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似發現了一座金礦,聞風者蜂擁而至,以P2P為代表的金融互聯網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加入。
“今年以來,P2P網貸平臺以每天超過兩家的速度裂變,如今P2P網貸公司已經從三年前的寥寥幾家猛增至如今的500多家,而年底有望攀升到800—1000家。這些新加入者有做銀行的、地產的、創投的、小貸公司的、擔保公司的等等,他們瘋狂涌入此新興行業,據統計,今年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規模將達至2000億左右。
在P2P業務的個人資金方客戶之中,百萬級以上的富裕人士日漸增多,年化收益率高達30%、40%的誘惑,使得客戶將資金從銀行或其他投資市場不斷移過來,一場銀行的另類革命悄然開啟,而監管層對此金融創新坐看云起,目前態度未明。
裂變的速度
“我們目前正在籌備一家P2P公司,這一塊業務未來空間會很大。”深圳一家創投公司的董事長告訴記者。此前這家公司主要從事擬上市公司投資,而P2P曾因政策等高風險被PE、VC類投資公司列入“黑名單”,如今他們有的在自籌P2P公司,有的開始洽談入股較好的P2P公司。
貸款倒計時(www.08765.net)負責人分析一些小貸公司從線下走到線上,轉型做P2P,此外有一些擔保公司也轉型做這個行業。某大型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告訴記者,銀行也有一些做零售的管理人員加入P2P隊伍,他們做得熱火朝天。
沒有哪個行業會如此開放和炙手可熱,他們每周會有好幾次座談會,有行業之間的,也有投資者專場會,地點有時在別墅內,有時在普通小區里,有時又在P2P公司現代開放的會議室里,“他們談話開放自由,討論非常火熱。交往也很開放,名片已是老土,不管老總還是員工,都互相加微信、微博。”一位參加過多次P2P會議的證券公司管理人士表示。P2P行業中有很多從金融企業轉型而來,所以座談會上經常會出現從銀行、證券、交易所邀請來的人員。
據統計,目前全國P2P公司約500家,“今年年底全國大概能達到800至1000家平臺。”朱明春對本報記者如此預計。2010年,全國P2P才10家公司,如拍拍貸、紅嶺創投、融資城等等;2011年,全國P2P平臺已發展至50家;2012年達至200家。如果今年達至1000家,那么機構數2011年、2012年、2013年增速同比分別高達5倍、4倍、5倍。今年又是最為火熱的一年,平均每天就有超過兩家上線,而近來又有更多的新公司成立。
這些曾經在地產、金融等主流行業打滾的“弄潮兒”,看中的是P2P行業飛速發展。從現在的交易量來看,2013年全年P2P的業務規模有望達到1800億,而2012、2011、2010年P2P業務分別為200個億、30個億、6個億。更早之前的2009年此行業才剛剛起步,業務成交量寥寥。短短三年之間,已經從起初的數千萬、數億元的業務規模,暴增至今年預計的1800億。此外再計入一些大機構平臺,如平安的陸金所,阿里巴巴的余額寶等等,整個線上的互聯網金融今年將達至2000億以上。“未來空間還很大,暫時還看不到天花板。”朱明春認為,這正是吸引無數人加入的原因。
海水與火焰
P2P業務被稱為屌絲族的理財,即使數百元也可以參與,但是越來越多的富裕人群參與進來。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對記者表示,現在資金方當中不乏百萬級的客戶,而且這種客戶逐漸增多。紅嶺創投是國內最早加入P2P的企業之一,也是P2P業務高成交量的公司之一,其穩健而快速發展的模式,吸引了央行每年都到該公司調研,在行業內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
高收益、前程似錦,魅力無窮,這是P2P給外人的印象。實際上這個行業卻并非那么光鮮,正所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以后競爭會很慘烈,大部分公司會虧本。”周世平認為關鍵要看各家的風控能力。
投資者之所以將資金從銀行等搬至投標P2P線上小貸產品,關鍵在于其高收益,一些規模較大、相對穩健的P2P產品年化收益率在15%上下,與銀行不到4%的存款收益以及要求資金在百萬級以上、收益在10%左右的信托產品相比,其誘惑力強大。一些新上線的P2P公司,為了搶市場更是亂象叢生,有的產品年化利率推升至30%,更離譜的是通過獎勵等措施,一些短期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最高被拉至40%以上。無疑這些高收益的平臺和產品,伴隨的是高風險。據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P2P業務的投資者當中,有2%的人群遭遇了投資損失重創,4%遭遇了部分損失,60%的人略有盈利,只有34%的人收獲頗豐。
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P2P月成交1億、產品收益率處于18%以下的成為盈利的分水嶺,而目前這種平臺也不過12家。也就是說在目前500家的P2P公司中,只有不到3%實現盈利。一些新的P2P公司其產品的收益率高得嚇人,顯然都是血拼業務量和客戶量,還處于不斷燒錢的階段。
監管待明
P2P目前處于無監管、無門檻、較混亂的行業現狀,魚龍混雜難以避免,一些風控激進的P2P已經成為“先烈”。今年以來倒閉、整頓已連發數起,如今年4月眾貸網、城鄉貸的倒閉,7月末宜信重慶、匯中公司等5家叫停整頓,以及8月網贏天下終止業務等。
監管部門的態度又如何呢?據悉,7月1日,央行召集了大型P2P機構開會,一位央行副行長對此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對,其要求P2P要控制底線,做銀行業務的補充。
和信貸小編(www.hexindai.com)了解到,互聯網金融今年奔向2000億的規模,相對銀行百萬億以上的資產規模來說,連個零頭也算不上,所以某上市銀行管理人員對本報記者稱,一些個人和小微企業由于信用度較低,本來就在銀行拿不到貸款,那么部分就會通過P2P融資,所以其作用只是對銀行的補充功能。
但這只是從貸款方來看對銀行影響不大,如果從資金方來看其正以螞蟻搬家的方式侵入。本報記者從多家P2P公司了解到,一些原來將錢存在銀行的工薪一族,逐漸轉到P2P上來,而且富裕階層也開始將資金轉移過來,銀行個人客戶的金融脫媒就此撕開一道口子。普益財富研究員范杰認為,P2P對銀行零售影響最大的是股票基金代銷業務、集合信托產品推介業務等。如果您需要查詢貸款利率計算器可以點擊和信貸http://www.hexindai.com/tools/interest.html
以P2P發展的速度,未來業務規模有望發展至萬億、十萬億甚至更大,那時銀行就無法像現在這樣淡定了。就如十年前大家都還不習慣網購一樣,而今網購革了傳統商場的命,未來互聯網金融能否革銀行的命呢?
不過,P2P網貸自身的高風險也正在醞釀,市場認為,明年P2P將會暴發大的風險,上述上市銀行人士認為風控將成為P2P的軟肋。范杰也認為,運轉不透明的無擔保模式P2P將迎來一次重組,“風控能力弱、內部控制松散、經營思路激進的公司可能將被市場淘汰,而風控能力強、內部控制嚴格、經營思路穩健的公司將最終勝出。在此期間,可能部分投資者會蒙受損失。”
推薦閱讀
之前有流量統計顯示,iOS 7 發布一周后普及率就已達到 60%,但是完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掘金P2P網貸平臺“螞蟻搬家”式顛覆銀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4/29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