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部門三令五申,網吧不得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發現未成年人網吧直接取締。然而眾多網吧為賺黑心錢,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為中學生開出上網“綠色通道”。昨天,記者對山東即墨10多家網吧進行暗訪發現,還是有不少“娃娃臉”出現在網吧內。即墨多個派出所出動警力現場查獲3家“問題網吧”并進行調查核實。即墨文化局針對記者的暗訪情況,對存在問題、疑似接待未成年人的網吧立案調查。
反映
孩子長假溜進網吧
“作為家長,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濟于事,抽支煙的工夫孩子就溜進了網吧。”前天上午,即墨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假期里,因為孩子上網,家里經常發生“父子戰爭”。李先生說,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平時就喜歡上網玩游戲,為了控制孩子上網,家里的網線已經斷了很久,但仍然阻止不了網絡對孩子的誘惑。十一放假第一天,孩子稱要和同學出去玩,一直到下午還沒回來,李先生找了10多家網吧,才在一個僻靜的網吧將孩子揪了出來。
“那些網吧沒有身份證的未成年人也敢接納,真讓人發愁。”家住即墨安居小區的居民呂女士反映說,她的孩子上初三,平時在家很老實,偶爾也上網玩游戲。十一放假這幾天,天天和同學出去玩,后來才知道孩子是去網吧玩游戲了。而讓呂女士納悶的是,孩子今年才16歲,沒有身份證,也不知道是怎么進的網吧。前昨兩天,有多名即墨的市民反映說,他們的孩子不用說放長假,就是在雙休日里,也想著法外出上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憂。
暗訪
多家網吧有“娃娃臉”
“有上網卡或身份證嗎,沒有不能上網。”昨天上午,根據多名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在即墨市共和路一個沒有門頭的網吧,以一名上網者的身份進入后,服務臺一名男青年見記者眼生,讓記者出示相關證件。記者用上網卡登記后,進入內間看到,4名 “娃娃臉”坐在電腦前正“廝殺”得起勁。記者注意到,這幾名一臉稚氣的上網者都在玩一種叫“穿越火線”的暴力游戲。
隨后記者又來到黃河三路方圓成網吧看到,兩個大廳內足有上百臺電腦,在靠近大門口的外大廳都是一些成年人,而當記者走進內大廳后發現,一個角落里的10多臺機器前,坐著六七名孩子正在網上 “戰斗”。其中兩人看上去明顯是未成年人,正在玩游戲。記者用手機拍下了一張相片后離開了網吧。緊接著,記者分別在即墨煙青路、北安街道和靈山鎮三只耳朵網吧里,也同樣看到了稚嫩的“娃娃臉”正在上網。在短短兩個小時內,記者轉了10多家網吧,有一半網吧都有接待未成年人上網的嫌疑。
行動
民警出擊查到學生娃
“這些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一般都把孩子安排在不容易看到的角落里,如果發現有人來查,及時通知解散。”昨天上午,記者聯系即墨公安局,將暗訪的情況通知了所屬轄區的派出所。很快,即墨通濟派出所派出民警與記者會合,立即對暗訪過的兩家網吧進行突擊檢查。在一家沒有門頭的網吧里,民警查看3名上網者身份時,對方都稱沒有,其中一人竟然拿出一個身份證來糊弄民警。民警一看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是1967年,再仔細一看,根本不是上網者本人的。面對民警的詢問,這名上網者只好說身份證是自己叔叔的,自己并沒有身份證。為了進一步核實上網者的身份和年齡,民警對網吧進行深入調查。
“你是哪個派出所的,我們這里沒有問題。”昨天上午,記者隨民警進入黃河三路方圓成網吧后,吧臺一名男青年對民警說,隨后這名男青年便拿起電話聯系網吧老板。民警在內廳看到五六名孩子正在上網。經查,這幾個上網者均提供不出身份證,這家網吧也被民警列為調查對象。
調查
稽查部門將立案調查
“在鄉鎮學校比較集中的地方,天天都有學生在網吧里玩。”即墨一名市民向記者報料說,放假這幾天,在即墨一些鄉鎮的學校附近,大量的學生都涌進了網吧,網吧老板都會給這些學生開“綠色通道”,不用登記就能在網吧里隨便玩。
