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歡迎收看《每周質量報告》。9月29日,我們欄目播出了《被預裝的風險》這樣一期節目,對智能手機中預裝了大量軟件的不合理現象進行了報道。節目播出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那么,現在智能手機預裝軟件的現象是否有所好轉,手機廠商的做法是否有所改變,預裝手機軟件的背后究竟還隱藏著哪些其他的問題呢?記者針對這些問題繼續展開另外深入調查,今天我們來關注調查的最新進展。
【正文】
手機預裝軟件用不著、關不了、卸不掉,廣大手機用戶因此備受困擾,預裝軟件除了占內存、耗流量,還對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日前《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就報道了消費者面對的這種尷尬,并曝光了這種現象背后存在的巨大利益鏈。
那么目前與手機軟件預裝密切相關的手機生產企業、刷機公司是否還在開展預裝業務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北京的一家三星電子維修網點,服務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三星手機里的預裝軟件仍然不能卸載。
【同期】三星電子維修服務人員
那個沒辦法,刪不掉的,卸不了,卸載不掉。
記者:前兩天電視臺報道完之后,三星沒啥(反應)嗎?
那個我不清楚沒聽說過。
記者:現在還是不能卸載,是吧?
對。
【正文】
這位服務人員同時提醒記者,如果個人更改手機權限進行卸載,手機仍然不能享受保修服務。隨后記者又聯系了國內幾家手機生產企業的客服,被告知目前他們產品中的大部分預裝軟件也不能自行卸載。而國內一家手機生產企業的移動互聯網業務人員透露,他們的手機預裝的業務訂單已經排到了2014年,已經沒有空間預裝新的軟件了。
【同期】手機廠家移動互聯網業務人員
現在其實都沒有空下來的位置,只能說找一找,因為我們有排他的一些協議,我們協議到明年5月份,也就是說到那時候才有可能去更換(新軟件)。
【正文】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國內幾家規模不小的刷機公司目前業務仍然很繁忙。記者聯系了上期節目報道過的深圳一家刷機公司。
【同期】一點通刷機公司業務人員
記者:現在做這個軟件預裝可以嗎?
現在,可以啊。
記者:刷一些國內品牌的手機可以嗎?
我們現在刷機只能針對那個三星(手機)的全系列,還有聯想(手機)的大部分型號。
【正文】
經過再次深入調查記者發現,手機軟件預裝業務目前仍很紅火,記者在北京幾家手機銷售場所發現了很多剛剛上市的新手機,其中就有備受用戶關注的三星NOTE3手機,那么這款新型手機有沒有預裝軟件呢?
【同期】手機銷售人員
記者:Note2里面那個軟件太多了,不知道note3怎么樣呢?
一樣。
記者:能卸載嗎?
能,root就能卸。
記者:root不就沒有保修了嗎?
【正文】
手機用戶如果更改手機權限進行ROOT刷機就不能享受保修服務,這也就意味著,三星這款最新產品里的預裝軟件仍然難以卸載。這位銷售人員透露,這款三星NOTE3里面的預裝軟件與三星NOTE2機型一樣,都在15、6款左右。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手機軟件預裝目前已經成為行業極為普遍的現象,絕大多數品牌的智能手機都在預裝領域大展拳腳,互不相讓。國內某互聯網機構曾經對蘋果、三星、聯想、HTC、LG、酷派、華為等10款相關型號的智能手機進行了預裝軟件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沒有預裝軟件的品牌只有3款,預裝但是用戶可卸載的有2款,而其余5款手機都屬于強制預裝,軟件無法卸載。
記者發現,在13386名消費者參與的一項網絡調查中,多達12839人表示不經常使用手機預裝軟件,經常使用的僅有154人。
【同期】手機軟件安全專家 唐威
用戶實際上是對手機是有完全的控制權限的,本身這個手機,用戶在拿到手機以后,你并沒有征求用戶的同意,這款軟件我要給你裝,你是否同意,沒有這個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用戶是不希望使用的或者不喜歡的產品的時候,你又不讓他去卸載,這個就是不太合理了。
【正文】
在《每周質量報告》欄目9月29日播出“被預裝的風險”節目之后,有消費者反映,他的一款HTC手機竟然預裝了48款軟件,造成很大困擾。而記者了解到,其實手機剛剛出廠時預裝的軟件并不多,那么在手機最終到消費者手里的過程中,預裝軟件是如何越變越多的呢?記者聯系到一位曾經從事手機預裝業務的業內人士,他透露了手機軟件越裝越多的奧秘。
