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5日,市場調研公司ComScore發布截止8月的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顯示,Android和iOS兩大平臺的市場份額攀升至至92.3%,再創歷史新高。黑莓繼續維持第三的位次,但份額從4.8%跌至4%,已經淪為一個邊緣角色。如果時間回到2008年的那個初夏,在納斯達克交易大廳里,黑莓股票一度達到歷史最高,市值840億美元,黑莓上下雄心勃勃。而現在看來,當時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市黑莓總部微笑著的高管們最需要的不是一瓶慶祝的香檳而是一臺通向未來的時光穿梭機。
?
5年后的這一個夏天結束時,黑莓市值已經蒸發九成。上個月,黑莓宣布以47億美元的價格將公司出售給大股東Fairfax Financial。
而最新消息則顯示,黑莓仍在和三星、谷歌(微博)、LG、英特爾以及思科等科技巨頭接洽,嘗試出售全部或者部分資產。
即使曾經坐擁北美市場51%的占有率,博得奧巴馬的最高信任,都不能挽救一個企業不思變的未來。面對覆水難收的局面,黑莓堵上身家性命發布的BB10系列新品似乎也沒有能夠挽回些什么余地,上周五黑莓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北美市場大跌56%,全球虧損10億美元。
究竟錯在了哪里?
如果真的有時光穿梭機,黑莓或許應該考慮留住并且重視聯合創始人巴斯利的意見。巴斯利2012年離開黑莓,原因是公司完全否決了他主張的BBM跨平臺戰略方案。最重要的是,他在2007年曾主導開發iPhone殺手產品,但卻因投入不夠而最終破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區前任黑莓高管指出,2008年黑莓完全有機會挽回局面,但是黑莓高層的猶豫不決使得2010年的黑莓完全陷入了被動局面。
著名硅谷科技人,學者鄧肯-克拉克(Dunce Clark)在接受騰訊科技表示:“黑莓的問題在于,在轉型消費者層面時,沒有能夠打造好自己的生態系統。”
或許,“觸屏”還是“鍵盤”并不是關鍵,而是是否有足夠多完美配合硬件的軟件功能去吸引消費者。鄧肯表示,這么多年過去了,黑莓不能只依靠郵件征服用戶。就像黑莓的一位創始人拉扎里迪斯所說的一樣:“我們沒有為未來做好準備。”
黑莓前任中國區高管表示:“科技行業的變換過于迅速,對于國際化的大企業來說,看不到趨勢的話就會陷入巨大的被動之中,因為錯過時機以后,龐大的企業架構會導致政策執行力下降,要在逆境中改變,就非常困難了。”
最糟糕的是,黑莓高層搖擺不定的策略還在繼續,BB10全球銷量不佳的情況下,黑莓現任CEO海因斯表示,要致力于削減公司運營成本,將重心重新放回企業客戶上。
黑莓員工:五年里一直在緩緩衰落
面對不斷吃緊的運營成本,黑莓在上周迎來了第三次全球范圍的大裁員,涉及4500多名員工,占公司總員工三分之一,其中,北美成為重災區。聯合創始人巴斯利表示,黑莓的快速衰落讓他非常傷心,“我不知道員工們都在想什么。每個人都在談論可能的后果。”未來,對于黑莓全球不到1萬的員工來說十分迷茫。
于是,黑莓私有化消息傳來的時候,黑莓大部分的員工和前員工們都長噓一口氣:“黑莓終于有了一個方向。”與指點江山的局外人不同,曾今為黑莓工作過的2萬全球員工,深切地體會著黑莓的隕落。
如今黑莓在其北美主戰場已經一敗涂地,輝煌的過去已經隨著大本營的丟失而結束,現而今黑莓依仗的反而是一些亞太的非主流市場。可惜的是,黑莓卻因為轉型消費者層級失敗而沒能夠抓住亞太市場中的現在和未來。