昨天下午,記者和當地派出所民警一起突然沖進了靈山鎮一個叫“三只耳朵”的網吧內,一樓全是成年人,二樓則有兩名孩子正在網上玩游戲。一看民警出現,兩個孩子有些害怕。經民警詢問,兩名上網者均16歲,都是靈山中學的學生。因為和網吧老板是同一個村的,所以來到網吧不用登記就可直接上網。民警當場對這家網吧展開調查。
“我們將對這些網吧進行全面調查,如果核實有接待未成年人的網吧,將堅決取締。”昨天下午,即墨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針對記者暗訪的情況立即全面調查,對發現問題的網吧進行立案調查,將盡快作出處理向媒體通報。
據了解,十一假期即墨文化稽查人員每天都派出暗訪組對網吧進行檢查,從檢查情況來看,大多數網吧經營比較規范,但仍有少數網吧對上網者證件不認真核查,甚至為其提供他人身份證。10月1日至7日,即墨共檢查網吧140余家次,其中查處涉嫌未按規定核對登記上網消費者有效身份證件的網吧18家,個別網吧還涉嫌接納未成年人,目前已吊銷3家接待未成年人網吧的營業許可證。
幕后
用別人的身份證給學生辦“通卡”
“一般我們都玩這些比較刺激的,尤其是游戲升級版,玩起來比較過癮。”昨天下午,記者在一家網吧暗訪時發現,一名只有16歲的中學生玩 “穿越火線”游戲時十分興奮,玩到高興處還和旁邊的同學一起“嗨”上幾嗓子。記者調查中發現,當下孩子在網吧玩的游戲中,比較流行的有“夢三國”、“穿越火線”和“英雄聯盟升級版”等游戲。這些游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游戲的服裝和內容看比較暴力和色情。
“每天都想玩,感覺很好玩又刺激。”即墨靈山中學16歲的中學生小洋(化名)告訴記者,他玩這種游戲已經兩年了,從初一就開始玩,平時家人和學校管得很嚴,沒時間玩,最近放長假每天都會來網吧過把癮。在即墨從事20多年教育工作的李老師告訴記者,中學生正是心理成熟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影響身心健康。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有不少懷疑是未成年人、沒有身份證的上網者,都能自由進出網吧。一名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沒有身份證而經常進網吧上網的,尤其是未成年人,手里都持有一張網吧辦理的“通卡”。
讓記者不解的是,正規的網吧都是在相關執法部門嚴格監管下運行的,沒有身份證是無法開機進入程序的,那么這些未成年人是怎么進入網吧上網玩游戲的呢?記者調查發現,所有的秘密都在這張小小的“通卡”里。
在即墨開了10多年網吧的一老板告訴記者,通常網吧都會為經常來上網的未成年人或沒有身份證的上網者辦理此卡,辦卡時,網吧會拿別人的身份證號注冊一下,為每一張“通卡”編號,發給網吧的常客。這樣,那些沒有身份證的或未成年人拿著卡就能上網。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每一個提供不出身份證的上網者手里,都有這樣一張“通卡”。而“通卡”一般是由網吧自己用一張小卡片自制而成。
鏈接
被取締網吧重操舊業難
記者從即墨文化局了解到,今年,青島市對接納未成年人網吧的管理更加嚴格,從原先接納3名未成年人上網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改為了 “發現未成年人立馬吊銷資質”。此外,對利用營業場所查閱、下載、復制、制作、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宣揚邪教、迷信、淫穢、賭博、暴力、教唆犯罪等違法信息的網吧,依法吊銷其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推薦閱讀
國際紅十字委員會希望游戲開發商考慮在游戲內引入暴力沖突的“虛擬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暗訪黑網吧:娃娃軍電腦前"廝殺"熱衷暴力游戲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9/28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