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看來,蘋果CEO 蒂姆·庫克想要借產品組合的方式開拓更大市場空間的想法,顯然沒能得到蘋果用戶的支持。在今年9月的iPhone新品發布會上,蘋果首次同步推出兩款新手機,分別命名為iPhone 5s和iPhone 5c。此后,有關iPhone 5c銷量不佳的聲音就不絕于耳。
近日,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已通知供應商減少iPhone 5c的生產訂單。而在蘋果做出反應之前,國內外各大銷售渠道已經針對iPhone 5c的滯銷展開了降價行動。在中國的水貨市場上,iPhone 5c的價格更是在上市之初就已經遠遠低于行貨價格。
這是蘋果不愿意看到的。不論降價的利潤損失由哪一個環節來承受,蘋果都不甘心看著新發布的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因此,蘋果必須對此作出反應。
目前尚無明確數據表明5c的庫存情況,但從市場和渠道各方的行動表現看,形勢不容樂觀。庫克本人對于庫存極度敏感。他曾說過,庫存產品基本上就是魔鬼。
蘋果希望通過減產來控制5c的庫存,并盡可能去影響價格走勢。但無論如何,和銷售供不應求的5s相比,iPhone 5c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均存在問題。
庫克鐘情“雙產品戰略”
喬布斯執掌下的蘋果,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一直保持著一年推出一款新品的節奏,除了第一代iPhone在二代上市后立刻退市外,從iPhone 3G到iPhone4s,老一代產品均在新一代推出后選擇降價銷售。喬布斯采用“一新配一舊”的組合來突出新品的市場優勢,同時將用戶群適當下沿,并讓庫存處于良性狀態。
但庫克有不同打算。
2012年10月,蘋果推出了iPad mini和iPad 4。這是蘋果首次在一場發布會上推出兩款平板電腦,打破了之前喬布斯留下的“規矩”。如果再算上當年3月發布的iPad 3(the new iPad),蘋果在一年之內完成平板產品“三連發”。
庫克期望7.9英寸的iPad mini可以釋放市場上對便攜式iPad積蓄已久的需求。而實際的反應也驗證了他的判斷,iPad mini雖然沒有配備視網膜屏幕,但依然熱賣。
庫克在產品組合拳上的第一次嘗試贏得了市場的掌聲,但卻沒有讓蘋果得到實惠。
蘋果財報顯示,2013年第二季度,蘋果iPad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而iPad利潤同比下降22%——這不僅表明iPad 4和iPad mini的雙產品組合沒有上一代表現好,而且在組合策略下,iPad單品的利潤率也下降了。
庫克在一次采訪中承認,iPad mini利潤低于蘋果產品的平均水平。
雖然蘋果一直沒有公布iPad 4與iPad mini各自的銷量數據,但有第三方分析機構認為,利潤更低的iPad mini明顯沖擊了高利潤的iPad 4銷量,這也是造成iPad產品利潤降低的主要原因。
iPhone 5s/5c的“矯枉過正”
分析iPad雙產品策略的不成功之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蘋果對于iPad mini傾注了更多心血。相比于上一代iPad 3,更高價格和利潤的iPad 4當時幾乎沒有像樣的更新。
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iPad 4只是蘋果的一款倉促之作。
在今年的新一代iPhone發布會上,庫克似乎吸取了在雙iPad戰略失策的教訓,大幅提升了高價格高利潤的iPhone 5s升級幅度,而對于低價版的iPhone 5c,無論從產品創新和硬件性能上,都與上一代iPhone 5十分相似,定價也沒有與高端的5s拉開足夠差距。
與iPad mini搶奪iPad 4市場的局面不同,這一次,蘋果的iPhone組合拳取得了完全相反的效果。高價高配的5s供不應求,低價低配的5c則銷量不佳——面臨銷售商降價和供貨商減產的尷尬局面。
這可以看做是庫克時代的蘋果對雙產品戰略做的一個重要調整,卻有矯枉過正之嫌。
iPad組合拳犧牲了iPad 4的銷量和利潤,iPhone組合拳又犧牲了5c的市場空間。這種大幅的搖擺,根源在于蘋果沒能對兩款同期新品做出足夠合理的市場定位。
用戶和市場“用腳投票”
在蘋果中國的官網上,訂購iPhone 5c的頁面顯示,產品將會在24小時之內發貨。而iPhone 5s則需要等待2-3周。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在蘋果香港和美國的官方商店中,我們看到了相同的信息。這即表明,5c庫存貨源充足和5s普遍缺貨的情況,在蘋果官方渠道上是全球性的。
