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煮機網的投遞
昨天煮機剛剛報道了柔性屏幕已臨近商用的消息——《柔性屏幕爆發前夜:GFlex和Galaxy Round相繼泄露》。今天,Galaxy Round的真機圖片和上手演示視頻已經出現在互聯網上。
昨天煮機剛剛報道了柔性屏幕已臨近商用的消息——《柔性屏幕爆發前夜:GFlex和Galaxy Round相繼泄露》。今天,Galaxy Round的真機圖片和上手演示視頻已經出現在互聯網上。
5.7英寸,0.12mm的厚度,重5.2g,可以彎折成半徑400mm的圓弧曲度,材質為“塑料”。這是Galaxy Round帶來的業界第一塊商用柔性屏幕的規格,據說,它是目前技術最先進和成熟的產品了,而且,Galaxy Round也不遑多讓:
Galaxy Round擁有尺寸與Galaxy Note 3相仿的5.7英寸1080p屏幕,特別之處在于擁有三星OLED電視機般的弧形屏。Galaxy Round厚7.9mm,重154克,配有2800 mAh電池;后置攝像頭達1300萬像素,采用Android 4.3系統、3GB RAM和2.3GHz四核處理器,明日開售。
這款設備,不看它的外觀,不強調它配備了業界首款柔性屏幕,也足夠吸引人。各方面硬件素質與最新的驍龍800版本Galaxy S4保持一致,RAM與Note 3一樣運用了目前業界最新的3GB LPDDR 3閃存。旗艦中旗艦的硬件水準,看來三星對柔性屏幕十分重視,勢必要讓它盡快進入主流市場。
三星在硬件上不斷創新,柔性屏幕是最新的例子,這種研發積累帶來的硬件優勢,必須要通過“首先運用”和“大力推廣”來占領市場制高點。“三星速度”體現在硬件技術創新、大規模生產、產品上市上確實驚人。但是,筆者還有一些疑問和想法在縈繞:
為什么Galaxy Round設計成這個樣子
柔性屏幕,就一定要用弧形/曲度來表現出自己是“柔”的?
我想,這種屏幕之所以會有持續的研發跟進,一定是人們看到了它不一樣的地方:相比普通屏幕,它能彎折成一定的曲度甚至可以折疊;更耐用,對環境和硬件造型適配的要求更小;技術成熟大規模生產后的成本更低;超薄、重量輕能進一步促進移動設備的“革命性”進化。看到了巨大的潛力,持續研發直至誕生成熟產品,但在最后一步,如何運用它之時,卻沒了美妙的想法。
想表現屏幕是“柔”的,所以就做出一個弧形屏幕的手機,但是這樣搞出來的產品,優勢何在?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拿著Galaxy Round的人,在生活中肯定會碰上這樣的場景。“Oh,快看,它的手機折彎了還能用”,“這是全球首款弧形屏幕手機,牛逼吧”,讓偶遇路人驚嘆,莫非就是三星想要的?不知道三星有沒考慮過,Galaxy系列一直被吐槽的“衛生巾”造型,現在,變的更像了。三星目前擁有的,相對其他廠商更先進和成熟的“柔性屏幕”就這樣被糟蹋,順便還糟蹋了超高端的硬件和給Galaxy旗艦的工業設計抹黑。
Galaxy Round被設計成這個樣子,來自官方的說法是,用戶在通話時手機能更好的貼合面部,符合人體工程學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Stupid!
拋棄之前本末倒置的產品理念,我們來設想一下,柔性屏幕更適合用在什么設備上,或者,用在智能手機上的柔性屏幕,如何才能發揮出它的優勢。智能手機如此“雷同”的今天,柔性屏幕的出現,為更大膽的嘗試提供了很好的屏幕適配。三星就不能試著開發一款有著真正“創新”外觀,恰到好處地運用柔性屏幕的設備?耐用、超薄、重量輕這些特點,也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好東西在手,不知道如何發揮它的優勢,有技術積累,卻缺乏對產品本身的遠見。三星只想著做三星,所以,也就只能是三星。
單單從圖片和視頻中,除了Galaxy Round的外形,我們看不出個所以然。柔性屏幕的一些特性,比如耐用、超薄、重量輕、生產成本比剛性屏幕低等,無法體會和證明,更關鍵的一些要素,比如耗電、真實顯示效果如何,也所知甚少。
這里,筆者重點有四個疑問。
柔性屏幕耐用到什么程度?可彎折成一定的曲度,很不錯,柔性屏幕的材質據說是“塑料”,是不是代表柔性屏幕不會發生“碎屏”
柔性屏幕不但能彎曲和折疊,還很薄很輕,這太像紙張了。紙是古代最偉大的發明,柔性屏幕的薄、輕、彎折能達到紙的多少程度呢,十分之一,五分之一?量變引發質變,柔性屏幕的出現和進化,會有“革命性”的意義嗎?
屏幕耗電。移動設備的續航問題日益突出,屏幕本來就是手機耗電的一大塊,市場上對大屏設備的需求更讓屏幕對手機續航影響加重。首先商用的三星的Galaxy Round和LG已開始量產的OLED柔性屏幕都是大屏,一個5.7英寸、一個6英寸,接近甚至是達到了“手機平板”的水平。這是否表示,柔性屏幕比普通屏幕更省電呢?
柔性屏幕擁有我們目前看到的剛性屏幕所不具備的一些優勢,但最重要的顯示效果比拼上,柔性屏幕表現如何呢?可以預見,柔性屏幕對比目前的一些高端屏幕,顯示效果肯定有折扣(不然它早就大規模運用了),這種“差距”有多大,消費者能否接受?
創新要接地氣,真正的好東西經得起檢驗。帶著期待、疑問、吐槽、質疑眼光,柔性屏幕的誕生和發展,讓煮編興奮!
推薦閱讀
2013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為:Martin Karplus, Michael Levitt和Arieh>>>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alaxy Round問世 關于柔性屏幕的進一步追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9/28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