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個風云激蕩的時代,悲喜劇一幕幕在上演,曾經的“巨無霸”現在看起來是那么的脆弱。繼摩托羅拉移動、諾基亞之后,黑莓也走到了被收購的境地。9月23日,這家陷入困境的加拿大手機公司宣布,已與一家財團達成收購協議并簽署意向書,后者將出價47億美元對黑莓展開收購。
■青睞開發者 ■輕視消費者 ■凸顯雙面性格
IT時報記者 楊鑫倢 李棟 圖 東方IC
而在收購的消息公布前,黑莓剛剛預警公司第二財季會巨虧10億美元,并計劃裁員4500人。黑莓凋謝了!但這在中國市場僅泛起小漣漪,因為它從未在中國市場紅火過。《IT時報》記者通過采訪,尋找黑莓在中國的發展軌跡,描繪這家國外巨頭在中國市場的奇怪行事邏輯。
■ 黑莓大事記
序章
1984年 拉扎里迪斯輟學,并于滑鐵盧創立RIM公司
1999年 RIM推出了首款黑莓手機,并在納斯達克上市。
高潮
2006年 RIM與中國移動簽署合作協議,將黑莓業務引入中國市場。
2009年 黑莓擁有超過15000名員工,成為企業界的標桿。
2009年 RIM中國公司正式成立。
2009年 RIM與神州數碼簽約,發力個人消費市場。
2009年 RIM與中國電信達成合作框架協議。
頹勢
2011年 RIM發布對抗iPad的平板電腦PlayBook,銷量慘淡。
2012年 RIM第一財季出現營業虧損,這也是七年多來的首次虧損。
終章
2013年 RIM將公司更名為黑莓。
2013年 黑莓被加拿大楓信金融控股公司以47億美元全盤收購。
■ 重視中國開發者
十分之一應用來自中國開發者
就在黑莓公司加拿大總部琢磨收購事宜時,黑莓亞洲開發者大會9月26日在中國香港開幕。“黑莓每年在全球三個地區召開開發者大會,亞洲是規模最大的,今年中國開發者大約有四五百人到會。”MMMOOO創始人林金理告訴《IT時報》記者。MMMOOO是黑莓應用開發系統在中國的官方運營商,該公司也同時為iOS、Android、WP幾大平臺開發應用。此次黑莓開發者大會,MMMOOO率團前往。
黑莓當然知道,應用商店是否完善,意味著自己生態系統能否構建。因此,從今年初黑莓10系統發布后,黑莓就十分重視應用開發,在全世界各地招攬開發者。
黑莓尤其重視中國開發者,他們希望中國的中小開發者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面向國際、專門為黑莓平臺打造的應用。黑莓中國人士此前表示,黑莓10的應用中有十分之一出自中國開發者。
“這是因為中國創業團隊多,用人成本低。”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向《IT時報》記者分析道。
不過,中國用戶青睞的主流應用在黑莓平臺上出現的不多,微信是在眾多用戶的呼聲中開發出來的,好不容易有了新浪微博、優酷,但是QQ、蝦米、打車應用都沒有官方版本,新聞客戶端也只有網易一家。
林金理告訴記者,一些中國互聯網公司知名應用已經靠iOS和Android客戶端招攬到了很多用戶,不太會再主動投入開發黑莓應用。
不像蘋果那樣強勢貼心中小開發者
對于中小開發者而言,黑莓平臺頗具吸引力。
黑莓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黑莓每款應用平均比蘋果多掙4%、比Android開發者多掙40%,單款應用平均每月可帶來3900美元的營業收入。
來自上海的兼職開發者小潘,開發了英文版黑莓應用《StarTracker》,他稱收益超過月收入。據了解,黑莓平臺上,開發者與黑莓收益分成和蘋果一樣,三七開。
“iOS和Android平臺的競爭實在太激烈了,一款精品應用很難出頭,但是黑莓平臺競爭不是很激烈,我的這款應用就很容易跳出來,也曾多次被黑莓推薦至應用首頁。”小潘對《IT時報》記者說道。
小潘也對黑莓開發環境盛贊不已:“黑莓10采用了QNX基礎,QNX作為一個成熟的商用系統,具有優秀的多任務能力和反應速度。”而每每遇到問題,小潘可以詢問MMMOOO的林金理,會立刻得到回復,要是寫郵件給蘋果,不知幾日之后才能得到答復。黑莓還一直免費向開發者提供開發用機,這些開發機在性能方面也與最新的黑莓10手機相接近,“這在蘋果也是天方夜譚,iPhone自己買,如果需要蘋果實驗室開發測試服務,還需要每天支付99美元。黑莓還經常舉行開發比賽,我曾得到過最佳畫面獎,拿到一筆獎金。”
“黑莓處在一個艱難的時間段,我們作為成長型公司,一直定位于跨平臺,但凡黑莓上能做的,我們還是努力去做。”林金理說。
“其實只要黑莓穩定在5%的市場份額,我們也會去做。”小潘說。
■ 輕視中國消費者
想平衡卻失衡 未撬動個人消費市場
10年的時間,黑莓占領全球7500萬商務人士口袋。但面對方興未艾的中國市場,到底是繼續賣昂貴的“終端+服務”的打包銷售策略,還是向大眾市場降價出售手機?
