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安珀網的投遞
從inWatch>
包裝的質感實在是太棒了。宛若皮革一般的材質,燙印著inWatch的logo,的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啊!
包裝正面的封條和兩側的ONE的logo
打開盒蓋,里面安靜且整齊的躺著手表和藍牙耳機(話說就兩個玩意兒怎么就不整齊了呢?)包裝的內襯對比外包裝稍顯粗糙,空位不是非常精準的對應著手表和耳機的形狀,在取出的時候非常的難受。而且藍牙耳機在打開的時候是散落在外面的。再ps.打開的時候發現里面有一層灰……不過里面附上了inWatch團隊的有愛“情書”讓我覺得這等候的時間突然也就美好了。
盒內的所有東西:電源適配器、micro-USB以及USB延長線,Sim卡槽針等
one有著手機的通話功能,所以在手表的左側下方有一個micro-sim卡槽。在右側則是電源鍵、Reset小孔以及mic。
手表正面的攝像頭蝸居在里面,從前面看真覺得好難看的……
作為一款初創團隊的第一款產品,對于做工本就沒有多大的期待,畢竟缺少經驗的品控很難說很好。但是看到了表帶之后頓時非常的惆悵:這個表帶孔打得也太銷魂了點吧……且不論有沒有在一條線上,就是這個孔的大小形狀也充滿了各種風格和色彩(希望之后的ONE S可以好點……),而表帶末端的USB插口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背面坑坑洼洼的實在是感覺很山寨的做工,筒子們要注意啊!
第一次開機
inWatch的開機界面還是挺不錯的,第一次開機的時間稍微久了點,接了杯水回來還沒過這個畫面。開機完成之后,屏幕直接變成了模擬表盤的待機界面。對于這個表盤,個人覺得作為手表的第一作用,突出表盤無可厚非,但是這個表盤實在是信息量少了點,怎么也放個日期吧……另外,表盤是否可以換成其他的款式或者其他自定義的方式?由于在官方軟件中心中沒有發現相關app,也沒有辦法進行個性化的設置。希望這點有所突破啊!千篇一律的待機時鐘怎么也不是大家使用智能手表所希望的吧?
手表的主頁
是inWatch插件以及通知和應用兩個圖標:
通知里面將原生Android里面的下拉菜單中的應用提醒等內容放了進來。包括短信、未接來電、天氣情況、郵件、微博通知等情況。但原本的下拉菜單并未取消,功能精簡為快捷開關:屏幕亮度、自動轉屏、飛行模式、Wifi和藍牙開關以及情景模式選擇等等。使得操作中減少了上下拉動選擇瀏覽的動作從而也減少了誤操作。
在桌面上除了以上三個,還有就是新浪微博。原本以為這個是專門為inWatch>
在內置的應用中,inWatch>
使用體驗
相機
相機的界面很簡潔:左下角是歷史照片,右下角是快門,右上角是視頻、照片切換。而且習慣性手表戴在左手,右手進行操作時還是非常順手的。
而成像質量上,200w像素的攝像頭也就能夠滿足日常的記錄之用。不錯由于攝像頭深埋于內,在成像時四周的暗角非常明顯,有類似Lomo的效果。
計步器
作為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之一,計步器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智能手表的原因。在實際體驗中,對比專業的機械計步器,One的表現并不滿意:在同時進行的慢跑、慢走、快走、沖刺等約45分鐘的運動后,One計步1990步,機械計步器記錄2787步,總共距離約2.8km(400米標準跑道7圈)。
然后在可視測試中,one的計步反應不準確,每走10步的記錄結果都有出入,這方面需要加強。
無線連接(藍牙/Wifi)
我手中的這塊inWatch ONE有一個非常困擾的問題——Wifi接受差。離開無線路由器超過5米信號就開始減弱,甚至搜索出現問題。而藍牙則是會出現經常掉線的情況,有時候在數據傳輸中都會出現丟失。
通話功能
作為ONE的一大賣點,有著2G的通話能力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功能。在實際使用中,通過藍牙耳機進行通話,很容易發現收訊不佳,雜音較重等情況。或許真的要實現手表手機化還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待機測試
在入手一周的時間里面,入手第一天在完全充滿電(大約1個半小時)后進行了通話15分鐘、微博瀏覽30分鐘,然后進行計步測試,同時在2G數據連接的情況下發布了微博和照片。最后使用時間為18個小時。
然后從第二天開始則是開始無SIM卡佩帶手表的情況,從早上7點半開始從充電器拔下后,看時間、計步以及拍照,然后到晚上11點半自動定時關機,早上7點半再自動定時開機,使用了兩天半后出現電量少于15%,之后就只能看時間一直維持到第三天晚上10點才電池耗盡關機。待機測試下來還是比較不錯的。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約在2800萬年前,埃及上空出現了一次彗星爆炸事件>>>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2/29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