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決策者,公司的大事小事都等著你來拍板,你是否覺得會忙死了,而且效率也不高。但如果給下屬充分授權,又是否會擔心被架空而失去了控制?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原則,需要明確流程,要求過嚴勢必會影響員工的創造性,讓公司的整體氛圍陷入一種僵化的狀態,反之放任自由,又擔心會造成新的混亂。而這也正是我們管理者所面臨的困惑,使其經常陷于“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兩難境地。
在以人為中心的協同管理中的流程管理當中,人的因素帶來眾多的不確定性,流程很可能在某個人為環節遲滯或截斷,比如普通員工的困惑是開始不熟悉的工作總是無所適從;部門經理的困惑是如何才能把控工作的進程?總監的困惑是事必躬親導致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總裁的困惑是公司的員工每天到底在做什么?
《協同創造價值》對上述問題闡述的看法是這樣的:通過制定有關制度對人的行為進行規制的有效方法就是流程化。流程化的典型例子就是流水線,通過把人安排到流水線上,將人的行為編入流程。致遠軟件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二元化工作流”是解決這個管理困局的有效方法。所謂“二元化工作流”就是一個溝通與規制相耦合的流程引擎,既保證了流程的規制性,又通過相關各方的充分交流凸顯流程的靈活性,很好地解決了實際業務和管理流程上線難的問題。固定流程針對的是如財務報銷、項目審批等有著固定審批順序的公司日常行為,將這些流程鎖定順序和單據,便利了公司運作,節省了資源和時間。而自由流程有著充分的自由性,發起者為了解決問題可以任意選擇接收對象,并且可以反復地由節點發起新的流程,便于尋求幫助和支持,打破了組織壁壘。
工作流程是指企業內部發生的某項業務從起始到完成,由多個部門、多個崗位、經多個環節協調及順序工作共同完成的過程。簡單地講,工作流程就是一組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工作流程的標準化就是在進行工作分析的基礎上對相應的工作設立對應的崗位,并且安排具體的工作者來承擔,即“一個蘿卜一個坑”。無論何時,在某個崗位上出現了工作的失誤都能迅速且準確地找到責任人,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相關工作的不同崗位間的互相扯皮、踢皮球的現象。
對工作過程進行監控必須滿足幾個條件:過程是可見的,隨時可查看的;控制是有規可循的,也就是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執行者工作的情況是可供查詢的;監督者發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與執行者進行溝通,指出問題、解決問題。一個理想的流程管控系統是將流程的各種管控措施展現出來,這些措施都可以被納入到企業的管理軟件當中,在流程的運行中會發揮各自獨特的作用。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企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后才尋求彌補措施。然而即使是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仍是于事無補。
流程管控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強調的不是對流程的管控,而是處于管控中的流程。真正的管理者們心里都清楚,流程或者流程化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方法,也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通俗地講,流程就是做事情(行動、操作或管理)的順序和規制。我們也可以這樣通俗地來理解流程:將工序或作業環節按照一定的操作或行為規范和標準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流程。
管理落地的有效方式就是協同管理,而支撐管理落地(流程上線)的就是協同管理平臺,協同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流程的有效評價:流程的使用率評價;流程的執行效率評價;流程的執行節點分析;流程的質量評價;流程質量、績效的反饋。

因此,流程管控實現了對組織的業務和管理流程的規劃設計、優化運行、執行監控、風險防范和績效管理。溝通與規制相耦合的“二元化”流程引擎,有效地解決了業務流程“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難題。
推薦閱讀
然后搜索寬扎節(Kwanzaa)也有針對桌面版和移動版的裝飾彩蛋: 最后,Google+里的鈴鐺先生現在每到節日也出來賣萌,圣誕當然也不會放過,有兩個版本,一個圣誕老>>>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225/29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