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可以通過掃描實名火車票上的二維碼獲取旅客的個人信息,引發網友和媒體關注。10月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火車票二維碼已經于2012年加密,旅客的個人信息不會通過二維碼被泄露。
6月17日,一名市民在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由于可存儲大量信息并且十分方便,二維碼主要應用在火車票、飛機票等電子憑證以及防偽溯源、平面雜志數字出版等領域。 (新華社 俞方平/圖)
據中廣網10月6日報道,據乘客反映,鄭州火車站東西出站口近來都有不明身份人員撿拾和收取火車票,這一現象也得到了鄭州火車站一工作人員的證實。據一名收集車票的人說,自從實名制火車票試點以后,他們就收集實名制車票轉賣,每張賺15元,而且量大從優,數量較多可以賣到18元每張,一天就可以獲利幾百上千元。知情人士透露,這些火車站上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為實施詐騙或者是其他不法活動而利用,很大一部分成了辦理假證的素材。
該報道稱,記者下載了一個二維碼掃描軟件,只需輕輕一掃,旅客的個人資料都顯示了出來。
二維碼最早發明于日本,它的主要特點是可存儲大量信息并且十分方便。這類應用主要出現在電子憑證、防偽溯源、平面雜志以及數字出版等領域。如今,廣泛見到的二維碼火車票、飛機票等均屬于二維碼電子憑證類別。
手機真的可掃描出火車票二維碼的個人信息?
據《北京青年報》10月8日報道,10月7日,該報記者致電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火車票上的二維碼,鐵路部門在2012年就進行了升級加密。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實行車票實名制初期,因新舊軟件兼容的需要,存入二維碼的旅客身份信息是按照業界標準技術進行存儲,可通過通用的二維碼識讀軟件讀取。2012年火車票二維碼采用專門的強加密技術對存入其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旅客身份信息)進行統一加密處理,具備較強的保密性,只有通過鐵路專用的識讀軟件才能讀取,防偽能力得到提升。
據悉,類似的“手機可掃描火車票二維碼”的傳言2012年已在網上流傳。據《人民日報》2012年12月報道,該報記者分別用蘋果IOS系統手機和安卓系統手機,下載安裝了5款較知名的二維碼掃描軟件進行實驗。
實驗涉及到的軟件包括“我查查”、“1步掃描器”、“條碼掃描”和“Quick Scan”等。對于實驗中所用的2012年6月和9月火車票,掃描結果沒顯示身份證號碼。但對于2011年的舊車票,有一款軟件掃描后能準確列出火車票號、發車時間、持票人身份證號。
雖然火車票的二維碼信息已經加密,但是鐵路部門仍然提醒旅客不要隨意丟棄自己的火車票,因為車票上印有姓名和不完整身份證號碼等顯性信息,這些內容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丟棄時,可將車票撕毀或是將有個人信息的部分涂黑。
據前述《國際金融報》報道,雖然安全問題并未徹底根除,但一旦消費者遭遇侵權,還是有法可依。中國《刑法修正案(七)》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納入刑法保護范疇。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包括“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當消費者個人信息通過二維碼受到非法侵害時,首先可以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其次,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形式,追究其侵害個人隱私權的民事責任。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8/28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