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地利和德國科學家日前報告說,他們發現在零下157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水也能夠呈現液態。這一發現或將為科學家探索宇宙有機分子甚至生命的形成打開新思路。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科學家一個團隊認為,這種現象在宇宙中可能廣泛存在。通常大家都認為水在常溫下處于液態,正常壓力下,水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在零攝氏度結冰時密度降低,這也是冰能浮在水面的原因。然而,冰與冰又有不同,目前已發現16種不同的結晶冰和3種非晶體冰。在地球環境下水結冰時,分子排列成六邊形形成結晶冰。但在某些極端條件如超低溫下,水會出現非結晶現象,也就是說雖然為固態卻沒有晶體結構。
奧地利和德國團隊幾年前發現一種密度非常高的非結晶冰。他們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經過特殊處理,這種高密度非結晶冰在零下157度的情況下,在正常壓力或真空條件可由固態轉為一種高密度的液體,比蜂蜜還粘稠。研究人員解釋說,由于構成生命的主要物質是液態水,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拓寬科學家在宇宙中尋找有機物的思路。科學家團隊說,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對于低溫高密度液態水的研究將來還有大量工作去進一步研究。
推薦閱讀
近日被曝員工集體斗毆的富士康煙臺園區又卷入使用“學生工”風波,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09/28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