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90后,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很可能是"追星"、"哈韓"、"超女"、"快男"甚至"非主流"這樣的標簽,很難將之與"金庸"、"武俠"尤其是"文學作品集"等字眼聯系在一起。而在百度貼吧主辦的一場"金迷群英會"上,一位90后吧友因在貼吧發起手抄金庸全集為金庸賀壽,而和金學大家孔慶東、金庸親屬一起面對面共話武俠與金庸文化。90后不再是個既定的標簽,對90后群體的認知或許也應該有全新的解讀。
圖:金庸侄子查臺傳、查競傳、金學大家孔慶東出席百度貼吧金迷群英會
百度貼吧的用戶相對年輕化,90后是其核心用戶群體。據貼吧數據顯示,貼吧里的金庸迷也是90后占據主體,但是他們不僅僅追金庸武俠影視劇,有近一半金迷都看過原著。因此,對金老的經典武俠作品,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他們大多數有著相同的經歷:先迷上電視劇,后癡迷原著。在原著的影響下,他們的眼光不僅僅局限在電視中人物和情節的展現,更多的是對于所涉獵的更廣泛知識的關注和探尋,所涉及的更宏大思想的思索和解讀,以及所運用的變化萬千的文學表現手法的探究和學習,對劇中人物、情節、武功等的討論和相關評選,還有原創書評的發表,每一貼都透露著這個群體深刻的思考,發散的思維和獨樹一幟的觀點。思維之廣之深,早已遠遠超出在這個時代我們對于這個群體的想象。
圖:百度貼吧數據解讀貼吧90后金迷群體
正如最近被媒體廣泛關注的另一位貼吧90后金迷,他發了一條名為"誰說90后不看武俠,看本人自制一份金庸大俠分布圖,求鑒定"的主題貼。貼子中詳細統計了金庸著作中出現的大俠人物在全國各地的分布情況。盡管有其他金迷質疑圖表不嚴謹,但也讓社會各界對90后群體有了新的一番認知。
圖:百度貼吧90后吧友自制的金庸大俠分布圖
人們對于武俠小說的看法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的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武俠不只是打打殺殺,更多的是像金庸作品集那樣,描畫眾生,抒情寫意,譜寫出了宏大的世界觀、多樣的人生觀和真摯的感情觀。金庸作品集迎來了最好的閱讀時代,而受益的絕不僅僅是我們以為的歷經封禁的50、60一代,也不止是被抑制閱讀的70、80一代,還有在世人眼中"不安分守已,難以靜心讀書,個性飄忽不定"的90一代。
正如著名金學研究者、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老師所言,金庸的武俠作品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文學革命,武俠小說創作自此掀開了新的篇章,讀金庸非但不會墮落,反而會使人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收獲人生新的正能量。因而他在中學、大學都倡導金庸作品閱讀的開放,呼吁老師不要加以干涉,甚至還將金庸小說研究課搬上北大的講壇。隨著時代的變遷,金庸武俠作品,早已從最早的禁書榮升為讓人受益匪淺的名作。
就像貼吧中眾多的90后"金迷"一樣,他們最先被電視劇吸引,然后拜讀金庸的武學經典后為之著迷。最不同于他們先輩的是,90一代的張揚個性和崇尚表達,使得他們渴望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交流想法,分享興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他們創造了最好的條件。在"為興趣而生"的百度貼吧,聚集著數以百計的金庸微興趣群體,90后"金迷"聚集于此,在每日的談金書、論武俠之中,將興趣追求發展到了極致,用實際行動改觀著一直以來在媒介創造的"擬態環境"中存在的對他們的偏見。
有人說,90后出生在最壞的時代,無論是高考、工作,還是買房、養老,都背負了空前絕后的壓力。但其實90后是生活在了最好的時代。社會觀念的變遷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帶給他們最開放的興趣追求空間,互聯網的普及則給予他們最便利也是最符合他們特點的興趣表達條件。百度貼吧的金迷群體,也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個不同于"世俗眼光"的90后團體,或許這才是他們最真實的模樣。
推薦閱讀
在大家都在找飛機的時候一個新的熱點誕生而出就是文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感。我都懷疑馬航的公關公司都在炒作文章了,文章哥你成為馬航熱點的炮灰了。是你幫助馬航轉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貼吧金庸迷再讀90后群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40403/29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