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煮機網的投遞
最近LG G2很火,火到什么程度呢,率先發售的韓版機器(唯一可以換電池的LG G2)水貨登陸淘寶接近2個月以來,價格不降反升,京東最近也開啟了LG G2首發優惠活動,4299贈送1000元的口袋相片打印機,優惠對象從之前的前2000名顧客,僅過了一夜之后立即調整政策到前10000名,在大中國區一直不見蹤影的LG智能手機,終于“爆發”了一回。
一路過來,凡是合作開發過Google Nexus品牌的廠商,例如之前的HTC、三星都統治過Android市場,LG的技術積累在今年下半年終于爆發,開發出一款較好又叫座的G2。這款機器小編之前一直保持密切關注,它有何不同之處?
配置和實際性能躋身行業一流水準
5.2英寸標準sRGB IPS屏幕,實際體驗遠超Galaxy S4
LG化學公司開發的最新電池(相傳Moto X也使用了LG的這款電池),貯能密度更高,對機身狹小空間利用更充分,配合LG的一系列省電技術(比如屏幕RAM),G2實際續航表現很驚艷。特別是看電子書、WiFi聯網瀏覽網頁時續航能力遠超Galaxy s4、iPhone 5等機器(可以看看G2在各大安卓論壇中有關續航的內容反饋,全是驚訝和贊美之詞)
當然,目前持幣觀望LG G2的消費者也不少,關于這款機器最大的疑慮便是它后背按鍵的“奇葩”設計。最近,LG G2的設計師在Youtube發布了一個視頻,專門講訴G2按鍵設計背后的“故事”:
為什么如此設計
全新G2的設計中,LG團隊對來自消費者的聲音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正是這種關注用戶需求的理念,讓LG特別注意到了使用智能手機時,人們手掌的“異常活動”。更大的屏幕,會有更好的視覺和操作體驗,但握持十分不方便。如何中和尺寸和握持體驗先天性的根本對立呢?
做出更大的屏幕,并不是什么難事,屏幕變大的同時,控制整機的尺寸才是難點所在,它需要對整個內外部設計動大手術。通常,為了讓手機的握持手感更好,在設計上,一般最理想的做法是“削邊”,讓手機有個貼合手掌的曲度,另外也得嚴格控制整機的厚度。所以LG G2的設計,一是追求實際厚度要達到超薄,邊框盡量削細。這樣一來,“薄”的感覺得到增強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手感。二是更薄的機身必須得容納下目前的頂級配置,G2必須與最新最強的性能看齊。
如何做到
嘗試了一系列草圖,以及實驗了新材料、新工藝后,LG發現傳統的智能手機設計結構,還是無法達到上述目標。所以,我們拋棄了傳統的設計范式,把目光投向了智能手機發展早期,消費者對智能手機使用的反饋報告。LG發現,用戶一般在握持智能手機時,除了食指會貼到機身背部以外,其他所有手指都發揮更為明顯的作用。但是,這種情況在使用側邊框按鍵時,就有些不方便了。
將食指貼合在手機背部,是大多數人自然的握持狀態,這也是最舒服、穩定性最高的握持方式。如此用戶習慣,是否可以在手機設計上加以利用呢?LG的設計團隊,考慮把電源鍵和音量加減鍵放在了后蓋的位置,這樣食指就能輕易地操控這兩個按鍵了。為了追求超薄,也去除了手機邊框增厚的負面“元素”,包括電源鍵、音量鍵、耳機接口,甚至是充電接口。揚聲器、充電接口、耳機統統被移到了手機底部,這樣在握持和使用背部按鍵時,機身的其它三面非常平滑。
厚度實現了超薄,邊框更細形成的后蓋曲度貼合手掌,再加上機身與手掌直接接觸的三面光滑,沒有任何按鍵,毫無疑問,G2的手感一定是讓人滿意的。而食指可以直接操作背部按鍵,也顯得更為更人性化。消費者只要稍微轉變下傳統思維,嘗試下背部按鍵設計的G2,就能很快適應它。
背部按鍵設計可靠嗎?
LG設計背部按鍵,遵循的標準是簡單、易于上手、美觀,用戶無需特意翻過來看,就能通過最短時間的摸索實現直覺化操作。
這一年以來,LG設計團隊對G2機身的長、寬、材料選擇上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打造出的rear keys(背部按鍵),擁有順應直覺的操作感受,也經受了無數次在不同環境下的模擬測試來保證可靠性(各大論壇幾乎沒有對G2背部按鍵實際使用時的抱怨和吐槽)。背部一定內傾的角度設計,讓G2的背部按鍵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處在“懸空”的狀態下,所以不用擔心會誤觸按鍵。按鍵本身的鍵程和回饋力度經過精心調教,易于食指操作,也非常容易上手。
看完視頻和小編整合了一系列相關資料的對應描述,關于G2的背部按鍵,你還擔心嗎?G2目前促銷的力度很大,再加上這款機器確實素質過硬,與三星一樣同為韓國垂直整合企業的LG,似乎真的要迎來它的時代了!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29日下午消息,《福布斯》雜志網絡版報道稱,蘋果公司最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LG G2設計師:背部按鍵是設計創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29/288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