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著名的手機品牌,手機預裝是不會選擇不出名、業務規模小的第三方軟件的,除了為戰略合作伙伴定制的手機安裝的相關應用軟件,他們一般會選擇預裝應用廣泛、知名度大的手機軟件,以方便受用戶的使用。
【同期】 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比如說一些比較有品牌的,比如說一些天氣的,大的天氣軟件提供商,或者說是一些瀏覽器的,大的瀏覽器,它會預裝在里面,而且是不能卸載。
【正文】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這些軟件一般都是在手機出廠時預裝完成,而且數量極少。而記者看到的部分三星手機,預裝軟件大多在10幾款,有的在20幾款左右,而像小說閱讀網、千尺游戲大廳這樣知名度并不是很大的軟件也出現在手機系統里。對此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手機出廠之后,還存在不止一個軟件預裝的環節。
【同期】 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三星下面有很多這樣的代理商,手機的比如說像(全國代理商),下面的二級三級代理商,這些代理商拿到機器之后,一般都會是過夜嘛,他不可能手機馬上會運走,或者賣掉,他拿到手機之后,他會往里面批量地刷入軟件。
記者:像這部分刷入軟件可以卸載嗎?
一般情況是可以卸載的。
記者:但是有不會被卸載的嗎?
也有。
記者:在這個代理商,高級代理商這個層面,(刷入軟件)數量是多少?
一般都會刷入比如說10款,或者是20款,他會有不同的軟件包。
【正文】
就這樣,手機生產企業、各級刷機商、代理商圍繞著手機預裝這塊蛋糕,逐級預裝,致使消費者拿到新手機之后,經常會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應用軟件不知所措。記者看到的這款三星手機預裝了20多款應用軟件,僅短信軟件就有3款,消費者經常因此重復閱讀同樣內容的一條短信,備受煩擾。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安卓手機系統應用軟件已接近30萬,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方興未艾,應用軟件的推廣不可避免地瞄準了這個廣闊的平臺,一條由軟件商、手機廠家、代理商、銷售商、刷機商組成的利益鏈逐漸形成,手機預裝也因而愈演愈烈。業內人士透露,手機廠家以及各級代理商、銷售商與軟件商之間的利益傳遞,除了有預裝軟件激活收費的模式之外,還存在一種利益分成的模式。也就是軟件商在獲利之后,一般要進行三七比例的分成,其中7成利潤要付給起到廣告作用的軟件預裝方。業內人士強調,使用這種計費模式的一般是電商類的公司,而他們也因此受益匪淺。
【同期】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很多電商公司,從移動端獲取到的收入大概能占到30%到40%,有很多這樣的公司,比如說它一年能做10個億(利潤)的話,可能有3、4個億(利潤)來自于移動端。
【正文】
這樣的利益空間使得軟件商更加樂于謀求手機預裝業務,而手機廠家以及各級代理商等手機預裝機構,也就自然的對預裝訂單來者不拒,而對不少山寨手機品牌來說,手機預裝甚至成了牟利的主要渠道。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的成本300元的山寨手機竟然會以200元的價格賠本銷售,原因就在于手機廠商或銷售商賺取的是手機預裝帶來的分成利潤。
正是手機預裝利益鏈的存在,催生出了手機軟件難卸載這樣的怪象,而這個利益鏈條保護了相關合作者的利益,束縛的卻是消費者的手機使用權利。業內人士透露,與耗電耗流量占內存,影響手機體驗相比,手機預裝更嚴重的影響和威脅,是暗扣吸費。
【同期】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吸費和暗扣算是 就是說它會在不同的渠道,比如說像山寨手機的渠道,或者是刷機的渠道等等 他會悄悄地裝入一些軟件,用戶根本看不到,也摸不著。它會偷偷地運行,運行完之后呢,它可能會發出一些吸費的短信到運營商,那么這個錢就從話費里面偷偷扣掉了。
【正文】
業內人士透露,這樣的軟件一般表現為工具類或打電話的軟件,比如指南針或免費打電話的軟件,屬于專門吸費的軟件;還有一種是被病毒控制的正規軟件,比如天氣類的軟件,被加入計費代碼后實施暗中扣取手機用戶費用。
【同期】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比如)總共扣了10塊對吧,移動(等運營商)拿走3塊,剩下7塊,7塊然后再三七(分成)。
記者:這個三七(比例)由誰和誰來分呢?
