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課竟然也可以用上專門的“軟件”?近日,一款由在校大學生獨創的名為幫助同學“自由”選課的“逃課軟件”在網絡上躥紅,給高校管理出了新難題。麥可思研究院昨天公布了一項對部分高校2012級學生進校一年來逃課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約三成大學生因各種原因有過缺課行為。
“逃課助手”走紅
今年開學后,北京某高校為了讓大一新生集中精力學習而沒收了他們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前不久,大一新生小周在寢室使用電腦玩游戲時,被正在巡查的輔導員看到,要求其將電腦上交。在小周簽了“十一把電腦帶回家”的保證書后,才被允許取回。此舉引發了眾人熱議,但該校學工部表示,這么做是怕學生玩游戲耽誤學習,目的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然而,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校方極力將學生拉回課堂,學生卻為逃離教室而絞盡腦汁。近日,四川內江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小蒲研發了一款名為“超級逃課助手”的軟件。這款軟件設計了一個“逃課交易系統”,你只需發布逃課信息,并附加部分補償條件,就可以找到人代為上課。據了解,這款逃課軟件很快在大學生圈里走紅,安裝該軟件、發布逃課信息的注冊學生已有2000多人。
三成有過缺課
麥可思調查顯示,近三成2012級學生發生過逃課或由于生病等原因產生的翹課行為,其中,本科生為33%,高職高專生為22%。上課是大學里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活動之一。一年級新生在打基礎的階段就出現翹課行為,可能會對其未來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為了把學生留在課堂里,不少教師采用當堂點名的方式督促學生上課。但數據顯示,有13%的本科生和12%的高職高專生偶爾專心上課。所以,高校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把學生的心也留在課堂上。
此外,調查還顯示,有12%的本科生和7%的高職高專生從不和老師討論課程或作業上的問題。麥可思教育研究專家提出,加強師生交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是增進師生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當下大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不足、不暢的問題,也應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視。
合理分配時間
大學生翹課肯定有其動機,或去玩耍、或去戀愛、或去睡覺、或去打工。為此,引導他們合理分配好課外時間,也成了高校必須研究的重要問題。對此,麥可思還對2012級大學生每周的活動時間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每周用在課外的學習時間為27小時(本科生為26小時,高職高專生為28小時),其中12小時用來完成作業,10小時進行除作業以外的自習。2012級大學生每周用在個人娛樂的時間為12小時。其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每周娛樂時間在6至15小時之間,但有4.5%的本科生和6.2%的高職高專生每周花26至30小時在娛樂上。為此,麥可思教育研究專家提醒說,大學的學習、生活不同于高中階段封閉式的管理,并且在缺少了父母管束的情況下,一些大學生由于個人自控能力較差,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娛樂而不是學習上,作為高校管理者應該對這部分學生予以特別關注。
本報記者 王蔚
推薦閱讀
近日,在微博和微信上流傳著一則消息,稱黑暗中看手機易失明。消息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學生“逃課系統”用戶逾兩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4/29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