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oogle又做了一件電信運營商應該做的事情—計劃在分布了高速光纖網絡Google Fiber的城市推出Wi-Fi服務。
2011年,Google在堪薩斯城推出Google Fiber,提供最高可達每秒1G的高速網絡,而且費用大大低于傳統的電信運營商—1G帶寬的月租費只有70美元,而5M帶寬免費(300美元初裝費),相比之下,時代華納在堪薩斯提供的3M帶寬的月租是46.90美元。之前幾年間,這個項目推進緩慢,看起來更像是玩票。不過今年Google向34個新城市發出申請,要推出這項服務。
對于Google來說,這并不是一個能夠直接產生很好財務回報的項目。《財富》的一篇報道稱,這一項目僅在堪薩斯城的費用就達到了5億美元。
不過,在電信運營商這件事上,Google比我們想象中走的更遠。2008年,Google就參與投資了一條連接美國加州和日本的通信光纜。此后Google又參與投資了連接新加坡等6個亞洲國家的通信光纜。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Google目前在全球控制的光纜超過10萬英里,而美國第三大電信公司Sprint在美國本土的光纜也只有4萬英里。問題是,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Google為什么要參與這么多電信業務呢?
網絡質量美國的互聯網服務絕對領先,但網絡速度并非如此,而且網絡費用也不便宜。對于Google這樣的公司來說,網絡速度會影響其網絡服務的質量。一份報告稱,YouTube的流量占到Google全球網絡流量的一半。以低價提供高速的網絡,Google可以推動電信運營商更快地提高網絡質量,并且降低費用。4月,AT&T宣布將在21個城市推出最快可達每秒1G的高速網絡。
控制成本作為互聯網最大的幾個流量中心,Google每年在帶寬上的成本巨大。DeepField去年的報告稱,在北美地區,Google的流量占整個互聯網的25%。通過投資電纜這樣的電信資產,Google可以大幅度控制成本,并且可以在與傳統電信運營商的博弈中增加籌碼。
競爭對于Google來說,掌握網絡渠道有助于提升其服務和內容的競爭力,比如YouTube在每秒1G的Google Fiber上的體驗肯定會好過同類的視頻網站。以電信服務的方式綁定用戶,也有助于Google與用戶建立起更加緊密的關系,在手機和客廳的競爭中占有先機。正如此前Google在數據中心的投資一樣,電信網絡方面的投資也會給競爭對手設置很高的競爭門檻。
最近幾年,網絡流量越來越明顯地集中到Google這樣的大互聯網公司手中。相對于電信的基礎網絡服務,互聯網公司掌握的服務和內容更有競爭力,這使得互聯網公司有能力和底氣介入傳統的電信業務。不僅是Google,Facebook、微軟和亞馬遜也在投資通信電纜。
就目前Google Fiber的拓展速度來看,Google并非有意與傳統運營商一較高下。對于Google來說,Google Fiber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公司變得很酷—實際上能夠真正享受到這個服務的人群很小,但這個項目大大提升了Google的“光環”。這不僅能夠從內部提升團隊的士氣和歸屬感,也能提升Google對外的吸引力,尤其是對人才的吸引力。Google類似的產品還有不少,比如Google Glass、無人駕駛汽車和Google氣球等。
這樣的項目看起來不太實際,短期也不會有太多的財務回報,但從公司管理的角度上卻很重要。在2011年拉里·佩奇重任CEO之前,Google一度成為了一個不酷的地方,像很多麻木臃腫的大公司一樣做著很多無趣的產品。佩奇回歸后,我們看到公司一方面精簡產品向更代表未來趨勢的產品集中,另外一方面則不斷在Google Fiber這樣的試驗性產品中投入精力,而所有產品的共性則在于數據—產生的數據會加固它的核心商業模式,而搜集到的數據則可以為它鞏固優勢。而在后者的爭奪中,顯然傳統的領域中大量的數據在白白流失,Google可能不會在這些領域中獲得競爭優勢,但適當的投入會讓整個行業發生觀念上的革命—如此推動行業向Google希望的方向發展。以小博大,制造趨勢,商業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NVDIMM由BBU(BatteryBackedUp)DIMM演變而來。BBU采用后備電池以維持普通揮發性內存中的內容幾小時之久。但是,電池含有重金屬,廢棄處置和對環境的污染,不符合綠色能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oogle為什么要做電信業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40520/29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