7塊再三七(分成),三七(分成)的話,那4塊9就給刷機商了,然后2塊1就是給開發商了。
【正文】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手機預裝軟件的“暗扣吸費”規模巨大,影響也十分惡劣。因為這些軟件一般是暗中運行,對單個對象的吸費數額也比較小,僅僅是暗中扣取3到5塊錢,手機用戶很難發現。而以正常服務軟件面目出現的惡意扣費軟件,甚至會屏蔽掉通信運營商的收費提示短信,因而手機用戶更是難以察覺。
【同期】手機預裝業內人士
程序在后臺運行之后,你根本看不見,你也不知道你錢被扣掉,而且很多人沒有習慣每個月去打(印)電話費這個單子,所以說往往可能扣了幾年了,他都不知道每個月都在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
【正文】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手機預裝軟件的“暗扣吸費”數額驚人,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遭遇的重大安全隱患,也是埋伏在廣大手機用戶面前的一個巨大陷阱。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手機預裝軟件除了存在“暗扣吸費”的巨大危害,還對手機用戶隱私安全帶來潛在威脅。有不少手機預裝軟件更新時,記者注意到絕大多數軟件要求手機用戶同意獲得位置信息、以及短信、通話、照相等權限。這款詞典軟件要求有權訪問用戶手機的照片和視頻、讀取手機狀態和身份,以及完全的互聯網訪問權限。
很多手機用戶表示,像這樣的有些霸道色彩的軟件經常遇到,如果不同意提供這些權限,軟件就不能使用。手機用戶認為這種捆綁式的要求已經對個人隱私構成了威脅。
【演播室】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買的新手機被預裝軟件的現象是不合理的,而且很多用戶都認為這些被預裝的軟件多數都是用不著的。然而手機廠商和代理商卻不顧用戶的感受,在利益的驅使下依然在手機中預裝大量的軟件。那么,這種消費者認為不合理的行為難道就沒有人管嗎?
【正文】
今年4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機生產商不得預裝五大類惡意軟件,其中包括未向用戶明示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個人信息的軟件;未向用戶明示未經用戶同意,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軟件;影響移動智能終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網絡安全運行的軟件,據了解,這個禁令將于2013年11月開始正式實施,以監控手機預裝行為。
然而記者注意到,針對那些嚴重影響手機體驗,甚至帶來手機使用障礙的手機預裝行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也缺乏監管措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的專家認為,應當盡快還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力。
【同期】北京消費者協會投訴法律事務部主任 郎丹柯
實際上是已經侵害到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也就是說事先并沒有告知消費者這種(軟件)產品的功能特性 以及這種(軟件)產品有可能會花費你的話費或花費你的流量 應當給消費者一種選擇權,就是我可使用或不可使用,而且這必須是一種明確的操作,就是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操作,可以對于我不需要的功能以一種明確的方式把它禁止掉。
【正文】
專家認為,相關政府部門在加大監管力度,打擊暗扣吸費、竊取隱私等手機預裝行為的同時,也應促進手機預裝的各個環節進行自律,并推動手機預裝相關標準的建立,在基本應用體驗和權利保障方面,共同服務好廣大消費者。
【同期】北京消費者協會投訴法律事務部主任 郎丹柯
涉及到我們的現在的運營商、我們的手機生產廠家,以及第三方的這種軟件的設計方,應當說呢我們希望一方面就是我們的行業應該通過行業組織行業自律的方式,盡快出臺關于這種軟件設計(預裝)方面的行業標準、行業規定,那么通過行業自律來規范這些運營各方的權利義務。
【演播室】
專家認為,在手機軟件預裝的問題上手機生產經營企業應該自律,應該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和使用感受,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不少手機經營企業顯然還沒有做到這樣的自律。大量被預裝的軟件依然會出現在用戶的手機中,依然可能消耗流量浪費資費,依然可能帶來惡意吸費、泄露隱私等安全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機行業的監管部門應該針對這一問題,出臺更為嚴格更加有效的監管措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好,感謝收看《每周質量報告》,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推薦閱讀
北京房產市場火爆,很多人習慣于在網上檢索二手房交易網站。記者發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央視:手機預裝軟件現象被曝光后仍未改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3/29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