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Pittsburgh)的迪斯尼研究中心(Disney Research)可能很多人對它不是很了解,但是稍微關注一下它的動態就會發現,關于這個機構所研究的一些前沿技術新聞偶爾會出現在國內外各類科技博客和媒體上。我第一次發現這個機構是在今年年初cnBeta上面轉載的一篇科技新聞,報道說在德克薩斯舉辦的SXSW大會上,來自迪斯尼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主題演講。演講介紹了一種通過電流改變物體表面觸感的技術。
這條信息讓我很好奇,也是第一次知道它來自迪斯尼研究中心,然而讓我更好奇的是這種技術為什么會在SXSW(譯為:“西南偏南”德克薩斯舉辦的全球最大的音樂聚會)這種和科技不搭邊兒的音樂盛典上進行演示?(難道說美國的科技愛好者都是音樂控?)所以我就開始對它產生了興趣。但是我在各大搜索引擎、維基百科上搜索不到任何有關這個機構的介紹和資料。這讓我這種探索控非常頭大,我決心研究一下。
經過各種嘗試,我找到了迪斯尼研究中心的官方網站(www.disneyresearch.com),了解到這個研究中心是08年成立的,是一個非正式的全球性的網絡研究團體.....我費了牛勁讀完整站的信息以后,我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個機構所關注的領域與研究方向和Google X有著同樣的味道。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這個研究中心主要以技術研發為主,不像Google X靈感范圍那么寬,但他們所研究的這些技術我個人覺得實在是難以和“迪斯尼”這三個字聯系起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們是否也有同感?
“3D觸覺渲染”——
上面文章中提到過這個技術,其實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只是不是很成熟,迪斯尼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奧利維爾·巴烏,把它進行了升級 ——他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系統,通過使用一種特殊的可穿戴設備,能夠模擬產生接觸不同界面的感覺。這一系統利用電流,將感覺刺激直接發送到使用者的皮下神經。
這種技術利用在物體表面涂上某種特殊顏料,然后在機體上附著一個“發電機”。當你的手指移動過物體表面的時候,該系統就可以改變這個物體表面的觸感,甚至可以創造隆起、蝕刻紋理等奇妙的感覺。這是與實際物體進行真正通用交互的第一步。
在迪斯尼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眼里是這么描述它的:“觸摸交互如今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標準交互方式,而我們的這套算法能夠將視覺內容轉變為可信的觸覺感受,該技術未來在豐富用戶體驗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價值”
此外,他們還在日本成立了一個新的研究項目,即利用電流來控制手掌肌肉從而形成一種“隱形物體”的技術。這種技術能夠讓你拿起一個無形的棋子、握住一個無形的杯子,對于上面已經報道過的技術而言,這個新型的“物體隱形”技術,他們不透露半點兒信息。
光看這兩種研究方向就夠科幻的了,各位覺得呢?然而當我打開他們官方網站“Research Areas”(研究領域)這一欄后,才發現他們研究的遠遠不止這一個方向。
他們關注的領域相當廣泛并且科幻,這里面包括:Computer Graphics(計算機圖形)、Video Processing(視頻處理)、Computer Vision(計算機視覺)、Robotics(機器人)、Wireless and Mobile Computing(無線和移動計算)、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機交互)、Behavioral Sciences(行為科學)、Materials Research(材料研究)
看看上面的領域,是不是和Google X有同樣神秘而又科幻的感覺呢?我發現美國人很喜歡探索這些邊緣領域的東西。那些巨型企業財力雄厚,都愿意花重金去設立這樣的研究部門。他們是想引領未來科技?還是面子工程?還是真的錢多?咱們不知道也不感冒,不過他們這么做的確給我們整個社會科技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我很喜歡他們在“關于我們”里面寫到的一句話:“沃爾特.迪斯尼的創新傳統,讓我們能夠努力在全球范圍內研發新的技術”。創新可以改變生活。
推薦閱讀
AT&T推Mobile Share計劃 新用戶僅針對數據收費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移動已經證實,針對其所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有點神秘的"迪斯尼研究中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2/29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