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智慧城市”已不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它的初理念”智慧地球”2008年被IBM首次提出,2009年以來,各國尖端的it企業,科技雜志無不連篇累牘的研究,甚至已有先行者身體力行,實踐探索。因為智慧城市反映的社會形態與國家的城市發展訴求緊密結合,其不止被商業聚焦,也已經被各國政府制定為未來城市建設的標準。一場發展”智慧城市”的”加速戰”就在各國企業,甚至社會管理部門中悄然開始了。
發展智慧城市”大數據”是重點
而在這場”以人為本”的良性競爭中根本任務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找出城市運行、管理中的規律,進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市民生活水準,使每個城市個體都得到優質的服務。隨著進程的推進,”大數據”(BigData)也越來越多的作為被關注的焦點,這種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的強大功能完美契合了智慧城市信息的獲取、傳遞以及所得信息的處理、應用的需求。
現在的人們更熱衷于對硬件設備的投資,而如果真正意識到智慧的真正核心在于對數據的分析與管理,才能真正理解”智慧城市”的核心任務。如何使大量的感知設備實現智能化服務,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中體現”智慧”重要的一部分。在大數據采集,發展的推動下,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也會越來越頻繁,如此良性循環,智慧城市的發展工作才能真正的運行起來。
O2O商業模式是中國現階段”智慧城市”惠民工程的重要體現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引入大數據更具現實意義。在中國,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絕對領導者,然而現階段,許多惠民政策卻由于信息的斷流無法全面體現。而就現今中國的商業模式發展趨勢看來,越來越多的商家青睞O2O模式的經營。在老百姓得到實惠,廠家節約成本的同時,這無疑也將物聯網上的一個個ID對應到了我們每個普通民眾。這樣的數據有多大?恐怕即使是政府部門也難以統計。舉個實例:也許不是每位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有公費醫療等社會保障,但恐怕沒有幾個接觸網絡的人沒有網購經歷。
隨著O2O模式的發展,一個個通過網絡與商家做過簡單交流的顧客到店消費時,商家為了累計客源,必然會匹配的記錄這些消費者信息,這些信息又會匯總到網絡營銷平臺的數據庫中,如此循環不久的將來,也許政府也會和企業共同核實群眾的信息,當然這只是個假設。但我們都可以發現近年來,中國相關業界的領先者們悄無聲息的將信息數據,客戶分析應用人們生活到了各個角落。
微淘、百度、高德、嘀嘀打車、網格WiGO(商用wifi行業)等類似企業已經通過多次在實踐中探索O2O商用模式在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應用,商業價值,以及對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數據”的貢獻。從而提出:大數據將引發新的“智慧革命”--從海量、復雜、實時的大數據中可以發現知識、提升智能、創造價值,而O2O商業模式則是現下”大數據”惠民的重要體現。
當然從長遠來看,在不懈的通過對信息數據完善優化人民生活質量的努力下,今天我們通過O2O商業模式積累的大數據很可能在未來安保,便民服務,社會保障,醫療,戶籍普查等方方面面都會做出巨大貢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城市智能化和智慧化成為趨勢,大數據就是智慧城市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宣布將建成全球最大4G網絡,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網絡部署,明年年底基站總數將超過50萬。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其網絡速度可達3G網絡速度的十幾倍到幾十>>>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220/29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