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舉個例子,引出今天的話題。1973年,馬蒂庫珀(Marty Cooper)申請了一項名為“無線電通話系統”的專利,當時他正在電信設備制造商摩托羅拉工作。他是全球首位通過移動設備撥打電話的人。40多年的時間,手機已經從最古老的樣子發展到了我們現在每天使用的這個樣子,可以說隨著手機的發展,功能區分越來越細化,音樂手機、戶外手機、老人機,以及現在幾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
毛主席說過“要多讀史”,因為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智能平衡車在國外誕生于2000年左右,相關技術進入中國生根發芽也就是這幾年的時間。除了交通代步,還有很多功能在不斷演化,那么智能平衡車市場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加廣泛的市場認知與更加快速增長的市場業績?筆者拙見略述一二,以拋磚引各位看官金玉良言。
大眾市場: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直接的渠道?

之前筆者撰文講過,目前很多平衡車企業主要以區域代理模式開拓經營市場,總部——區域招商團隊——代理商(省代/市代,一級/二級,乃至區縣分銷)——消費者,從企業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間隔至少兩個層級,傳遞鏈條越長,品牌影響力越低,溢價率越低。因為鏈條末端的代理商的利潤空間局促,而市場的品牌宣傳鞭長莫及,最終面對消費者時只好議價論價,難以借助品牌號召力影響消費者。
企業如何與大眾消費者建立更直接的渠道?并不是簡單粗暴的取消代理制,完全做直營,這對于很多企業明顯是不現實的。美的在做家用空調市場(中央空調是另外事業部)的時候,選擇重點區域市場,民富并且區域面積適中,找到有一定渠道資源并愿意全力且有步驟地開拓市場的代理商,美的空調與代理商共同出資在當地成立分公司形式,企業提供產品、技術支持,代理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共同開發市場。這樣一來,總部(分公司)——市場,效率會更高。因此,借鑒美的空調的經驗,選擇合適的“戰場”,企業與代理商以更緊密的方式,合資成立分公司制,是否會更合適現階段的智能平衡車發展
細分專業市場:需求旺盛的藍海市場
智能平衡車的細分專業市場在哪里?就在我們的身邊——公共場所安保巡邏、交巡警代步、旅游景區定制游覽、休閑運動開發等等,筆者詢問過地產物業總部人員,是。為什么說是“硬骨頭”?比如安保巡邏,屬于安防領域,沒有相關經驗與資質的,確實很難將產品做進去;再比如旅游景區定制游覽,需要對產品配置定位插件、電子圍欄、電子導游,并且維修簡單,成本低;還有休閑運動開發,對于產品的相關運動性能、人車交互功能要求會更高,并且要對相關新運動做大量基礎、推廣工作。
但是我認為這個硬骨頭好啃,原因何在?
比如飲料行業,現如今分出涼茶、功能飲料、軟飲等,越早做好進軍細分市場的準備,對于企業引領行業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從目前來看,上海新世紀機器人自主研發生產的i-ROBOT智能平衡車在積極推進大眾市場運營的同時,在細分市場(專業領域)已經做出了不錯的成績,旗下“T—ROBOT智能單警”已經先后在西北邊疆、華北邯鄲、鄭州、濟南等地和公安題材影視劇中頻頻展露頭角,在實際應用中,為廣大一線民警節省體力,高效執勤提供了優質保障。
同時,上海新世紀機器人率先啟動“平衡車馬球”項目,并建立相關機構與運動標準及賽制,同時開展平衡車街頭足球活動的推廣等等,讓平衡車與不同的戶外運動產生交集,令人耳目一新。
大眾市場 or 細分專業市場,是擺在智能平衡車企業面前的一道選擇題,大眾市場目前進入門檻低,但是需要做大量的消費者普及工作;細分專業市場進入門檻高,對產品相關外延功能要求高,需要較長時期的深入研發,而技術實力的沉淀會讓企業具備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筆者期待有更多的優秀品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市場之路,取得智能平衡車市場“諾曼底登陸“的勝利!
推薦閱讀
“有愛人人是星廚,你有多久沒有表達心中的愛……”最近,一部以愛為名的網絡視頻--《愛的煮意》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呼吁在都市忙碌拼搏的人們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眾市場or細分市場?電動平衡車市場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50702/296600.html