黑莓在中國,亞太以及北美市場的一些員工向騰訊科技談了自己的深切,從中也可窺得來一些黑莓的衰落軌跡。
無視中國市場吞下苦果
故事先從黑莓中國講起。
前中國區黑莓高管表示:“黑莓在中國一直都只是處于摸索階段。”這位高管從2004年進入黑莓亞太地區,2013年年初離開黑莓,可以說見證了黑莓崛起到衰落的全部歷程,她說,2008年到現在的5年之間黑莓錯過了太多機會,2010年以后,黑莓衰落的速度令所有員工感到震驚。“事實上,研發出了很大的問題,這兩年間明顯感受到黑莓的手機再也賣不動了。”
許多人都認為黑莓中國現在很慘,沒剩下幾個員工了,但是這位前高管表示,黑莓中國在黑莓的鼎盛時期也不過200多人的規模,目前的市場部還剩下約30人,整個部門約100人左右。大部分黑莓中國的員工都是主動離職進而尋求更好機會的。
黑莓在中國的渠道與蘋果類似,分為運營商和自由渠道兩種。運營商渠道方面很早就因為黑莓手機銷量問題而與電信和移動方面終止合作,而自主渠道方面因為缺乏支持也一直沒有打通。
2010年,黑莓曾經試圖打開中國市場,RIM董事長芭芭拉-斯蒂米斯特和聯合始人巴斯利2010年曾來到中國商討建立合資公司,雖然中國方面非常努力,但因為最終黑莓總部高管的意見分歧,而放棄了這一計劃。隨后,黑莓業務在北美地區急劇下滑,總部更是無心顧及黑莓中國的發展前景。
而在BB10發布以后,黑莓的注意力又落到了中國市場上,而這一次重點不是消費者,而是開發者。黑莓官方曾表示,BB10中十分之一的應用出自中國開發者之手。中國開發者多樣化的小團隊模式,和低廉的價格,成為黑莓生態系統搭建中的重要力量。
非主流市場表現突出但無力回天
黑莓在亞太地區表現最出色的是印度尼西亞市場,但前景也不樂觀。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2012年黑莓在印尼的市場份額為42%,低于2011年的67%,而同期三星的市場份額增加了一倍以上,從2011年的23%增長至48%。
騰訊科技采訪了黑莓馬來西亞市場主管Mash Chung Yan Tan表示,自己2010年以一個黑莓粉的身份加入了黑莓公司。那時,收到印度尼西亞市場的積極影響,黑莓對于馬來西亞市場也比較支持,當時,黑莓高層正在考慮從高端企業客戶向消費者層級轉型。“我看到的是希望,希望有更多發展中國家的黑莓粉絲能夠最終用上黑莓手機。”
不過,2010年后,市場已經格局已經大有不同。在北美高端手機領域,iPhone不斷擠壓黑莓生存空間,而全球范圍內Android手機更是瘋狂地堵死了黑莓向消費者層級轉型的道路。關于2013年才延遲發布了BB10,價格則成為BB10在這個市場上最大的挑戰。
Mash Chung Yan Tan表示,4500人的裁員讓他感到非常震驚。“BB10剛剛推出,公司需要有更多投入的員工為其努力地工作。”然而削減成本,大范圍裁員的做法著實令現任員工感到擔憂。
騰訊科技從黑莓內部了解到,黑莓這一次的全球裁員并沒有結束,現在已經公布的主要是北美和歐洲地區的裁員,亞太地區的裁員名單即將公布。黑莓亞太市場上的不少員工在考慮自身的前景,希望不會被被動地解雇。
歐美大本營大潰敗
或許,這個時間是最難讓歐洲和北美被解雇員工開口的時刻。一位德國的員工在接到采訪后關機了一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拿大在職黑莓員工表示,4500個被解雇的員工基本上都得到了滿意的賠償金,令他們感到悲傷的主要是突然地失去了工作,不知如何應對。
推薦閱讀
本周,彗星ISON掠過火星,今年和明年各有一顆彗星近距離掠過火星(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6/28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