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法院經過審理以搶劫罪判處未成年人耿勇有期徒刑15年,而雇兇殺人的流羽軒則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法院判決書分析認為,耿勇因在生活中觀看殺手題材小說、電影,導致其追求“殺手”這一角色的心理膨脹并最終被釋放出來,將小說中的虛擬情節(jié)演繹到現實生活中,導致其將無辜生命殘忍殺害的后果。
案發(fā)吉利大學辦公樓南側現男尸
2012年7月13日上午8點多,北京吉利大學汽車學院的學生高某到該校汽車學院二樓南側辦公室找老師,因為辦公室有點熱,他便走到辦公室南側打開了空調。當他準備關上南側窗戶時,卻透過窗戶看到兩條人腿。
高某趕緊來到辦公室東邊的窗前仔細觀看,竟然發(fā)現老師辦公樓南側地上躺著一具男尸,旁邊還有一攤血,高某立刻報告了老師。
高某的老師馬上打電話向學校保衛(wèi)處報告。正在學校保衛(wèi)處值班的李先生趕到現場,并馬上給派出所打電話報警。李先生稱,當時男子面朝上躺著,已經死亡了,身邊地上全都是血,頸部還有一個類似于刀傷的口子。
警方很快確定了死者的身份為杜某,并找到了杜某的妻子。杜妻證實稱,丈夫做電腦回收生意,11日晚上9點多離家外出后,就再也沒有回來。7月15日和19日,警方將案件兩名嫌疑人流羽軒和耿勇刑事拘留。
緣起
大學生網上找殺手稱酬金千萬
警方證據顯示,20歲的流羽軒是北京人,案發(fā)之前是北京吉利大學的學生。
流羽軒被抓之后供述稱,2012年上半年,他聽說碧水莊園有人要移民加拿大,所以要以2200萬出售自家的別墅,他便自稱想買。實際上他心里認為要賣別墅這家肯定有錢,想殺死對方弄錢。
流羽軒下決心做這單“生意”,于是便上網找殺手。2012年7月初,流羽軒稱自己要殺一個退休的IT精英,殺手的保底收入是1000萬,并強調對方沒有保鏢。隨后,中介便將代號ADAM的殺手“小黑”介紹給了流羽軒。
殺手“小黑”就是耿勇。耿勇案發(fā)前是江油市某職業(yè)中學的學生。流羽軒告訴耿勇,“殺手任務”是去一個別墅找一個退休的IT精英,由耿勇將其控制,流羽軒去復制IT精英的電腦資料,如果對方反抗就將其殺死。
然而實際上,流羽軒所謂的“任務”都是瞎編的,據他自己講,他的實際想法是在做賣別墅人家這單“生意”之前得先弄錢買把槍。
2012年7月初,流羽軒通過QQ約耿勇到北京“完成任務”。
雇兇
17歲高中生赴京殺人
證據顯示,耿勇3歲父母離異,后跟隨再嫁的母親到繼父家生活。耿勇本來是個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初中畢業(yè)之后考上了江油市的一所職高。但是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管教,耿勇從很小時起就迷戀上了看暴力電影、小說,在網上玩殺人游戲。玩多了殺人游戲,耿勇對游戲中那些殺人如麻的職業(yè)殺手越來越崇拜。長到十六七歲之后,其在網上自稱“職業(yè)殺手”,還在類似的QQ群中與其他的“職業(yè)殺手”交流經驗。
聽到流羽軒介紹有一單“千萬酬金”的“生意”,一直想當職業(yè)殺手的耿勇非常興奮,立刻按照流羽軒的要求坐飛機從四川成都飛到北京。來北京之前,耿勇提出讓流羽軒先準備殺人工具,并給了流羽軒一個賣槍網址,讓他墊錢買槍做準備。
7月10日,耿勇坐飛機來到北京,住進了流羽軒的家里。而此時,流羽軒買槍的錢還沒有湊夠。想到買槍,流羽軒突然想到了曾經從他手里收購電腦的杜某,于是他決定先把杜某殺了,從杜某身上搶錢。
作案
按照網游裝扮 被抓不忘酬金
流羽軒騙耿勇說杜某曾因為600萬害死了自己的20多個兄弟,因此自己要以割喉的方式殺杜某報仇。耿勇信以為真。
為了把耿勇武裝成一個網游中的職業(yè)殺手,流羽軒給耿勇準備了一個密碼箱,里面放著一把軍刺、一部手機(200元購買的老年人用手機)、兩個墨鏡、幾副手套和一張假身份證。
2012年7月11日23時許,杜某駕車如約來到流羽軒事先約好的吉利大學汽車學院教師辦公樓南側。耿勇用刀連刺杜某胸、腹部,杜某被傷及心臟身亡。流羽軒則將杜某隨身攜帶的9000元現金拿走。隨后兩人前往洗浴中心換掉衣服,并沿路將作案工具丟棄。
此后,流羽軒將剩余的12000元現金全部給了耿勇,并讓對方自己想辦法離開。
據耿勇講,他先坐大巴車前往河北保定,又從保定到了石家莊,在石家莊住了4天后,坐火車回到江油市,并在到達江油市的第三天,也就是7月19日被警方抓獲。此時,他還念念不忘流羽軒承諾他的,殺死杜某的60萬酬金。
歸案
兩被告互不認賬推責對方
2012年7月12日中午,流羽軒的母親打電話報警稱,其兒子在吉利大學看到一起殺人案要報警。而警察趕到其家里時,流羽軒又稱自己失憶了,行為異常。警方認為流羽軒有作案嫌疑,遂對其監(jiān)視居住,7月15日將其抓獲歸案。
另據了解,流羽軒在法庭審理時,表示認罪,但稱一切都是耿勇安排的,是耿勇和杜某談賣槍沒有談妥而殺人。同時,他也沒有劫取杜某錢財的故意,是耿勇從杜某處拿走的錢財。流羽軒的辯護人認為流羽軒有自首情節(jié)。
而耿勇則對公訴機關指控的其故意殺死杜某的事實沒有提出異議,但他稱自己是受流羽軒指使。
經過審理,法庭認為流羽軒和耿勇都已構成搶劫罪,而且手段極其殘忍,犯罪性質極為惡劣,情節(jié)后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
