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業IPO卷土重來
截止5月8日,目前已有307家企業發布了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而統計發現,其中與家居相關的公司多達14家,其中還不乏曲美家具、紅星美凱龍、歐普照明等知名企業。
在央行緊縮銀根的大背景下,IPO的重啟為深受資金困擾的家居類公司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在本次已披露招股說明書的14家企業中,涉及了家具制造業、家居批發、家紡、家裝等多個子行業。
而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在家具、家裝輕工、家紡等同花順行業分類中,總計僅有28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說,此次擬IPO的企業幾乎占據了從1996年至今同類上市公司家數的半壁江山。
此外,仍有不少家居企業仍在為了IPO而躍躍欲試。據悉,居然之家、中至信家具、大富豪家具、金盛家居等也將上市計劃提上了議程。而在家居服務領域,此前也傳出了深圳家具行業協會上市的消息。
從募資目的來看,此次發布招股書的14家企業的募投項目也區域一致。其中可大致分為五大類,即擴大產能、品牌渠道建設、提升管理、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在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持續緊繃的大環境下,家居行業也感受到了資金及經營的壓力,靠傳統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其對于資金的需求,因此上市就成為了最佳途徑。
不過,當前是否是家居類企業上市的最佳時機還尚需觀察。
地產經濟推動的被動成長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行業,家居行業的成長無疑是由房地產經濟推動的一種“被動成長”,地產行業的風吹草動都能引發家居行業的聯動。
回顧近5年來的政策路徑,房地產市場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2008年至2010年,在四萬億刺激經濟政策的推動下,房地產迎來了“起爆點”,房價由此開始了加速上行。第二個階段是2010年至2012年,受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影響,房價出現了一波幅度并不算大的回落過程。而房地產的第三個階段是調控“失敗”后的再次反彈。
而在此過程中,上市家居企業與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正相關性。以上市公司索菲亞為例,公司201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45%,但2012年就已經降至21%,而2013則又再次回升至45%。
從單個企業報表來看,家居類企業的波動與房地產市場的走勢息息相關。而從整體來看,整個家居行業的發展速度卻在放緩,自2011年開始,該類公司很少可以再保持30%的年均增長速度。而期間還不斷傳出家居賣場“關店”、“跑路”等傳聞。
2012年,美國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宣布關閉在華所有門店。盡管公司稱,仍看好中國家居裝飾市場,但市場猜測此舉與國內宏觀調控有直接的關系。同時,已經在中國連續虧損的百安居由于“內部調整”而傳出將關閉漢口店的消息,而此前,其早已在南京、上海等地掀起了一場“關門”風暴。
在曲美家居招股書也指出,受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2011年度、2012年度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也較前十年的年度復合增長率26.73%有所下滑,分別為15.78%和7.78%。
地產調控下IPO沖動是良藥?
隨著IPO即將重啟的消息,家居企業進入上市“爆發期”而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這些企業集中上市的目的或許是源于其經營及轉型壓力。
2014年,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松動。五一小長假期間,廣州樓市成交均價較去年降幅超過千元,而京滬深成交量跌幅均超過五成,其中北京跌幅更接近八成。再此背景下,家居企業集中上市或是迫于無奈。
作為"中國家裝第一股",東易日盛的上市曾引起了眾多投資者關注。不過,在其上市首季就出現了業績變臉,其一季報顯示,公司凈利潤虧損5096.77萬元。其股價曾經最高到達56.24元,不過截至本周五,其股價已跌至28.59元,跌幅近50%。
而從擬IPO的帝王潔具來看,截至2013年底,其存貨量較上去同比增加了近25%,占流動資產的32.51%。公司對此的解釋為,由于提價所導致經銷商訂單增加所導致。不過,從其凈利潤看,2013年同比下降3.39%,其經營狀況并非一帆風順。
而已經公布招股說明書的公司中,也有很多表達出了轉型的意愿。紅星美凱龍擬投入約2億元用于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項目。其指出,盡管我國家居建材市場容量巨大,但不斷增長的家居建材線上業務將逐步擠壓線下交易額,不開展或者還未開展線上業務的家居建材流通企業的交易額將有可能逐步萎縮。
結語
盡管上市后,家居企業能獲得大量以保證其品牌推廣,渠道建設以及轉型所需的現金。不過,在房地產市場下滑及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家具企業急于“圈錢”則是得不償失,無論估值和市場預期或許均不能達到企業的期望值,因此眼下并非家居企業上市的最佳時機。
推薦閱讀
搜房網訊下載APP、搶特價房、贏話費!搜房網移動購房節第二季震撼推出約“惠”星期五系列特賣活動,首期“8折專屬特賣日”將于5月9日重磅啟動,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樓市遇困 家居集中IPO時機不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40510/29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