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中學一位學生家長向學校捐贈了40部非智能手機,倡議學生戒掉智能機改用非智能機。一時間,引起不少讀者和網友關注,贊成和反對的聲音都多。昨天,重慶晚報記者來到鐵路中學,對可能成為這些非智能機主人的學生進行調查。
家長捐贈的非智能手機
重慶晚報記者 張莉萍 湯寒鋒 周小平
選擇初二班級試點
鐵路中學教務處主任劉剛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初二(6)班將作為使用非智能手機的試點班。對于不少網友猜測捐贈非智能手機家長的孩子就在這個班,劉剛回應:“這位同學并不在初二(6)班,選擇初二(6)班是有原因的。高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高一些,依賴性比較重。初中生可塑性更強一些,改掉習慣的可能性更大,初二又是學生養成習慣最關鍵的一年,因此選擇初二班級作為試點班。選擇6班是隨機的。”
初二(6)班班主任楊春告訴記者,同學們都表示理解,絕大部分同學都有領取非智能手機的意愿。
一半同學用智能手機
楊春表示,班上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同學,曾經在上課時聊微信、刷微博被發現。楊春說,“絕大部分同學不會在行課期間使用手機。”
據記者統計,該班一共46名同學,其中24名使用蘋果、三星、htc等品牌的智能手機,有19名同學使用諾基亞、三星等品牌的非智能手機,另有3名同學平時不帶手機來學校。
使用智能手機的同學中,有20名同學表示,愿意用一下非智能手機。“但是回到家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智能手機,感覺現在離開智能手機有點不習慣了。有些同學和朋友,都要通過微信、微博聯系,一直不用就會失去聯系。”使用OPPO智能手機的牟雙燕說。
智能手機當電腦用
牟雙燕坦言,她每天使用智能手機兩小時左右,都是在家使用,相當于電腦的替代品,上網搜索一些學習相關的內容,并下載一些英語學習軟件。“智能手機可以當半個電腦用,小巧又方便,沒有必要完全不用吧。”牟雙燕說。
使用天語T789智能手機的同學史云霄表示,她的智能手機用得更多的還是通話和短信功能,微信、微博很少用,更不用說其他新鮮軟件了。“所以對我來說,用不用智能手機無所謂,如果能免費領一個非智能手機,我當然愿意啊。”
另一位使用三星智能手機的同學告訴記者,自己對智能手機依賴比較重,“尤其是回家之后,總是手機不離手,自己也想過要戒,這次倒是想領一部非智能手機試試。”
故事
學生與智能手機
餓著肚子
按揭蘋果手機
為了擁有一部蘋果智能手機,一些中學生不惜餓肚皮用伙食費去按揭。上月,鐵路中學高三某班學生張霖(化名)的家長陳女士,就發現兒子和班上幾個同學干了這樣的傻事。
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無意發現兒子書包里有一部嶄新的蘋果4S手機。在她再三追問下,張霖道出實情:在電腦城按揭買的,已經用了1個多月。
陳女士追問兒子才得知,他平時看到班上有同學用蘋果手機,非常羨慕。有個同學在網上找到一家賣手機的店鋪,說可以按揭,班上5名男生約起前往那家店鋪每人按揭了1部,首付800元,每個月還款285元,要還15個月。
得知兒子用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付了首付,每個月再拿生活費去付按揭,陳女士更是火冒三丈,拉起兒子就要去退貨。
在電腦城找到賣手機的商家,陳女士質問為何要賣這么貴重的商品給孩子。吵了半天架,商家仍以張霖已經滿18歲為由堅決不退款。陳女士只得一次性付款將手機買下來。
用智能手機
看黃色圖片
“千萬不能讓孩子用智能手機,網上的內容太復雜了,你根本控制不了。”家住沙坪壩區小龍坎嘉福苑小區的張女士,說起中學生用智能手機就搖頭。
張女士說,她的兒子在沙區某重點中學上初三,周末回家常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我們認為他上初三了,功課緊,作業多,況且家里的電腦已經拔了線,他在屋里也干不了什么。”張女士說。
“后來才發現這里面有問題。”張女士說,有一天晚上9點多,她突然想去看看兒子在做什么,一推門,門沒鎖,卻看到兒子沒坐在寫字臺上做作業,而是躺在床上玩手機。
兒子嚇得把手機往枕頭下藏。張女士一把搶過來。手機屏幕還亮著,上面的圖片把她嚇了一大跳:全都是不堪入目的黃色照片。
張女士狠狠地把兒子訓斥了一番,將他的手機沒收后,她又在上面發現大量網上下載的黃色小說。
“十五六歲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們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得很,手機方便了他們去獵奇,嚴重影響學習,堅決不能讓他們用。”張女士再三說,一定要反對中學生用智能手機。
利用智能手機
應付考試
渝中區的許先生說,家里對女兒管教很嚴,給她用的是一部退役已久的諾基亞手機。國慶節期間,上初二的女兒纏著爸爸,非要買一部大屏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不可。
許先生感到很奇怪,因為女兒并不是愛慕虛榮的人,平時也不愛玩手機游戲。
許先生坐下來跟女兒談心:“你給爸爸一個用智能手機的理由,能說服爸爸,我們就去買。”
“別的同學有智能手機,碰到什么題不會,可以拿手機在網上找。”女兒回答,“現在都是互聯網時代了,一部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完全就是一部百科辭典,什么不懂的可以在上面查。智能手機還是應付考試的利器,碰到什么難題,上趟廁所去打開手機,一切都能解決。上次期末考試,有個同學拿作文題目直接在網上百度了一篇范文,默寫在試卷上,還得了高分。”
女兒的這番話讓許先生驚呆了。
手機成了生活方式
所有圈子都在上面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的張天霖,8年前開始使用手機,到了高二,張天霖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機。
張天霖告訴記者,上大學以前的手機,沒有上網或者游戲功能。2009年購買了蘋果手機,一直用到現在,購物、訂票、聊天已經不用電腦,全部用手機搞定。“現在有了依賴癥,每隔10分鐘就要翻看手機。”
用智能手機也有煩惱。今年3月,張天霖原本打算訂云南到重慶的機票,不過,手機字幕小,下手快了,一不小心按錯,“買到了大理至昆明的票了,還是兩張,白白浪費了1400元,退也不能退。”
“手機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想不看都難了,感覺生活的所有圈子都在上面。”張天霖稱,如果手機離身一天,真不知道咋辦。
推薦閱讀
[圖]Asha 210上手簡評:精致全鍵盤,小號Lumia精靈
感謝煮機網的投遞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人依然想入手諾基亞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圖]家長捐40部非智能手機 想換掉學生手里智能手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2/29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