,MX3相機在色彩還原方面比MX2勝出很多,在解析力方面超出大部分800萬甚至1300萬相機。
第二,連拍能力卓越,長按拍照鍵不是自動對焦而是連拍,請后來者小心。
第三,HDR、曝光補償、實時濾鏡的加入增加了拍照的自由度和趣味性。
第四,自動對焦偏慢,測光范圍較小,導致夜間以及光線反差大的地方稍微變動測光點,成像差別巨大。
第五,光圈較大,導致非藍天狀況下天空容易過曝,而藍天的天空噪點偏多。
(一)續航
我從三個方面講續航,一是純待機耗電量,二是一般使用耗電量,三是集中使用耗電量。
1、待機耗電量。我測試待機耗電量之前并沒有關閉后臺應用,WIFI、3G保持開啟,微博通知也沒有關閉。從晚上23點,電量100%的情況下開始,到第二天早上8點,一共9個小時,耗電23%。這個耗電量讓我非常不滿,于是我把情況反饋給了魅族工程師。工程師告訴我魅族的測試耗電結果是16小時9%,并判斷是我機器測試固件版本較早的原因(我拿到機器較早)。我向后來拿到MX3測試機的朋友求證此事,他們的測試結果都比我的理想,說明待機耗電這一點在上市版本的MX3上會得到改善。
2、一般使用耗電量。所謂一般使用耗電量,就是非重度使用者,每天早上100%電量出門,一天接打10個以內的電話,收發短信、微信二三十條,刷微博、看網頁、逛淘寶不超過2個小時,聽歌、看視頻不超過1小時,拍照不超過10張,到下午7點左右的耗電量。我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所以我對一般使用耗電量的測試都是刻意而為。我刻意模擬一般用戶的使用情況,用了兩三天,MX3都在下午6點前提示電量低于10%。因為一般使用情況下大多數的時間手機處于待機狀態,所以這一項測試應該和第一項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問了其他人的使用情況,反饋結果是和MX2相當,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這一項我的測試結果可能還是較上市版本使用情況有差距。
3、集中使用耗電量。對于手機重度使用者來說,這一項測試比較有意義。根據我的測試情況來說,MX3從早上8點,電量100%開始,亮度設為強制60%,3G、WIFI同時開啟,密集地刷微博、瀏覽網頁,接幾個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電話,到中午12點剩余電量大概為50%。這樣,保持同樣的使用強度,MX3會在下午5點前提示電量低于10%,6點前一定自動關機。考慮到MX3剩余10%電量以后的續航能力較強(剩余1%的時候可以邊看微博邊聽3首歌),對于中強度使用者來說,MX3可以保證一天多的續航是沒有問題的。
總體而言,我對自己手上這部搭載了早期版本固件的MX3的純待機續航和一般使用續航是不滿意的,但是參考了其他評測文章以及其他使用者的測試結果,MX3的續航能力應該和MX2持平或略好(至少不會10%就關機)。四個字的評價:中規中矩。
和續航相關的一點是0-100充電時間,MX3大約為2小時,關機充電會更快,但也是90分鐘以上。
(二)發熱
發熱是我最不關心的一項,因為我很少用手機玩大型游戲,更不會對著5寸的屏幕看高清電影,所以我很少被手機的發熱困擾到。當然,iPhone5在我刷了第一版IOS7后的幾天,我被它的發熱嚇到過,3G狀態下連續上網半小時會整機滾燙,這種感覺在M9、MX時期我也體會過。
為了測試MX3的發熱情況,我下載了從未觸碰過的游戲極品飛車17,后來又在微博粉絲的要求下試玩了狂野飆車,在保持3G、WIFI開啟,亮度60%的情況下,玩了半小時以后手機的背部溫度上升明顯,下部較熱、上部微燙,邊框較燙,沒有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同樣的機器設定情況下,玩半小時微博或瀏覽半小時網頁,在35度左右的室外,會覺得手機有發熱感,沒有達到燙的程度,情況良好。另外,經過十多天的試用,我發現MX3在拍照的時候不僅耗電嚴重,而且發熱比較明顯。
總體而言,MX3在控制發熱方面較魅族以往的機器是有明顯進步的,具體表現在散熱比較均勻,降溫比較迅速,一般使用溫度控制良好等方面。
五、其他
這里我集中回答一些零碎的問題,并把一些細節做一下列表式說明。
1、MX3后殼和邊框之間的縫隙非常小,比MX2、HTC
2、讀寫速度方面,拷入1G文件大概需要1分鐘,成績中上。
3、前置攝像頭雖為200萬背照式,但不如iPhone5的120萬,不能手動對焦、測光。
4、我的機器不帶NFC,沒法玩這個功能。
5、后蓋耐磨性不如MX2的雙料注塑,在我絲毫不加愛護的使用前提下,后蓋已有一道劃痕。
6、開啟后蓋難度提高,但只要心狠手辣并掌握技巧,不會開壞也不會那么困難(我現在開啟只需5秒)。
7、屏幕為大猩猩玻璃三代,根本不需要貼膜。我從不刻意保護自己的手機,甚至會把手機和鑰匙一起放在包里,即便是在大猩猩二代玻璃時期的iPhone4s、MX2等手機上我也從不貼膜,至今沒有哪臺手機的屏幕被我刮傷過。
8、在線音樂的加入以及各大音樂平臺都在推高品質音樂,加上地圖、視頻文件越來越大,建議購買32G以上版本,200塊錢多一倍容量和NFC功能,較劃算。
9、我是木耳,對MX3的音質無法給出有參考價值的結論,請原諒。
10、喇叭音量依然較小,習慣了HTC
11、信號無法測試,也別相信任何信號測試,包括所謂的黑室。
總結:
MX3作為魅族的第五代手機產品,歷經五年近十款手機的經驗積累,它努力地改進、優化自己前輩產品的客觀、主觀的缺點,并把很多優秀的基因保留了下來,甚至進一步創新、發展,可以說是魅族迄今為止在推出之初最成熟的一款手機。
與自己前輩產品進行縱向對比,MX3的最大特點是5.1寸屏幕。你可以把MX3戲稱為MX2
推薦閱讀
當王雪紅在不同場合不厭其煩地充當HTC創新布道師的角色時,這位HTC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說魅族MX3 by 老版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24/28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