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缺少性教育、自購墮胎藥、小診所做流產……調查發現,學生做人流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寒暑假過后,往往會出現一個“小高峰”。而不少學生出于“害羞”、“怕家長知道”、“手頭不寬裕”等原因,不去正規醫院就醫,給身心帶來嚴重影響。眼瞅著還有倆月又是寒假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當代律師事務所律師衛愛民建議,“公立醫院實行學生墮胎免費制,或象征性收取小額治療費。家長、學校、社會、政府多方出力,關心這些孩子。”
新聞解讀:
爭議
建議可行還是不可行
正方:保護身心健康的渠道
學生免費墮胎建議遭遇眾多網友抨擊。不少人指斥這一建議既腦殘又雷人,將在事實上成為對青少年偷嘗“禁果”行為的默許和縱容,從此學生可以更加肆無忌憚了。盡管這種善意的擔心同樣源自人們對青少年的關愛和呵護,但將學生墮胎免費建議視作洪水猛獸加以抨擊,顯然既不合情理,又不利于保護意外妊娠學生的身心健康。
根據一些省市計生部門的最新調查,近半青少年身邊發生過意外懷孕現象。觸目驚心的數據表明,大中學生意外妊娠與流產已經成為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政府和社會組織應該勇于正視存在的敏感問題,而不是掩耳盜鈴般地加以回避。在懷孕學生遇到困惑、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手,消除“青春之痛”,不僅是維護婦女權益原則的具體體現,更彰顯了政府和社會的人文關懷。
事實上,不管緣于一時的沖動還是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的意外懷孕,對尚未成年的少女來說,都無疑是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再加上這些懷孕的學生大多沒有經濟來源,手頭并不寬裕,往往去不起大醫院墮胎。她們或因害羞、害怕心理而隱瞞實情,拖延時間,直到紙包不住火,給身體造成更大傷害;或者轉到醫療資質不高,技術條件、消毒設施都不夠理想的鄉村醫院或非法診所尋求幫助,甚至自己買墮胎藥自行墮胎,既不安全,又容易被感染。如果公立醫療機構不對女生懷孕開通免費墮胎的綠色通道,難免會大大增加風險幾率。因此,不應簡單地將學生墮胎免費制建議判定為是對青少年婚前性默許和縱容,而是為保護懷孕女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渠道和措施。而社會對此應該秉承寬容態度,則彰顯著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反方: 用“學生免費墮胎”挽回性教育缺失惡果是次優選擇
文/于立生
當然,“學生免費墮胎”在合法性上或許還有值得商榷之處,因為,在那些自認能對子女盡到監護責任的家長,未必會認可——“憑什么要給鄰居的孩子埋單”;但是,“象征性收取小額治療費”卻是沒有問題的。既然如前所述,學生人流漸成現象,有著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既關涉到家庭教育的缺欠,也關涉到政府提供的學校教育的不足,那么,“象征性收取小額治療費”也就是一種政府和家庭關于費用的合理分攤機制。
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陳素文擔心:“一旦實行免費或者更低收費,可能起到鼓勵年輕人做人流手術的反作用。”;其實,若是能認識到人流的危害,又有誰會熱衷于去做人流呢?推行“學生免費墮胎”或者“象征性收取小額治療費”,只是學生人流漸成現象已是既定事實之后“堵不如疏”的一種次優選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利弊權衡后的一種不得已,同時,也只是治標之策,以避免早孕、人流之于學生本人和社會的危害被疊加、放大。
今年10月30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了《2013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數據顯示,世界上未成年人的生育現象中,95%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其執行董事巴巴圖德·奧索提邁辛博士表示:青少年懷孕是“沒有機會上學、就業以及獲得有用信息和醫療保健的結果。”若要做到標本兼治,當然還有待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醫衛服務的多管齊下、綜合施治。
反思
學生免費墮胎不如加強性教育
文/孫彥朋
墮胎在中國一直都是個令人忌諱的問題,即便是在正常的交流中也都是遮遮掩掩。但是事實上,現在中國的墮胎的增長率卻已經呈現了顯著增長,而且墮胎者的年齡開始趨于低齡化,其中不乏十四五歲的中學生,這種現象在寒暑假期間尤其明顯。為此,北京的一名人大代表認為可以在寒暑假要求公立醫院提供免費墮胎或者不超過100元的墮胎。
