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旗下智權與科學(IP & Science)事業部今天公布2013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2013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獲獎名單。根據湯森路透提供的資料顯示,2013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獲獎者的股價表現,創下連續三年擊敗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紀錄,全年股價增長4%,市值加權后的營收增長率也達到2%。獲獎企業合計營收接近4.5兆美元,約為英國GDP的兩倍多。
過去一年間,獲獎企業更是創造了26.6152萬個就業機會,比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創造的新工作數多出0.81%。今年,獲獎企業的研發支出較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企業高8.8%,總計投入了2230億美元的經費用于研究開發。在2013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獲獎名單中,北美洲以46家企業與機構入選成為進入榜單數量最多的地區,其中45家來自美國,另外一家來自加拿大。亞洲以32家入榜成績位居次席,其中日本28家,韓國3家,中國臺灣1家。歐洲則有22家企業與機構獲選,最大贏家為法國(12家)和瑞士(4家)。
中國內地今年再度與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獲獎名單無緣。盡管中國內地企業在專利申請數量上領先全球,但由于多數專利僅限于在國內提出,因此在全球百大創新機構評選中“全球影響力”項目的表現受到了限制。
在今年的榜單中,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產業仍舊占據主導,總計23家業者入選榜單,比前一年增加28%。自本獎項設立以來,半導體產業所占比例已經攀升了64%,首屆名單中僅有14家企業屬于半導體領域。計算機硬件產業的創新能力排名第二,有11家企業入選。汽車產業則有8家企業入選,較去年的7家稍有進步(日產汽車(Nissan)首次入選)。自全球百大創新機構評選活動創立以來,汽車業者所占比重已經增長了167%,最初僅有3家入選。電信業與工業則各有7家企業進入今年的百大名單。
智能手機大戰推動創新
從今年的百大最具創新企業獲獎名單可以看出,智能手機領域競爭非常激烈,包括蘋果、微軟、三星、Google、黑莓在內的智能手機專利大戰主角均在榜單之中。黑莓今年首次登上百大創新機構名單,該公司于2010年、2011年間提出的專利申請數量平均增加38%,2011年到2012年間也增長了17%。黑莓近期宣布接受楓信金融控股公司(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的收購,相信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進一步擴充其所擁有的專利組合。
研發開支增長推動創新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百大創新機構的研發支出呈現攀升趨勢。2012年間,百大創新機構的研發支出高達2232億美元,較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企業高出8.8%。此外,百大創新機構平均會將營收的5%投入研發,然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僅會將營收的2.1%用于研發。湯森路透分析師布朗指出:“從我們的調查結果可以明顯看出,積極投入研發所帶來的成功——研發支出越高的公司,申請的專利數就越多,創新成就也越高。”
下面就是這100家企業,排名不分先后:
3M公司
ABB
雅培公司
AMD公司
Air Products
阿爾卡特-朗訊
阿爾特拉(Altera)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
蘋果
法國阿科瑪
旭硝子(日本建材玻璃公司)
AT&T
Avaya
黑莓
波音
兄弟工業株式會社
佳能
雪佛龍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
康寧
柯惠(Covidien)醫療
Delphi
陶氏化學
杜邦
伊頓集團
愛默生
愛立信
歐洲航空防務與太空公司
埃克森美孚
福特
Fraunhofer
飛思卡爾半導體
富士
通用
固特異公司
惠普
日立
本田汽車公司
霍尼韋爾國際(航天)
IBM
IFP Energies Nouvelles
英飛凌
英特爾
Jatco
強生
LG電子
洛克希德馬丁(美國航空航天公司)
歐萊雅
LSI公司(電子)
Marvell
米其林
美光
微軟
三菱電機(日本電子電器公司)
三菱重工
NEC
NGK Spark Plug Co., Ltd.
耐克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日產汽車
NTT
奧林巴斯
歐姆龍
甲骨文
松下
菲利浦
寶潔
高通
瑞士羅氏制藥
賽峰(Safran)集團
法國圣戈班
三星
SanDisk
瑞典山特維克
希捷
精工愛普生
半導體能源實驗室
夏普
信越化學
西門子
索尼
意法半導體
住友電氣
賽門鐵克
TDK
TEConnectivity
德儀
Thales
東芝
豐田
臺積電
聯合科技(航天)
法雷奧(Valeo)
施樂
賽靈思公司
推薦閱讀
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全球將有68億移動連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全球100家創新企業中國僅臺積電上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8/28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