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4中國國際大數據大會上,東信北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東信北郵)展示了“一個平臺,四個體系”的大數據支撐服務體系,協助運營商從網絡、平臺、市場等全面出擊,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以“我”為中心的生態圈,實現以4G業務為契機的移動互聯網的成功轉型。
2014年以來,中國三大運營商陸續推出4G商用服務。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為了加快4G網絡建設,中國移動提出年底前建成的TD-LTE基站總數超過50萬個。在4G環境下,業務的典型特征是容量大、速度快、實時性視頻傳輸穩定,更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業務需求,同時也對流量管控、流量服務、用戶行為分析等精準化運營提出更高要求。
東信北郵“一個平臺,四個體系”的4G業務大數據支撐體系,基于hadoop等分布式處理技術,提供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靈活、開放的運營支撐平臺,實現4G業務數據采集、存儲、計算,能有效支撐上層應用。
東信北郵“一個平臺”即指,打造海量數據采集、計算、管理、應用支撐的大數據平臺,實現決策支撐和數據生產。整合運營商通信、計費、云存儲等基礎能力和分散在傳統業務中認證、適配等業務能力,以及客戶統計級行為數據,形成運營商獨有的產業平臺,并將能力和數據開放,實現電信產品和服務的延伸。
東信北郵“四個體系”是指:
1. 1、構建基于用戶共享的用戶行為分析體系
流量共享是4G業務主要特征之一,由此衍生多用戶共享、多終端共享的群體性行為,且流量使用者和購買者在出現隔離。東信北郵針對該行為特點,建立多終端分析體系、購買者和使用者協同分析體系:
多終端分析體系:引入UA信息,彌補IMEI為核心的手機終端分析體系的不足,建立全終端分析體系,滿足4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多終端接入的需求。
購買者和使用者協同分析體系:基于用戶真實使用終端,通過對用戶位置、時間、交往圈、UA等信息多層篩選流程,還原真實使用者號碼,解決特定產品(購買者和使用者可分離)營銷分析難題,形成了基于購買者和使用者協同分析的創新營銷分析模式。
2. 2、構建個性、實時、一體化流量服務體系
構建個性、實時、一體化流量服務體系,有效解決用戶流量類投訴和咨詢服務,提升4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東信北郵針對流量投訴場景,采用“三步走”策略,向客服人員提供套餐使用情況、流量結構分析和流量清單查詢,逐層剖析流量使用情況,解決流量投訴和質疑。

東信北郵針對流量投訴的“三步走”策略
3. 3、基于大數據分析,實現流量智能管控支撐體系
基于用戶、業務等分析成果提供PCC智能策略支撐能力,實現互聯網智能化QoS運營,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促進收益最大化。
從精準營銷平臺、經營分析等應用系統提取分析數據,再結合閉環評估的結果,生成針對流量的營銷服務策略、統一交互策略(如PCC流量管控策略)和運營保障策略(如網絡優化策略),動態支撐各營銷渠道、網絡側PCRF、OSS域網絡平臺的執行,最終對執行效果和策略進行評估,更新策略中心,實現智能的、閉環的策略管理。
4. 4、建立“大數據、超細分、微營銷”營銷服務支撐體系
隨著4G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業務新產品層出不窮,客戶的需求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個性化特征,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取決于客戶需求拉動。誰能真正找到用戶,細分用戶,挖掘用戶真正需求,誰就能取得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自助分析客戶,提升洞察能力——以超細分的客戶標簽為基礎,實現客戶群的自助式多維分析和需求探索,培養業務人員自助分析習慣和客戶洞察能力。
智能精準策略匹配——打造策略匹配中心,實現“客戶-產品”和“產品-客戶”的雙向自動超細分的精準策略匹配。
智能化精準化流程——進一步完善營銷規則管理,加強渠道協同及渠道觸點的統一管理,既提升營銷效率,又促成對客戶的合理接觸。
服務能力整合與輸出——具備數據開放的能力,向各外部平臺的服務能力提供。
如今,東信北郵的“一個平臺,四個體系”的4G業務大數據支撐體系已在多地落地商用,其中流量經營方案助力浙江移動獲得“中國移動2012年流量經營集團競賽”第一名。并開拓了4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多終端分析、流量共享創新分析模式,作為優秀模型在全集團推廣。該模型精準挖掘潛在用戶,并對目標用戶短信推薦對應4G產品,經營銷驗證,基于大數據分析方法和傳統方法比較,基于大數據分析方法的目標用戶訂購成功率提升200%以上(傳統分析方法一般提升50%)。
推薦閱讀
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柳玉峰、北京電子商會秘書長燕軍、中關村電子商會秘書長齊波、中發集團副董事長劉鋒、中發集團副總裁黃東、元器件交易網總裁王利明等啟動天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40910/29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