提供免費墮胎自然是因為在人們的公共話語中墮胎依然是個禁忌,特別是對于年紀較小的中學生,加上公立醫院的墮胎花費較為昂貴,迫使有墮胎需要的學生只好去一些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私人小診所,從而造成二次傷害。這個提議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是這樣的免費墮胎多少有點兒被動防御的意味,事后諸葛亮所能起到的效果還是要打上問號的。
墮胎對女性的傷害無疑是嚴重的,這種傷害不僅停留在身體上,更體現在心理上,對于少不更事的中學生以后人生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養成都會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這種免費的墮胎只能讓墮胎者在身體上的安全有了保證,但是卻治標不治本。健康的性觀念特別是合理的性啟蒙其實更有必要,也更加地能從源頭上對墮胎加以避免。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是學校的性啟蒙蹣跚不前,老師們對孩子這方面的關注極少,不消說健康的性觀念的養成了,連基本的性知識都無從談起。另一方面,社會日益多元,孩子們有了更為廣闊的接觸面,其中當然包括性。有句話叫種上莊稼才能不長雜草,正確的東西不去占領孩子們的心靈只會給錯誤的東西可乘之機�,F在中學生加入墮胎大軍正是因為性知識的欠缺和性觀念的忽略使然,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其實比免費墮胎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新聞觀點】
健全的性觀念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很多成年人首先就需要反省自身的性觀念是否正確。性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恥于談及不會消除它,對于孩子的性啟蒙采取怎樣的形式算是合理的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磨合,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緊要的還是建立一種平和的討論環境,不必談性色變,和孩子循序漸進地交流關于性的知識才是務實的選擇。
微言大義:
@馬滌明:“學生免費人流”的建議并不現實。首先,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公立醫院也講經濟效益,免費了,醫生就沒有積極性。即便給看病、做手術,臉色恐怕也夠瞧的。采取政府補貼政策也不好辦,醫院做了多少例“學生人流”,如何確認是個問題,學生若不愿意配合,不可能讓學生持證明就醫吧。
@劉昌海:在衛愛民代表的建議中,“墮胎免費”只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最后一招,目的是讓已經意外懷孕的學生,不要因為經濟、面子等因素受到更深的傷害。可以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我們上中學的女兒不慎懷孕,是希望她去小廣告上宣傳“無痛人流”的小診所,還是希望她能夠去公立醫院免費墮胎,并建立相應的保密機制,保護她們的隱私?
@熊志:“未成年學生免費墮胎”建議,也許不是一種最優的選擇,但它卻是一種不壞的選擇。如果在強化性教育的基礎上,輔助性地配以免費墮胎政策,對部分困難群體施以相應的救濟,對于未成年人墮胎現狀的改善,或許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史盛國:這不是在變相鼓勵學生“性濫交‘么?中國的傳統何在?
@齊網拉呱:學生免費墮胎,更要追問誰該為此負責 學生流產人數的逐年增多,以及人流呈小齡化趨勢,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的思考。學生正應該是好好學習文化的美好時代,而卻出現了人流呈小齡化的趨勢。
@凌亞末:學生的性生活肯定是無法避免了,但與其發生把孩子生出來丟進垃圾桶里這樣的事情,還是免費給她們墮胎吧。但建議參加完免費墮胎后補上幾節教育,確保她們知道她們在做什么,會有什么后果。
@春青時代:好多白癡啊。墮胎對身體傷害很大,拿不起墮胎費就設法避孕保護自己。免費墮胎相當于變相鼓勵流產,對墮胎學生的成長有何裨益?只是讓那些做事不負責任的傻逼男生偷樂而已。
推薦閱讀
這個冬天,三星用一場藍色狂潮演唱會完美詮釋出了時尚、激情與活力,正如這兩款產品傳遞出對完美智能生活的追求。就讓我們一起與GALAXY Note 3+Gear和GALAXY Note 10.1(2014版)共同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126/29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