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成立,中國將取消十三年來對外國游戲機的銷售禁令。美國福布斯網站稱,這對任天堂、索尼和微軟來說是個好消息,但西方和日本的游戲機能否在中國市場上大放光彩仍值得懷疑。
中國的游戲機禁令
2000年開始,電子游戲廳產業在中國迅速發展,但是很多都是違法或者在用不健康的方式經營,官方強調其“嚴重危害年輕人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七大部門聯合制定方案解決此問題,涉及部門包括文化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公安部、工業信息產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海關總署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議結果是一項題目為“對于開展特殊作業的視頻游戲游樂中心的反饋”的法案。該法案于當年6月被中國國務院審核通過。
該法案覆蓋了多種電子游戲廳指導方針,例如安全需求、營業時間、限制條件,以及游戲機上何種類型的內容必須被禁止。甚至連網吧都難逃此劫,因為其運營關于計算機游戲的產業。但是那段日子,只有部分禁令被勉強實施。無論如何,最明確地禁止游戲機的部分如以下所示:
“就此報告發布起,任何運向中國的電子游戲設備以及它們零配件的制造和銷售都必須立即停止。不允許公司或者個人參與運往中國的電子游戲設備以及其零配件的制造和銷售。”
“除加工貿易以外,通過其他貿易形式的電子游戲設備和其零配件的進口都將被嚴格限制。”
游戲機禁令帶來了什么
禁令生效后,中國游戲機市場開始漸漸轉入地下,進而培育出一個全球最大的地下游戲機市場,而行貨游戲機的銷聲匿跡,連帶著國內相關企業也陸續撤出這一領域。但事實證明,禁令不但沒有達到其初衷,還造成許多危害。
禁令的目的是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戲,但游戲機的公開銷售雖被禁了,其后更令青少年“沉迷”的網游卻大行其道,可以說,禁令把相當一部分青少年更徹底地推向了危害性、沉迷性更強的網絡游戲。而且,游戲機行貨雖然消失,水貨市場卻無法徹底治理。據媒體調查,鼎盛時期,索尼游戲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其全球銷量1/4以上,全是水貨。
另外,地下游戲機市場是一個充斥著翻新、假冒、改機和盜版的市場,買游戲機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像去超市買包煙那么簡單,但在中國卻變成一個有風險,要當心各種“坑爹”陷阱的行為。
游戲機禁令還在客觀上鼓勵了盜版游戲軟件的泛濫。因為禁令,國內沒有正版電玩游戲軟件出售,盜版幾乎100%占領市場,這也是索尼等巨頭寧肯放任水貨流行,也不去推動禁令廢除的另一潛在原因。
游戲機禁令還有敗壞中國商業形象的嫌疑。WTO之后,自由貿易成為世界主流,但對游戲機的禁令卻給人留下阻礙商品自由流通的口實,惹詬病。
最后,長達13年的游戲機禁令,使得國內企業基本喪失了在這一利潤豐厚領域崛起的機會。游戲機在中國屬非法商品,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幾乎世界上所有游戲機都是在中國生產和組裝。中國不但是世界工廠,更有著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這一先天優勢使電玩業本來很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的巨大機會,一個中國IT產業的新增長點,但卻因禁而廢。
禁令取消中國會怎樣?
盡管存在這樣的禁令,但游戲機早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這些被破解的游戲機很受歡迎,使中國玩家能夠以50美分的超低價購買盜版的游戲。雖然被破解的游戲機本身或許有點昂貴,但廉價的游戲值回了票價,“如果擁有被破解的游戲機,那么中國玩家不想花60美元購買那些他們能夠以0.5美元買到 的游戲”。
而且,中國玩家主要是PC和移動游戲玩家,他們更喜歡以電腦為中心的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s)以及在PC和智能手機上大為盛行的免費模式。
雖然Xbox One和PlayStation 4將雙雙擁抱免費游戲模式,但在中國游戲市場上,PC和移動設備大大領先于游戲機,取消禁令力度不夠而且為時已晚,無法改變這種局面。那些新款游戲機的昂貴價格也會減弱中國玩家的熱情。
有些人認為,這項禁令的取消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天降橫財”。Tech In Asia網站撰稿人卡斯特(C. Custer)對此持懷疑態度,但他樂觀地指出,把恰當的定位、營銷和更好的網絡連接結合起來,這或許可以為正規游戲機的銷售和付費模式的采用創造更加肥沃的土壤。否則的話,即使禁令被取消,游戲機三巨頭也很難讓正規產品進入中國玩家的手中。不過,數億新消費者的市場潛力無疑是游戲機廠商們放手一搏的充分理由。
注:本文部分內容選自競報、福布斯中文網、中國青年報等。
推薦閱讀
感謝WP8論壇的投遞在這周較早的時候,微軟發布了GDR3更新,這對于感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易解讀:中國游戲機禁令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21/29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