黑莓選擇了一條看似平衡的道路:一邊和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合作,將手機和服務套餐販賣給高端市場。一邊通過神州數碼等分銷渠道,撬動個人消費者市場。
2010年,黑莓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李彤曾公開表示,黑莓在中國正式開啟了從企業到個人的道路,這種模式此前在成熟市場國家已經大獲成功。而在被寄予厚望的行業市場,RIM重點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黑莓個人及中小企業業務,而將企業大客戶業務中心賦予了在該方面具備較強資源優勢的中國電信。
雖然動作頻頻,但讓許多人跌破眼鏡的是,一度與iPhone并稱“全球最為暢銷智能手機”的黑莓,在中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三大運營商的黑莓用戶加起來,也就在10萬左右。” 某省級運營商負責黑莓業務的人士對《IT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黑莓的企業級客戶發展并不順利,在運營商內部已經逐漸淪落為邊緣業務,“以金融業、制造業的外企小眾市場為主,也就只有他們才會用到BIS(黑莓網絡服務)業務,其他國內客戶一般都是選擇iPhone。”
而記者從一位神州數碼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的最新消息,神州數碼在去年就逐漸開始內部調整,到目前已經全部放棄黑莓業務。“黑莓在中國還是主攻政企、行業市場,政企用戶占據80%份額,個人消費市場并未打開。”上述人士表示。
只售舊款機型 消費者不愿搭理
黑莓像個舊貴族,雖然落魄,但是仍不愿意放棄架子。連蘋果公司都在向中國市場“低頭”,iPhone新品同步發售,但是黑莓仍然高傲。
記者注意到,三大運營商的官網上仍然可以辦理黑莓業務,但可選機型只有9300、9800、9630、9650等2010年上市的過時產品。而被黑莓視作“背水一戰”的黑莓Z10、Q10等新型號至今未引進中國大陸。黑莓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新產品在中國上市的通知。
“不少客戶一直想要黑莓新品,但它不供貨給中國市場,客戶只能繼續等待,或者選擇iPhone。”提起黑莓在中國缺乏新品的現狀,上述運營商人士感慨,“其實黑莓(中國)也挺尷尬,它沒有決策權,在中國推什么型號的機器,都是由加拿大總部決定的,它只是負責執行。”
目前,黑莓中國靠著天貓官方旗艦店做著零星的生意,推出的機型也僅有9900、9788、9300、P9981這幾款,月銷量30臺已經算多的了。行貨價格還是那么昂貴,幾年前推出的黑莓9900售價堪比iPhone,在天貓上售價為4888元,P9981售價更是高達18888元。在水貨市場,這兩款機型只需2000元和13000元。
如果中國用戶購買水貨,則需要忍受斷網(除了手機自帶瀏覽器外,其他第三方軟件和應用都無法聯網)困擾。要解決斷網,必須使用黑莓BIS(黑莓網絡服務),而運營商開出的BIS價格十分昂貴,移動最低每月98元(含30M推送流量),聯通最低60元(不含流量)。運營商人士透露,昂貴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利潤須和黑莓公司分成。
■ 相關閱讀
黑莓收購那點事
黑莓價格被低估?
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的價格是125億美元,諾基亞“賣身價”是72億美元,黑莓這次售價47億美元,低估了?高估了?
“黑莓從某種意義上比諾基亞值錢,諾基亞之前自廢武功,變成硬件廠商,但黑莓從頭至尾還是自己的blackberry系統,而且它的整個生態完整,從硬件設計、制造、供應鏈、銷售渠道、品牌價值,到政企大資源,是完整的閉環。”李易對《IT時報》分析。
但多位國外分析師認為,黑莓的主要價值都集中在黑莓信使業務和包括系統在內的專利組合上,估值10億美元。
李易表示,黑莓奔向企業級發展方向,最適合的買家是DELL、HP這樣的公司。
HTC也要收購黑莓?
一位業界人士向《IT時報》記者透露,他在與宏達國際(HTC)董事長王雪紅交流時得知,HTC曾認真評估過黑莓,“他們觀察了很久,認為是很有價值的,但需要挖掘,重新梳理,可能把核心部分做了就很好。”
但是宏達國際收購黑莓的難度和聯想一樣顯而易見。加拿大政府視黑莓為“王冠上的寶石”,對RIM手機業務出售可能會加以干預。今年8月,加拿大政府公開表示,將嚴密審查黑莓的任何潛在外國買家。
推薦閱讀
諾基亞昔日王牌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之后,未來發展何去何從成為焦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29/28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