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 Google 搜尋結果排名更著重于索引(indexing)跟抓取(crawling),而“蜂鳥”則更注重相關性──今年5月臺灣也啟用了Google知識圖譜( Knowledge Graph ),便是這項更新背后的主要技術支援。代號“蜂鳥( Hummingbird)”的更新,是 Google 搜尋自 2010 年的“咖啡因( Caffeine )”更新以來,最大的搜尋演算法變更,然而,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曾注意到這項變化──盡管早在一個月前,Google 就已經發布。
小到口袋里的智能手機,大到會自己開的汽車;從潛入海底的街景服務,到高懸空中的氣球基站,Google 的確是顛覆了一般人對科技公司的想像,而在剛宣布完最新的任務──“挑戰死亡”后,年滿 15 歲的 Google,決定以最具紀念性的方式,來度過這個特別的日子──回到 15 年前公司創立的車庫慶祝,并且討論真正最代表 Google、已成現代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招牌產品─搜尋。
代號“蜂鳥( Hummingbird)”的更新,是 Google 搜尋自 2010 年的“咖啡因( Caffeine )”更新以來,最大的搜尋演算法變更,然而,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曾注意到這項變化──盡管早在一個月前,Google 就已經發布。
Google 搜尋資深副總裁辛格爾( Amit Singhal )表示,要具體說明“蜂鳥”的內容很難,不過可以這么說,在“前咖啡因時代”, Google 搜尋結果排名更聚焦于索引( indexing )跟抓取( crawling),而“蜂鳥”則更注重相關性──今年5月臺灣也啟用的 Google 知識圖譜( Knowledge Graph ),便是這項更新背后的主要技術支援。
▲知識圖譜的介紹
舉例來說,利用 Google 的語音搜索,現在當你問“告訴我有關印象派畫家的事”時,盡管這是個“真正的問題”,而不是所謂的“關鍵字”查詢,Google 卻能羅列出一系列的相關畫家資訊,供你一一檢視;不僅如此,假設你向 Google 提出“想看些艾菲爾鐵塔的照片”,又接著問“它有多高”,你無須再次提到艾菲爾鐵塔,Google 也“知道”你問的“它”指的是什么。不過,必須注意的是,上述所說是以英文(介面跟輸入語言都是)搜尋下的情況,繁體中文的話,目前還有很多限制。
Google表示,會想改變搜尋的演算法,主要是因為在手機上愈來愈多人使用語音方式搜尋,因此不像鍵盤輸入的是往往是不具語意的關鍵字,反而是更復雜、真實的人類語言。有趣的是,復雜的搜尋提問,雖然可能增加了 Google 索引跟抓取對應資訊的難度,但卻也提供了更多的相關性,讓 Google 去參考。
目前,新的演算法已經作用于全世界 90% 的搜索,而接下來幾周內,Google 也將更新 iOS 的搜索 App,之后若是在 Android 的平板上輸入待辦事項,你的 iPhone 也會在時間到時通知你,此外,Google 已經執行了好一段時間的介面“簡單、一致化”,未來的搜索介面,也會更強調這個方向。(Forbes、Google)
相關新聞:
[圖]Google改善移動搜索:知識圖譜工具引入多項新功能 [2013-09-27]
推薦閱讀
9月30日,據外國媒體報道,Google將在Android版Gmail客戶端中加入廣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視頻]Google新演算法“蜂鳥”介紹 要給答案而不只是搜尋結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0930/28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