但鑒于庭審前,兩人的家屬已經與被害人家屬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積極賠償了被害人家屬的部分損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同時耿勇又是未成年人,因而法庭從輕判處流羽軒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判處耿勇有期徒刑15年。
分析
現實生活上演虛擬情節(jié)
據了解,耿勇被抓之后自稱在作案前后很少有恐懼和焦慮心理,內心充滿刺激和快感。特別是在作案之后,一點也沒有害怕被抓的感覺,相反其殺人后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感和刺激。耿勇還稱其在逃跑過程中內心產生了一些壓力,但也沒有過多的恐懼。耿勇表示,可以接受將要面臨的較長的刑期,會在看守所內積極改造。
法院判決書分析認為,耿勇因在生活中觀看殺手題材小說、電影,以及與網友進行有關殺手方面的交流,導致其想扮演殺手這一角色的追求刺激的心理膨脹。在流羽軒的提議以及提供殺人工具的契機下,耿勇扮演殺手的心理被釋放出來,不顧倫理底線,將小說中的虛擬情節(jié)在現實生活中演繹出來,最終導致其將無辜生命殘忍殺害的后果。
專家觀點
暴力作品會啟發(fā)青少年犯罪
在影視作品中,暴力元素并不少見。很多好萊塢大片或是經典動作片,都以打斗沖突作為高潮情節(jié)。而游戲中,也經常有暴力元素。
“近十年里的一些經典游戲都離不開"打打殺殺"。”今年24歲的張逸飛從初中開始就是游戲玩家,據他介紹,按照游戲類別劃分,射擊類游戲、即時戰(zhàn)略類游戲等游戲中幾乎都有暴力、血腥的元素存在。
還有一些動作類游戲,如“求生之路”,玩家可以選擇加入僵尸或人類幸存者的陣營,任務是殺掉對方陣營的人。這種游戲以刺激血腥的畫面特效為賣點。除此之外,一些游戲還會讓玩家扮演罪犯角色,在游戲中毆打路人、搶劫路人的車等。今年年初,美國就有大學生因模仿游戲偷車被警察逮捕。
在張逸飛看來,男孩游戲總或多或少會有些暴力成分,這類游戲在網絡產生前就存在了,但對此產生負面影響的青少年總是極少數。
“會有相關性。”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藝軍表示,帶有暴力血腥元素的影視游戲作品,的確會對特定青少年產生負面影響。
皮藝軍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一些本身就有暴力傾向的青少年會有意無意地接觸暴力作品,而暴力作品會激發(fā)他們的暴力特質,從而做出相應行為。此外,暴力作品還會對一些想犯罪的青少年起到啟發(fā)作用,一些人會在現實中模仿其中的暴力行為,“在國外,之所以對這類作品采取分級制度,禁止相應年齡段的人接觸一些暴力血腥作品,就是考慮到這個因素。” 文/本報記者 孟妍
記者調查
網絡頻現“殺手廣告”
一百來字,公布出電話和QQ,業(yè)務是“替人排憂解難”—打人,斷手,斷腳,毀容,甚至索命。現實生活中,這樣聳人聽聞的廣告很難見到,但在網絡論壇中,這些“殺手”廣告卻能輕易被檢索到。雖然“廣告”往往很快會被刪除,但通過網絡技術以及發(fā)帖人的頻繁發(fā)布,這些“信息”總能留下蛛絲馬跡,被“需要”的人搜索到。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干凈,迅速,安全,保密。”一位自稱姓蔣的網友在互聯(lián)網上張貼出一條廣告,稱自己是一名“殺手”,可以幫助北京的雇主排憂解恨。這條廣告在今年9月發(fā)布,點擊網址顯示鏈接失效,但百度快照卻留下了痕跡。
通過這條廣告提供的信息,北京青年報記者與該網友在QQ上取得了聯(lián)系。“要怎么樣”?對方開口直接詢問來意。當被告知想雇傭一個打手之后,對方要求電話細說。
溝通過程中,對方始終保持著簡短的回答,不透露除手機號碼外的其他個人信息,且2次要求電話里詳說,理由是“一切為了安全”。蔣姓網友稱,普通的打人“任務”價格為3000元,收費依據“任務”的難易程度而定,并與派出的人員數量有關,雇主需要做的就是“付錢”和“將對方信息發(fā)送過來”。
除了“打人”外,蔣姓網友稱他們還可提供“殺人”業(yè)務,收到錢后,三天內即可完成。“我們以專業(yè)的人員,優(yōu)良的裝備替您效勞:干凈,利索,不留痕跡。”
當被質疑是否能完成任務時,對方的回答顯得有點不耐煩:“不相信就走開!”
隨后,北青報記者在網上搜索其手機和QQ,出現的結果多為“殺手廣告”,并且能“解決”事情的地點頗廣,除北京外,還有石家莊、天津和呼和浩特等地。
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距離iOS 7上市已經一個月時間,目前iOS 7在iPhon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癡迷網游 高中生成“職業(yè)殺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21/29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