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與兒子小昊持續半年的手機大戰中,雖然極不情愿,但胡羽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黔驢技窮敗下陣來。“那個臭小子,我們把他手機收了,他竟然在學校花錢找同學租手機玩。”
買了一部智能手機
胡羽的兒子在江北區一所中學住校讀初二,寒假期間,兒子非要用壓歲錢買一部手機。好說歹說,兒子才同意把錢存起來。沒想到,開學沒幾天,見許多同學都有了新手機,兒子覺得沒有手機很沒面子,就不依不饒地跟胡羽鬧騰。
先是冷戰,不管胡羽怎么和兒子緩和氣氛,兒子都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幾天后,兒子開始鬧騰。為了討好兒子,胡羽和妻子給他買了他最喜歡的運動服,兒子卻連看都不看一眼。
小昊媽媽首先舉了白旗。一個周末,她瞞著胡羽給小昊買了一部1000多元的智能手機。
手機到手,小昊興高采烈,胡羽卻深感受挫。
上課時竟掛著QQ
胡羽擔心小昊玩手機耽誤學習,一直格外留心。每次小昊離家返校,他都會格外叮囑幾句:“認真上課,莫耍手機。”小昊每次答應得脆生生的,哪曉得兩個多月后,胡羽又差點氣崩了。
小昊平時周末回家偶爾會上網,但是每次登錄完都把賬號刪掉,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他的QQ號。胡羽也沒有特意去留意這件事,他覺得,孩子的私人空間還是應該尊重。
一次,侄兒與胡羽閑聊的時候,不經意說起,有一次他發現在上課時間小昊竟然手機QQ“在線”。胡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周末兒子回家時,胡羽很嚴肅地與他談了話:“既然手機已經買了,那我們也相信你,但不能過分。如果以后發現類似情況,那我只有把手機沒收了。”
他竟租同學手機玩
這之后,小昊似乎收斂了不少。可這個暑假在家,又變本加厲了。“看他老玩手機,甚至晚上躲在被窩里玩游戲、看校園小說。”胡羽無奈得很,和兒子一說起手機就吵。
臨近開學,胡羽看小昊還沒調整過來,最后只好一狠心,干脆把手機沒收了。胡羽原本擔心,小昊會吵著把手機要回去,卻一直沒有什么動靜。這反而讓他覺得有些擔心。上周,胡羽實在忍不住了,托人打聽,結果讓他無語至極。原來,小昊竟以每晚10元的價格租同寢室同學的手機玩。“虧他想得出來。”這下子,胡羽真的是抓狂了。
昨天,我們在中午的時候打通了小昊的電話。小昊雖然有些排斥,但還是承認了租同學手機玩的事實,“我其實掛QQ也沒有玩,只是掛著。其他時候,也就是看看小說,偶爾打游戲……感覺沒得手機在身邊不習慣。”
專家說法>
宜“疏”不宜“堵”
其實,如何管好用好孩子們的手機,對于家長和老師來說,已不是一個新問題了。育才中學初一年級的張楊老師說,老師每天早上會把手機收起來,放學的時候再統一還給學生。
高級心理咨詢師、重慶仙童教育專家林浩表示,粗暴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并不可取,學生使用手機和使用電腦的性質是一樣的,他們必須要接觸現代化的通訊工具,獲取更多的信息。只是在使用時怎樣去揚長避短,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配合。
但是校園拇指文化的迅速發展對學生使用手機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課堂或者公共場合全面將手機關機,從而培養中小學生一個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
對手機有依賴的孩子來說,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判斷力。沒收手機則要特別注意方式,要通過講道理或者說明的方式,避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不應該僅僅停留在“不要……”之類的設置,更多地要以引導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
推薦閱讀
未來的火星探索者可能不必擔心用水問題。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27/28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