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早報昨日報道重慶有家長表示愿意拿出40多萬元,為自己孩子所在的學校所有學生換手機。這位家長指出,智能手機就是“移動網吧”,對學生的危害“用罄竹難書形容都不為過”,兒子玩智能手機成了近視眼,后換為普通手機視力才逐漸好轉。
早報記者調查:中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已很普遍;部分中學出臺措施,避免學生課堂玩手機
重慶家長欲掏40萬為全校學生換手機
天府早報記者吳憂張瑾攝影黃瑤
對孩子們來說,智能手機是否真如洪水猛獸?昨日下午,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數所中小學,發現智能手機在中學生及高年級小學生中較為普及,而智能手機的使用的確展現出令人擔憂的一面。面對智能手機,學校有自己的招數,學生也有訴求,家長有抱怨,老師還有擔憂。
小學調查
六年級學生用過三部手機
作為學校的學生干部,楊云云(化名)是同學們的領頭人,在使用手機的經歷上似乎同樣如此。楊云云就讀于成都市花園(國際)小學六年級,現在擁有一部i-Phone4S手機,而他在這之前已用過了2部手機。
早在三年級時,楊云云便得到了爸爸的舊手機——1臺摩托羅拉的非智能機。“用了半年就壞了。”楊云云介紹,在那之前,自己上學和放學都有父母接送,所以沒有配電話。三年級時,他的父母決定讓他獨自搭公交車上學、放學,“到學校給媽媽一個電話;如果要在學校耽擱一會兒,再跟媽媽打個電話,她就不用那么擔心了。”
到了四年級,因為手機用壞了,楊云云擁有了自己的第二臺手機,也是他的第一臺智能手機——三星的觸屏手機。“之前的摩托羅拉手機本來就是父親用過的舊手機,所以很快就壞了。之所以選擇智能手機,是因為身邊的同學都用起了智能的觸屏手機,那時候買非智能機也不好買了。”
可是好景不長,楊云云的三星手機也壞了——媽媽一時疏忽,將手機和衣服一起放入了洗衣機。后來,他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加上母親的“賠償款”,又買了1臺iPhone4S。“我自己出了2000元。”楊云云說,之所以選擇iPhone,是因為當時聽說iPhone被瘋搶……
■學生說
有些同學下課就玩手機游戲
楊云云介紹,自己所在的班上共有33名同學,“至少30個人有自己的手機,只有1個是老機器(非智能機)。”而學校并沒有明文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到校,“只是上課的時候不能弄出聲,也不能去用手機,下課的時候也不能耍游戲。”不過,他透露,同學們下課的時候喜歡聚集到學校的某些角落,“像5樓的一個角落,平時很少人去。他們都喜歡在一起玩游戲,比如《我的世界》什么的。不過,我不玩。”
■老師說
五年級時手機逐漸流行起來
作為小楊的班主任,張老師坦言,自己班上絕大多數的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
張老師從一年級就開始帶著這批孩子,“低年級的時候很少有學生用。”張老師介紹,直到五年級的時候才發現端倪,“以前一下課,同學們都喜歡到外面去玩,到那個時候有些變化了——他們開始喜歡幾個人圍在一起。原來是一個人玩游戲,其他人圍觀。”從那之后,自己班上的手機才逐漸流行開來。
中學調查
大多中學生都有智能手機
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則更為普遍。記者從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了解到,大部分同學實際上都配有手機,學校有規定,也與家長進行過溝通:盡量不要將手機帶來學校,因此在校學生使用手機的人數大概占一半左右,其中,“學生帶來的手機中,95%都是智能機。”該校德育處主任梁明朗介紹說。
記者隨機采訪了該校的五六位學生,他們的手機均為智能機,價位在1000元到4500元之間不等,“現在很少看到同學在用‘老人機’(非智能機),”高二的王同學說,因為自己的成績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好,學校也有手機使用的管理制度,因此父母為他購買了一部 i-Phone4S,“我媽只是擔心我用多了對眼睛不好吧,何況平時我也用得不多,主要拿來打電話、上網、看視頻。”
記者從田家炳中學等校了解到,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而學校也都有相應的措施和管理制度來進行規范,而這一點也是不少家長愿意為孩子購買智能手機的原因。
學生該不該用手機,真是糾結
家長
孩子用手機后話越來越少
智能手機愈發普及,卻引來不少家長的抱怨。尚未到放學時刻,在成都花園國際小學門外便已聚集了許多家長。“正準備給他買。”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剛上四年級,強烈要求擁有1臺手機,“他說同學都買了,就他沒得。等買了手機,他就自己回家,不用來接了。還說必須要智能機,可以查地圖……”另一位家長則在一旁勸說:“千萬別買,我家那個就是買了過后天天耍,吃飯都丟不脫,話也越來越少。”
老師
老師統一保管學生手機
“兩年前,我們就開始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了規范,”田家炳中學德育處主任趙純直表示,學校在征求了家長意見后,明確要求學生不帶手機等電子產品到校,大部分家長和學生也配合得很好,“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將手機帶來學校,并且手機在校期間也都交由班主任統一保管。”
記者從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了解到,學校教學區任何時候都禁帶手機,平時手機都統一交由生輔老師保管,使用時要向生輔老師“借”,用完就要“歸還”。同時,使用手機的時間也有嚴格的規定,即午休前20分鐘,晚上熄燈前20分鐘,以及周末節假日放學后的半個小時內可以使用。
學生
關鍵還是看自控能力
成都花園(國際)小學的楊云云告訴記者,智能手機并沒有影響自己的學習。他說,“我主要拿來打電話和照相,關鍵看自己控制的能力。”
他的班主任張老師說,“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努力地去引導,讓他們積極地利用信息技術獲取知識,合理地運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而不是沉迷其中的游戲。”
推薦閱讀
Oregon Scientific推出新款7英寸MEEP X2兒童平板
繼去年推出MEEP之后,Oregon Scientific公司于今年發布了升級后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學生用手機:靠自覺更靠老師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7/29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