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4G網絡試商用正在加快步伐。繼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公布4G套餐之后,近日中國移動在北方首個4G試商用城市——青島也開始辦理4G手機,并推出50元、80元和120元三檔流量套餐卡。
不少業(yè)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移動還沒有適應以流量經營為主的4G網絡時代,消費者似乎也沒有養(yǎng)成大量使用流量的習慣。建設一個4G產品的生態(tài)圈,開發(fā)更多的產品,引導用戶使用流量是當務之急。套餐被指不適用
據了解,中國移動青島公司4G試商用的資費共推出50元、80元和120元三種套餐,每月分別包2GB、4GB、8GB流量。用戶只要預存一定費用辦理相應套餐,簽約承諾使用24個月,便可免費獲得MIFI設備或者CPE設備。
今年9月末,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曾率先試水4G網絡運營,開始預約辦理4G通信業(yè)務。
目前工信部正式批復同意中移動在北京等全國326個城市開展TD-LTE擴大規(guī)模試驗。相信不久中國移動在各地的4G套餐會相繼出爐。
但是,中國消費者似乎還沒有養(yǎng)成大量使用流量的習慣。
公開資料顯示,2013上半年中國手機用戶人均月流量消費為123M,中移動2012年人均ARPU值68元,其中流量費10元,人均月流量約100M。
中國移動現在的4G流量套餐,普通用戶并不需要這么大的流量,也不愿意付這么多錢。
電信分析師曾韜認為,中國移動現在公布的4G流量套餐不適合多數用戶,他預測以G為單位的4G業(yè)務套餐將至少需要到2017年才可能被廣泛使用。
今年2月份,思科發(fā)布的數據流量預測報告稱,亞太地區(qū)移動用戶月均使用數據流量將從2012年的136M增至2017年的約1.75GB。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4G時代運營商應該是以經營流量為主,語音為輔,但是現在中國移動試商用階段對套餐沒有充分考慮到4G網絡時代的特點。
數據流量增量不增收
與此同時,一個全球運營商共同尷尬的問題在等待著中國移動——數據流量增量不增收。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中,中國移動的無線上網業(yè)務一直保持著100%以上的增長。中國移動年報顯示,2011年無線上網業(yè)務流量累計3614億MB,同比增長152.1%。2012年無線上網業(yè)務流量比上年增長187.6%,收入同比增長53.6%。
但是流量增長并沒有為中國移動帶來多大收入,反而沖擊了通話和短信業(yè)務,收入大降。例如語音業(yè)務占中移動全部營收比重一直在下降,2010年為70.8%,2011年為69%,2012年為65.7%。2012年年報顯示,語音業(yè)務稅前營業(yè)利潤為1505.2億元,較2011年倒退了0.5%。
全球大部分4G網絡運營商都已經開始轉入以流量經營為主的時代。2012年,通信行業(yè)咨詢分析師查坦·夏爾馬發(fā)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AT&T、T-Mobile和 Sprint85%的流量是數據,表明美國移動行業(yè)已經不再由語音業(yè)務主導,成為一個以數據為推動力的行業(yè)。
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聯(lián)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流量增長很多,但是賺得并不多,這讓中國移動的尷尬和酸楚非常明顯,這也是中國移動此前和微信劍拔弩張的主要原因。
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在今年也曾公開表示,運營商要考慮用什么樣的網絡和終端去應對流量增長,建立什么樣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以盡快實現從語音經營向流量經營的轉變。
在野村綜研(上海)電信行業(yè)研究副總監(jiān)陶旭駿看來,中國移動在4G網絡時代沒有適應過來。
曾韜表示,中國移動在建設4G網絡的同時,也要建設一個4G產品的生態(tài)圈,開發(fā)更多的產品,引導用戶使用流量,而不僅僅限于目前的高清視頻。
推薦閱讀
近日,《青島早報》刊文稱,圓通9月初發(fā)布公告稱,因操作成本、航運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移動4G網絡陸續(xù)試商用 盈利模式依然待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5/29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