第三方渠道也同樣如此。在京東等主流電商網站上,5s各種版本均處于缺貨狀態,而5c則不僅貨源充足,且各電商還展開了返券等降價促銷。
在中國最大的C2C平臺淘寶上,5s過去一段時間被炒到了6000—9000元的價格,而5c則令人尷尬地不斷降價,目前淘寶上5c行貨在3800元左右,水貨更低至3200元。
在運營商渠道,情況大致相似。不久前北京聯通甚至對金色版5s提高了預存話費門檻,其根源在于“量少價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內運營商內部人士表示,現在是敏感時期,蘋果是運營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對于5s和5c的銷量問題無法透露。
法國電信公司Orange CFO杰維斯?派利希爾稱,5c的銷量遠低于價格更高的5s。
用戶和市場對于蘋果雙產品戰略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從目前得到的消息看,5s與5c在初期的產量和供貨上差距不大,造成今天5s缺貨而5c庫存剩余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購買力的巨大差異。
來自美國消費者市場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在美國,5s的銷量比5c多出一倍以上。
而Localytics公司的報告則顯示,5s與5c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比高達3.7:1。
蘋果的雙產品設計沒有給5c足夠的產品競爭力,同時,對5c的定價也不足以真正打動對價格敏感的中低端手機用戶。
5c的命運取決于“蘋果的選擇”
一周前,有自稱是富士康員工的匿名人士表示,鄭州與深圳富士康均已降低iPhone 5c的產量,部分加工5c的員工將重新培訓后,轉做5s產品。
來自富士康與和碩公司高層的內部消息稱,蘋果已經通知這兩家iPhone 5c的主要加工商降低產能。富士康將在原來基礎上砍掉三分之一的5c出貨量,而和碩則需要把產能降低20%。根據業內人士估計,未來一段時間,5c的產量將整體縮減至原來的一半。
消息不太好,但對于庫克和蘋果高層來說,這要比此前iPad雙產品戰略面對的困境輕松些——畢竟,這次表現不佳的是低利潤產品。
調研公司IHS iSuppli發布報告稱,16GB版5s和5c的零部件成本相差26美元,僅為兩者售價差的26%——iPhone 5s單機利潤更高。
因此,將5c部分產能轉向5s也是明智之舉。一方面可以滿足市場對于5s的需求,提升出貨量和利潤,同時,也有利于降低5c的庫存壓力,緩解合作渠道上5c的價格跌幅。
另一份來自蘋果加工商的內部消息顯示,減產50%后,5c的日產量可能依然達到了15萬部——這個數字要高于很多其他品牌的主力手機產能。但對于蘋果來說,日均15萬的5c產量,能否被市場順利消化,依然面臨挑戰。
在國內外第三方渠道已經將iPhone 5c的實際價格降低了500-1000元后,蘋果很難再次將其價格提升回原位——強行恢復價格無異于自殺。但蘋果一貫的定價策略是在產品主要生命周期里不降價,直到新一代產品推出。
5c剛剛上市不到2個月,庫克很難去挑戰蘋果的“傳統”。
值得一提的是,庫克在IBM、康柏和蘋果的職業生涯里,有著處理制造、分銷、庫存和供應鏈的豐富經驗與能力。5c當前遇到的問題,應該正是庫克所擅長的。但唯一的尷尬在于,庫克需要用他擅長的技能,來處理可能由于他在不擅長的領域的冒險所導致的問題。
蘋果對5c的未來可能有三種選擇。
蘋果依然可以堅決不降低官方售價,但對于渠道的降價不干預。這樣5c在達到一個合理價位后,銷量會有所提升。畢竟,從產品的角度看,5c依然具備市場潛力。
蘋果也可以逐漸減產5c,力推更高利潤的5s,將5c從產品渠道中淡化。這樣做可以進一步提振5s產量,但也等于宣布了庫克在iPhone雙產品策略上的失敗。
蘋果的最后選項則是主動降低價格,重新定位5c市場和用戶對象。這樣做雖然順應了渠道的訴求,也滿足了消費者的意愿,但對于蘋果自身的壓力巨大。5c本身的利潤并不如5s,進一步降價勢必讓5c的盈利能力更低,而且可能沖擊高盈利的5s銷量。
iPhone 5c有提升銷量和市場表現的可能——但要看蘋果愿意為此付出什么。
推薦閱讀
谷歌今天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谷歌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5s缺貨5c減產:蘋果iPhone組合拳戰略遭遇挑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8/29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