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的打車App正面臨來自監管層面的重重加碼。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王兆榮近日公開表示,北京將針對出租車電召調度中心實施備案制度監管,統一出租車電召服務中心的收費標準,要求收費要向司機傾斜。
“現在北京市共有電召中心5個,收費標準是3元/單,分配標準不統一,多數平臺司機可以得到2元的分成。” 王兆榮透露,目前電話約車還不是很多,平均每天3萬起,成功率60%以上。他預計,北京市未來將實現“提前四小時預約用車,成功率 99%以上。”
對打車App影響最大的政策是北京將建設統一的電召服務平臺,采用“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推進,要求統一號碼、統一收費、統一網絡,目前技術方案正在論證,預計6月份投入使用。
據悉,在6月份即將實施的《北京市出租汽車電召服務管理試行辦法》中明確規定,電召服務包括電話、網絡、手機等形式,出租車司機每車每日必須執行2單電召業務,交通委將對出租車公司進行定期考核。
加價行為面臨被叫停
打車App的加價行為或許將成為觸動監管大棒的導火索。這些App們為鼓勵出租車司機在高峰時段和“打車 難”地區拉活,允許用戶在叫車時“加價”,一般加價5-30元不等。
北京交通委新聞發言人李曉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加價的行為意味著變相議價,按照《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規定,議價是不允許的,下一步政府部門將進行規范。
在武漢,武漢客運管理處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出租車企業對使用“嘀嘀打車”軟件的駕駛員,迅速教育,督促其在營運中使用計價器計價,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
武漢方面表示,對未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的駕駛員,將按照有關規定從嚴處罰,駕駛員的處罰結果,計入企業質量信譽考核檔案。
加緊擴張對抗風險
“打車App暫時很火,未來肯定會被政府的統一平臺取代,最近有部分打車App因接納黑車被有關部門處罰。”一位北京出租車行業工作人員告訴新浪科技,現在已經有公司被要求一款推廣國資背景的打車App。
“出租車公司完全依賴政府分配的車輛指標生存,對政府的要求趨之若鶩。”上述人士分析 說,“北京的標準出租車伊蘭特集中采購成本也就5萬多,管理人員最多十幾個,出租車公司除了強制保險,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低成本坐 收‘份錢’,沒有理由不配合政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打車App負責人透露,對于不斷增加的政策風險,打車App們唯有用擴張對抗風險。“打車App的網絡是獨立 的,不可能被直接關閉,只可能被取代。因此對于打車App來說,覆蓋的城市越多,風險越分散;規模越大,被取代的風險就越低;功能越強大,就越不會被用戶 拋棄。”
嘀嘀打車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這家公司在成立短短半年間,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近10個城市,其中北京覆蓋的出租車已經超過3萬量,而北京的出租車總量只有6.6萬。
嘀嘀打車CEO程維曾在微博如此形容團隊的工作狀態,“為了進軍某城市,團隊42天無眠無休的努力,二哥頭上白發多了一倍,鞠李 發燒吊完水堅持工作,小細腿光頭明志,努力到無能為力。”他的目標是,2年之內推動20%的人使用預約叫車。
“給我們一點時間”
對于可能到來的監管,搖搖招車CEO王煒建透露,具體的政策細節尚不清晰,他和他的團隊也正在觀察政策的走向,政府曾多次召開溝通會,與打車App企業面對面溝通。
嘀嘀打車CEO程維對未來表示樂觀。“政府與我們保持溝通,他們的態度非常謙和,”程維表示,嘀嘀打車在全 國范圍內運營狀況非常良好,“北京交通委最近有不少調整規范行業的政策,我們愿意被監管,正在積極配合。”
不久前,嘀嘀打車剛剛完成與北京出租車調度中心(96106)的合作,來自嘀嘀的打車信息將接入96106的汽車車載設備,使覆蓋的出租車數量大大增加。
程維表示,北京等城市在高峰期、偏遠地區出租車供需很不平衡,造成用戶的極大不便,打車App是用科技創新的方式將司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個行業太新,發展又太快,從起步到現在只有半年左右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推薦閱讀
大凡瞬間爆發的事件總是吸引人們的眼球。早年間把其它地里的莊稼挪到一畝地里頻頻放出的“高產衛星”,到新時期電器零售大亨“挾持”供貨商的開張促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打車App生死時速:用擴張對抗政策加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114/29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